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2018-09-27 20:33刘华金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砖块画图小兔

刘华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思维具体、形象、直观,理解能力有限,对数学概念、应用题中的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直观图在数学教学中,能起到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独特作用,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顺利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正确解决所求的问题。

一、利用直观图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数的概念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借助直观图,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构建概念。比如,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的内容,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同样多”“多”“少”的抽象概念不太理解。教材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小兔搬砖块、小猪搬木头、欢快的小鱼、蔬菜、花、桌子、凳子等,教材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展示小兔图和砖块图。通过观察图示,学生很直观地看出,4只小兔对应4个砖块,没有多余,小兔只数和砖块同样多。

第二幅图画内容:3只小猪,4根木头。提问:小猪和木头相比较,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通过观看图形和动手摆图形,很直观地看出:一只小猪对应一根木头,木头多一根,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

教师提问:“图中还可以把谁和谁比呢?”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完成情境图中其他物体比较多少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加深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在活动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渗透比较的思想,建立了“同样多”、“多”、“少”的概念。

二、利用直观图教学,帮助学生揭示隐蔽复杂的数理关系

有不少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如果教师一味地从字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表述数量关系,虽然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依然云里雾里,不知道怎样列式。而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作图,能收到别开生面的效果。

例如,有两片草地,小片草坪是大片的一半。上半天割草工人都在大的一片上割草。下午工人对半分开;一半人仍留在大片草坪上,另一半人要到小片草坪上去割,到傍晚时大的一片草坪正好割完,小的一片草坪还剩下一小块,由一个人用一整天的时间刚好割完,一共有多少个割草工人?

学生通过观看、动手画图,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推导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绘制所需图示。直观图并不是随心所欲、盲目乱画,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画图,图的大小、线段的长短要和数值的大小相一致,图形要美观、大方且结构合理。要从一年级开始教学生画图,并掌握画图方法,同时让学生脑、手、口并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和兴趣,助推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和發展。

(作者单位:永州市冷水滩区三多亭小学)

猜你喜欢
砖块画图小兔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砖块迷宫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画图找答案
帮小兔逃跑
只有砖块
骄傲的小兔
砖坯
用不上的砖块
趣味画图欢乐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