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预测研究

2018-09-27 11:14许亚璇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8期
关键词:进出口预测一带一路

许亚璇

摘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对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发展、互惠互利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中国2003~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计算并分析其占中国与世界的总进出口额的比重及变化特征,拟合出该进出口额的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预测了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验证出中国能够实现未来十年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的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进出口;Logistic模型;预测

一、引言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五通”是“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内容,其中“贸易畅通”是合作重点之一。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研究,对于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强贸易畅通,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经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最早是用来研究人口增长过程,后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国内一些学者也尝试运用该模型研究社会和经济问题。陈丽珍等(2010)以1993~2008年数据为基础,拟合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的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并进行预测。杜强等(2013)采用2002~2010年碳排放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量增长的Logistic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中国各省区碳排放进行了预测。

现有文献中暂未见采用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方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模拟并预测。鉴于此,本文分析了2003年到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变化特征,拟合出Logistic增长曲线,揭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基本趋势与特点。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特征分析

(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进出口额特征分析

本文选取了中国2003~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和对世界的总进出口额的数据及比例,从2003年到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稍有下降外,这一数值基本逐年增长,呈“S”形曲线特征,如图1所示。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板块进出口贸易特征分析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网络,尚没有精确的空间范围。为便于研究,借鉴公丕萍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划分,本文设定的研究范围包括“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1.蒙俄板块:蒙古、俄罗斯;2.中亚板块:吉尔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5国;3.东南亚板块:泰国、越南、缅甸等11国;4.南亚板块:尼泊尔、印度、阿富汗等8国;5.中东欧板块: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等19国;6.西亚及中东: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18国。

图2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板块国家的进出口额大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中国与东南亚进出口贸易额明显高于其他板块,且上升速度最为迅速。西亚及中东板块由于其政治局面的不稳定,进出口贸易额在2013年有较大波动,而2014年有所回升。

三、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增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拟合

图1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变化初步呈现“S”形,其增长符合Logistic增长曲线的特征,因此,可以用Logistic增长曲线对该指标进行拟合及预测。

构建该模型时,首先需要设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的合理极限值,其次,根据模型方程拟合的结果,计算出代表进入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时点,最后,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的这一指标的发展变化做出判断和分析。

(一)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简介

Logistic增长曲线,俗称“S曲线”,该曲线特点是在初期大致呈指数增长趋势,然后增长速度变慢,达到极限时增长停止。函数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Y为待测指标,A为极限值,t为时间,k为增长率,B(或b)为常数尺度,且B=eb。

下面确定时间点t0,t1,t2。如图3所示,t0为增长曲线的唯一极值点,是该曲线的高峰期,即在t0点发展速度最快;t1,t2为增长曲线的两个拐点,意味着指标的增长速度到达t1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而到达t2后增长速度锐减进入缓慢增长期。

t0,t1,t2的推导过程如下:首先,对增长曲线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可以得到:

(二)极限值A的确定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称,“一带一路”可在未来十年里,让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图1显示2003~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已初步呈现“S”形特征,因此,在构建Logistic增长曲线时,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值应该在3万亿美元以下,为此设定极限值A为3。

(三)拟合结果及增长预测

运用SPSS19.0软件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这个指标进行Logistic增长曲线拟合。拟合、检验均能通过,如表1、图4所示。

为此,b0=6.335,b1=0.806,则K=-ln(b1)=-ln(0.806)=0.2157,B=b0*A=6.335*3=19.005,b=ln(B)=ln(19.005)=2.9447。

得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的Logistic增长曲线方程为:

根据该拟合增长曲线方程,对未来10年进行预测,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预测值和实际值接近,发展趋势相似,预测较准确。再根据上述关于Logistic增长曲线的三个关键时点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到2003~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增长的三个关键时点:

t1=(b-1.317)/k=(2.9447-1.317)/0.2157=7.5≈8,即201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2008年金融危机,欧美对中国反倾销制裁增多,中国对外贸易也受到影响,但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例如,在2010年1月1日,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貿易往来,为中国当前的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契机。除此之外,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间接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t0=b/k=2.9447/0.2157=13.7≈14,即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达到了高峰期。2016年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外贸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尤其重点突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强调不断开拓市场,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t2=(b+1.317)/k=(2.9447+1.317)/0.2157=19.8≈20,即2022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下降,开始进入缓慢增长期,即快速增长的速度将会在2022年锐减,进入缓慢增长。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仍会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根据logistic模型的预测,201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进入快速增长期,2016年增长速度达到高峰值,预测在202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到2.5777万亿美元,突破2.5万亿美元,能够实现中国提出的可在未来十年里,“一带一路”让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年贸易额突破2.5万亿美元的目标。

四、实现“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路径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首次对“一带一路”三年来的成果进行了概括性评述:“一带一路”建设经过三年的建设已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进入重点发力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而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消费疲软,导致中国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出口,进出口贸易增多,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依赖程度加深。“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内容之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为此欲实现“贸易畅通”的建设构想,未来十年内应着重打开贸易畅通的路径。

一是要消除投资与贸易壁垒。加快推动对外贸易政策的修订与落实,推动更多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过去传统的外贸方式下,各种贸易规则、壁垒大大限制了外贸的发展,也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许多贸易摩擦和冲突也来源于此。推动更多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制定有助于双边、多边贸易发展的标准及贸易政策,是实现“贸易畅通”的基础。

二是要打造“一带一路”大数据交互平台。积极建立国际经贸合作大数据网络交互平台,构建基于数据分析探索的智库合作网络。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信息交流密切的社会,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谁能够掌握、挖掘、分析好数据,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加强国家间经贸大数据的交流合作,实现智库合作共赢,是实现“贸易畅通”的保证。

三是要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业,简化贸易程序,完善报关系统。过去进口商、出口商之间隔着品牌商、代理商,并不直接接触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间流通链长,呈现低效率、高成本的特点,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了客户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而生产商可以获得消费者的消费反馈情况,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可以大大降低贸易交易成本,提高外贸交易效率,同时转换对外贸易发展动力,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也为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机会。由于沿线国家中存在互联网应用不广泛的国家,信息化水平较低,应推进其互联网建设,完善报关系统,简化贸易程序,加强通关协作,为投资贸易合作提供便利,是实现“贸易畅通”的关键。

四是要针对性地保持并开拓重点市场。积极推动中国外贸结构的转型升级,调整国内外市场的布局。优化外贸主体结构及贸易方式,针对“一带一路”不同板块国家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对外贸易发展的难点和问题。继续保持与东南亚板块、西亚及中东板块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态势,巩固与蒙俄板块的贸易联系,积极开拓中亚、南亚及中东欧板块国家市场。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综合司.《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EB/OL].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l.2015-03-09.

[2]陈丽珍,赵美玲.基于Logistic模型的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5).

[3]杜强,陈乔,杨锐.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国各省碳排放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02).

[4]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5]人民日报.习近平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见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03/30/nw.

D110000renmrb_20150330_1-01.htm.2015

-03-30.

*基金项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项目“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标体系、关键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号2014566)。江苏大学学生科研项目“创新驱动与江苏经济升级版的机理研究”(项目号15C104)。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进出口预测一带一路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