我国报刊“读者来信”栏目的历史嬗变

2018-09-27 06:50袁素文
今传媒 2018年7期
关键词:报纸编辑报刊变化

袁素文?

摘 要:我国报刊的读者来信最早见于民国初期,直至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读者来信一直是读者和编者互动的主要方式。现有对读者来信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涉及栏目不同时代的命名、不同报刊的内容差异、读者来信的时代内涵、以及采编经验。经由分析梳理,可得我国报刊“读者来信”的嬗变过程。现今的来信栏目可以从历史长河中筛选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媒体科技发展、读者需求变化而保持一个栏目的永久活力。

关键词:读者来信;新闻史;报刊;报纸编辑;变化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44-02

“读者来信”是读者与编者沟通的桥梁。梳理文献发现,最早的读者来信叫做“读者投函”。读者来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命名、不同的内容,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不同责任。目前对读者来信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实务研究,二是学术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有“读者来信”的不同时代命名、不同报刊的来信内容差异、读者来信的时代内涵,以及采编经验四大部分。从研究的报刊对象来看,主要有党报和一般报刊,包含了民国初期、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这几个时间段。

一、时代变化在栏目上留下的烙印

“读者来信”是现今各类报刊常见的一个栏目设置,现有研究表明,从民初至今,读者来信的命名不少于5种。我国最早的读者来信栏目见于民国初期的《民立报》,取名读者“投函”,该栏目刊登的来信之多占据了整个版面,然而因为某种未知的因素他很快被取消[1]。《民立报》之后的《独立周报》《甲寅》《新青年》等刊物都设有“通讯”或“通信”栏[2]。读者来信在五四期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新青年》通信栏目大获成功之后,当时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报刊都先后开设了类似的通信栏,包括《每周评论》的“通讯”栏、《国民》的“通讯”栏、《新潮》的“通信”栏、《晨报副刊》的“通信”栏等等[3]。在邹韬奋先生指导下,《生活》周刊在1926年开设了自己的第一个“读者信箱”专栏[4]。1931年,史量才主持的《申报》正式开辟《读者通讯》[5]。1946年创刊的《观察》从第2卷第1期起,每期用一页纸的篇幅在“读者投书”栏目刊登读者来信[6]。建国后,我国报刊更多是直接使用“读者来信”“读者来论”来命名这一栏目,如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版、《南方都市报》的“读者来论”等。

以上梳理可以发现,在建国以前,读者和编者之间互动栏目更多被称为“通信”或“通讯”,意即以刊发读者来信和编者复信为主要内容的报刊专栏[3]。建国后,读者来信主要是读者写信到新闻单位反映情况与问题,提出批评、建议与要求,体现了读者对报纸工作的关心和监督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7]。

二、不同报刊来信内容有别

读者来信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从时间纵向面来看,来信内容的不同源于时代的历史要求;从类别横向面来看,来信内容的选择体现了不同报刊的办报理念。

1.党报。党报的办报核心理念,就是要各部门利用好报纸坐好舆论工作;在办报过程中要发挥好报纸作为党和群众联系的纽带作用。1950年,《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群众来信“是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障党和国家的民主化、加速社会进步的必要方法”,确定把“处理群众来信的情况”,作为“检查报纸工作和各生产单位党的工作的项目之一”[8]。这一系列指导思想,在今天的党报办报原则中依然清晰可见:读者来信栏目是反映社情民意,开展舆论监督,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9];旨在集中民意、汇聚民智[10];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1];要发挥专栏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作用[12],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13]等。这些强调“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构成了党报开设读者来信栏目的目的和內容。

