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2018-09-27 10:49王宏康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质量

王宏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手段的直观性。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激活思维灵感,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

利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借助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能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借助电教化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注意力又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把学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呢?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制作多媒体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形并茂的优点,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态度,一下子就会积极主动把兴趣、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如教师在教拼音单韵母“a”的时候,可用生活实际情景(如视频)导入:小芳感冒了,医生在给她做检查时,小芳发出了“a”的声音。借此机会,让小芳当“老师”,学生一起读“a”的音。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情着手,通过镜头的特写和反复等技巧,学生便可轻松掌握“a”的读音,并记住“a”的字形。又如在讲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影音资料。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更好的理解了本课的知识,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对学习环境的优化作用

多媒体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容易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对促进和优化教学情况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课前教师在教室播放录像“常回家看看”优美的歌曲轻松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学生们唱着歌曲,沐浴在人间亲情的浓厚气氛中,为整篇文章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读课文,并配有优美的轻音乐。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的朗读,沉浸在课文的诗情画意之中,使其思维动画进入了兴奋的状态,深化了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达到了优化教学,高效学习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内容的是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和段落。因此,重点段的词句往往牵动全篇。课文的重点一般是集中表现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事件的段落。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语言表述、讲练结合、挂图展示、板书解析、手动操作等途径。然而,当多媒体与其进行了有机整合后,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活了起来。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新明快的感受,因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这一课时,其教学的重难点是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在教學时,我播放了这则故事的动画,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农夫种完禾苗后焦急等待禾苗快快长大的表情,“巴望”“自言自语”这些重点词的意思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农夫拔苗后的“筋疲力尽”,回家后得意洋洋的样子,最后故事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些场景在学生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观看了直观的动画,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懂得做事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不需要教师多加讲解。

四、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较窄,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课文中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帮助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例如,在教学《回声》一课时,涉及到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我在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把回声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理解回声这一现象就容易多了,不仅初步了解了回声形成的原因,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太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遥远,而太空生活也不是我们随便就可以体验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单靠书本上的文字去感受,在他们脑海里想构建出太空生活有趣的画面不太容易。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的动画,一下子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发出阵阵欢笑,而且对于“失重”这个词语也体会得非常到位。这样利用多媒体,能把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生动地再现出来,对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多媒体具有“创造性、全面性、超前性”的独特功能,它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其优越性不容置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并加以整合运用,使之相互补充,就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2]修桂芳.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4.

[3]刘洁.让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