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应对策略

2018-09-27 09:47吴幼颖
中国教师 2018年9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师生

吴幼颖

当前,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和因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不当转为危机事件的案例逐年增加。如何预防和减少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良好教学秩序,转危为机,是摆在基层学校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新的

课题。

一、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增多原因分析

一是人群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导致学校职责范围扩大。父母已经不满足于学校仅提供文化知识教育,而是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如延长管护时间、开设多样化的课程与活动体验、个性化教育等);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对学生身体、心理、情感的全面关注……要求的增多,学校服务内容的增加,必然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变大,危机事件增多。

二是学校管理思想陈旧导致应对乏力。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与理论指导,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学校在应对处理上往往显得观念陈旧,行动落后。陈旧的管理思想,学校应对的不足,使突发公共事件升级为学校危机事件。

三是学校危机应对教育缺位。我国的学校管理理论中很少讨论学校危机管理问题,在职干部教师培训中也基本没有相应内容。事情发生时,学校管理者往往凭经验处理。教育缺失,应对不力,往往会引发次生媒体舆论危机,成为影响学校和教育形象的又一因素。

四是学校应对危机的组织系统尚不健全。目前国内学校的安全管理规章大多仅限于文本阶段。文本一般多是围绕着“一案三制”进行①:“一案”指的是应急预案;“三制”指的是管理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学校的应急预案,内容残缺不全,措施针对性不强,应急小组的职责不明,应急机制不顺畅。学校突发事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组织内部自动化、程式化运作处理缺乏,导致很多学校处理突发事件时“一事一案”,既提高了管理成本,也使得处理无章可循。

二、学校突发事件有效应对策略

危机管理是在动态不平衡中重新取得平衡,变逆境劣势为顺境优势的处理过程。对突发事件有效应对,是危机管理的开始。

1.提高生命安全意识,建立突发事件无小事的观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学生意外伤害学校处理不当,引发家长不满,导致突发事件演变成危机事件的案例非常多。学校领导干部要引领教师樹立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伤者为大、突发事件无小事的观念。引导教师树立无论伤情大小,都要及时跟学生监护人进行沟通,获得其同意与授权的意识。学校对事态的处理应始终围绕在积极主动救助、争取事态解决的主动权上面,用行动化解事态升级的危险。

2.开展有效教育培训,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响应

危机来源于我们对事件或事态的认识和界定,它包含认知解读能力、自身敏感性、社会关注度三个方面。认知解读能力来源于自身认知结构,自身敏感性来源于过去经验的累积,社会关注度来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度。

在这三者中,认知解读能力、自身敏感性是可以通过有效教育与训练得到提高的。当前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增多与师生缺乏危机认知、处理经验不足、敏感性不够有很大关系。有些师生,事情发生时手足无措、心慌意乱,使突发事件丧失黄金响应期或最佳救助期。因此,加强对师生的教育与演练,培养安全自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危机教育课程,将危机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聘请专业人员针对校内可能发生或现实发生的危机案例做专题讲座分析,开展防控演练,提高师生对危机的认知和身体敏感度;完善师生的心理防卫机制,提高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

另外,教师培训,除了讲座和分析解读相关案例外,还应包括让教师熟悉学校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能够根据流程快速反应;了解危机管理黄金2小时的最佳响应时间;能够根据事件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响应”等。在培训中做到未雨绸缪模拟演练,训练教师自动化反应。

3.研究学校突发事件类型,根据不同类型事件采取相应解决策略

每一种危机都有不同特点,虽然危机管理不能只依靠我们以往所经历过的个别风险来设定危机应对指南,但对危机事件发生性质予以认定,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解决策略,熟悉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按照流程自动化反应,仍不失为有效的应对方法。经过实验,我们认为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见图1。

图1

危机管理的反应,主要是对事态的反应和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对事态的反应是指对现状的及时评估和行动。就笔者的研究经验而言,学校突发事件可以按照事件性质类型分成三类:受害型、事故型、错误型 。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解决

策略。

受害型:学校无任何过失,事件的发生中,学校也是受害者。如组织学生活动中非管理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地震、洪水等灾害类事件也是受害型突发事件。对于这类事件,学校的应对策略是积极回应外界关切,开展自救同时寻求援助。

事故型:学校对事件的发生负有一定管理责任。现实生活中,此类事件最多。对于这类事件,学校要摆出诚恳态度,真诚道歉,积极协商进行善后处理。如果因公安机关介入无法明确进行下一步赔偿时,也要先亮明态度,给出整改措施,接受社会监督,以此化解事态。

错误型:学校对事件的发生完全负有责任,因为当事人的失职导致事件发生。对此,学校要高调处理责任人(必要时当事人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分割关系,坦率承认错误,真诚表达关切,积极进行善后。

4.健全学校制度,建立自组织响应系统

危机管理重在平时预防。建立学校突发事件自组织响应系统亦是有效应对策略。在管理学上,组织内部不依靠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自组织理论系统,包括事件信息摄取、应对、排除(能量重组)、修复、恢复的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由情报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内外联及激励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组成。围绕学校突发事件自组织处理系统及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成本,提高学校组织的健康运转水平,提升学校组织成熟度。

参考文献:

[1]王宏.学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3).

[2]韩亚丽,张瑞红.学校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3).

[3]彭涛.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的基本框架[J].教育科学,2014(6).

[4]杨家诚.自组织管理“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管理新模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5]曹鎏,杜宏伟.我国学校突发事件问责制的现状与规制[J].行政法学研究,2015(5).

本文为北京市规划办ADCB17028号课题“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有效应对机制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干部研修中心)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危机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麻辣师生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