2.一般报刊。区别于国内党报,我国的一般报刊(都市报、生活杂志等)开设读者来信的目的随时代不同而发生变化。这里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进行综述。建国前,报刊开设读者来信的目的侧重于“启蒙民众” “议论政治”“引导舆论”。五四运动之前,《民立报》充分利用来信与刊物上的其他栏目配合,从而有效地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14],也培育健全舆论。《甲寅》将《独立周报》的“投函”栏改为“通讯”栏后宣布:“务使全国之意见,皆得如其量以发表之。其文或指陈一事,或阐发一理,或于政治学术有所怀疑,不以同人为不肖,交相质证,俱一律欢待,尽先登录。若夫问题过大,持理过精,非同人之力所及,同人当设法代请于东西洋学者以解答之”,是为其读者来信的宗旨[2]。《新青年》的通信一栏“以为质析疑难发舒意见之用”,对人们共同关心的“公共”话题展开论辩,以期“真理愈辩而愈明”,最后达成共识[15]。民国时期,《生活》周刊以平民化的语言培养民众的现代意识,引导民众独立自由地在论坛上发表对国家政治、时局的见解[14]。《申报》开辟“读者通讯”栏目起初是为了服务社会,九一八事变后着重于引导民众舆论[16]。建国后,根据报业市场改革的社会现实,一般报刊开设“读者来信”有着报业单位关于市场、受众的考虑。1999年,《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言论专版与读者见面,供人们“发表不同意见”[17]。走大众化、通俗化的亲民路线,是《羊城晚报》开设“争鸣角”刊登读者评报言论的初衷,此外还设有标题点评专栏让读者发表对一些标题的看法[18]。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也给人们带来疑虑和困惑,秉承“关注转型时代的国家与社会”的理念,《南方都市报》在2003年后开设了个论版,让时评版真正变成社会公众表达意见的平台[19]。2007年,《南方周末》评论版增设“读者来信”板块,刊登读者对本报评论和报道的回应[20]。《三联生活周刊》为了适应传媒市场化改革,开始重新审视读者的需求与建议,设有“读者来信”栏目[21]。

结合建国前近代报刊读者来信内容,可以得到其内容的发展脉络:民国初期宣传各党派政治理想;五四期间传播新文化;抗战期间引导公共舆论。建国后的发展脉络如下:前期走接近群众的务实路线,配合党的各项方针路线;后期改革放开言论,读者自由选择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发表言论。

三、读者来信的内涵

总体来看,现有对“读者来信”的讨论大多都是从新闻实务入手,探讨读者与编者如何更好互动、如何在通过互动上发挥读者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使“读者来信”栏成为读者意见表达的平台。这一类研究的作者一般都是报刊采编人员。例如,匡于中认为党报是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读者来信应密切联系读者,保护人民的利益,帮助报纸发挥“全面的功能”[22]。党报的读者层次多样,内容选择要“接地气”、反映群众意见,推动报纸向通俗化、大众化方向发展[18]。

此外,也有学者透过“读者来信”的内容,从学术角度讨论读者来信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五四期间的通信栏承载着知识分子的多重想象,是言论空间建构的一个试验场,它搭建了一个不分等级的论述空间,实现报刊思想自由,促进现代意义上的公共传播与交流[3],推动了民初报刊公共舆论的发展[2]。而抗战期间的《生活》周刊为中国近代报刊公共领域形成的成功尝试,报刊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14]。这些都是从历史意义上对读者来信的评价。

理论意义上,严俊杰认为,在读者来信的反馈中,“同意表达”代表了一种“传媒本位”的思想,而“差异表达”的意见构成传媒产品的完整性,增强读者与编者之间的交互[23],在形式上符合双向式交流的传播理论[4]。从受众角度来说,读者来信带有受众参与性质的内容,是受众媒介权力表达的实现[20]。

四、来信栏目的采编经验

五四时期为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报刊编辑努力寻求编辑方式的创新,通过读者来信关注时代,为读者构筑话语空间;注重编读互动,打破以传者为主的单向文化传播模式[24]。这些也是现代报刊读编互动可以参考的办报方式。对于党报而言,寻求高尚严肃的政治内容与通俗的形式相结合,集高级报纸的权威性与大众化报纸的可读性于一体,是我国党报改革的发展方向[23]。在网络传媒积极参与竞争的今天,传统媒体要提高传统媒体的“交互性”,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编排上下功夫,发挥差异表达的最佳效果,以达到反映受众意见,吸引受众关注的目的[23]。

五、总 述

纵观现有报刊读者来信的研究,其报刊研究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对建国前报刊的研究,二是建国后的党报读者来信研究,三是对一般报刊读者来论的研究。

在信息沟通欠佳的年代,“信”是编者与读者往来的主要方式。但在互联网时代,读者来信绝大部分被电子邮件所取代,读者来论更多是微博、网站上及时的简短评论。时代的变化导致传统报业窘境,因而读者来信和读者来论的相关讨论将同步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等话题相结合。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是变化,现今的来信栏目可以从历史长河中筛选经验,也可以在不同报刊间相互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媒体科技发展、读者需求变化而保持一个栏目的永久活力。

参考文献:

[1] 彭垒.中国近代报刊公共领域形成的首次成功尝试——邹韬奋和《生活》、《大众生活》的信箱栏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116-120.

[2] 杨琥.章士钊与中国近代报刊“通信”栏的创设——以《甲寅》杂志为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0-108.

[3] 王玉春.五四时期报刊“通信栏”与言论空间建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8-132.

[4] 罗兰.倾听大众心声 为读者释疑指路——简析韬奋的“读者信箱”专栏[J].新闻与写作,1998(8):40-42.

[5] 刘永生. 《申报》与读者的互动:以1931年9月—1932年1月《读者通讯》的抗日舆论为中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4.

[6] 程茂枝.自由的言说——《观察》周刊公共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

[7] 陈慧慧.建国后《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8.

[8] 斯炎伟.“有意味的形式”——“十七年”文艺报刊中的“讀者来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4):90-102.

[9] 温冬开.《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批评报道研究[J].新闻大学,2000(3):51-54.

[10] 李小佳.党报如何推进公共政策与民智民意的“对接”——以解放日报“话题建议”栏目为例[J].新闻实践,2009(1):53-56.

[11] 王秉亭.做读者的知心人——谈如何办好《读者来信》专栏[J].新闻爱好者,1986(5):45.

[12] 加重加深《读者来信》专栏[J].新闻战线,1987(9):32-33.

[13] 吴双焕.读者来信是党报重要的立足之土[J].新闻界,1990(5):13-14+11.

[14] 彭垒.民国时期报刊读者来信栏目考察[J].当代传播,2007(4):73-75.

[15] 刘震.《新青年》与“公共空间”——以《新青年》“通信”栏目为中心的考察[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9-83.

[16] 刘永生.“人民喉舌”:九一八事变后《申报·读者通讯》之舆论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12):121-126.

[17] 涂光晋.搭建“意见平台”——我国报纸言论版的回顾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7(7):10-14+39.

[18] 黄小榕.岭南报纸的亲民意识及发展趋势[J].新闻界,1996(4):10-11+13.

[19] 曾建雄.转型期新闻评论功能的拓展与内容形式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2(12):6-12.

[20] 高博雅.论媒介权力的理解与表达[D].吉林大学,2011.

[21] 胡春秀.市场化语境下的期刊编读互动——以《三联生活周刊》读者来信栏目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131-133.

[22] 匡于中.喉舌·朋友·服务员——创刊初期的北京日报读者来信专栏[J].新闻与写作,1988(7):36-37.

[23] 严俊杰.同意表达与差异表达——关于读者来信的选编原则[J].新闻记者,2001(9):40-42.

[24] 谢庆立.在编读互动中寻求创新——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编辑艺术探析[J].新闻战线,2008(2):42-44.

猜你喜欢
报纸编辑报刊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新媒体视域下报纸编辑的角色转型探析
新形势下报纸新闻编辑的素质要求
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角色定位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