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方式的探讨

2018-09-27 11:14张东波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8期
关键词:林场管理人员创新

张东波

摘要:林场在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场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优劣直接决定着林场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前提。因此,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方式,促进林场健康有效发展很有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首先概述了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方式的意义,进而从“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原则”与“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工具”两个方面着手,给出了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方式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方式;创新

一、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方式的意义

一方面,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加强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工作,可以确保国家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向着可持续和现代化生态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从而使林场工作得到最有效率的开展。

另一方面,加强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绩效评价体制是提升组织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现实需求,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可以提升林场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从而使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绩效评价机制可以在林场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完善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体制、改进绩效评价方式是林场需要深入分析和反思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原则

为使林场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设定能符合具关键性(K)、具有指标效度(P),及目标值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效果(I)的期待,本文归纳了以下原则。

(一)聚焦战略目标

林场推动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制度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系统性管理过程,确保战略目标的达成。因此,绩效评核措施的创新,第一步是借助战略规划的程序和手法,如SWOT 和TOWS 分析或是脑力激荡,明确界定当前的关键战略目标,并使的资源和管理作为聚焦于关键战略目标的达成。

(二)找出关键成果领域

在确认的关键战略目标后,第二步是针对个别战略目标,找出在此战略目标下的“关键成果领域”(key result areas, KRA)。所谓关键成果领域,是指最关键、林场管理人员绝对必须达成的成果或领域,或是促成关键战略目标达成的主力区块。在界定出关键成果领域之后,再分别针对不同的成果领域,研拟具体的KPI,以作为该项成果目标是否有效达成之检测标的。

(三)由上而下战略定锚、由下而上务实修订指标

过往在制定林场管理人员绩效指标的经验中,经常出现委由科室单位就其业务内容,提出绩效指标,再经由逐级向上审议和汇整的程序,综合而成的中程或年度评核指标。这样“由下而上”的做法尽管务实,但却可能使所提出来的指标内容过于“业务导向”,而缺乏“战略感”。因此,本文建议,在研拟林场管理人员绩效指标时,应先由高层领导带领讨论,或制定出战略目标或重点,以将战略方向予以定锚,同时依据不同管理人员各自所分属的层级,界定关键成果领域及制定KPI。在后段的过程中,各业务部门便可针对KPI 的可达成性提供务实的建言。最后,再借助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反复的相互修正程序,制定出兼顾战略方向及可执行性的绩效指标。

(四)区辨KPI 与PI

KPI 和PI 在实务上有其概念层次的差异,在研拟林场管理人员绩效指标时,应该加以有效辨别。简单来说,越是具有战略意涵的要素,越应被划归为KPI,而属于达成KPI 的进度性、过程性或程序性的工作,或是例行性业务,则可归为PI。此外,为避免林场管理人员产生只有列为KPI的项目才是应获重视的重点的错觉,也应针对列为PI 项目且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从而建立正确观念。

(五)适度纳入问题解决导向及创新导向的绩效指标

当前多数林场在指标的选取和设定上,固守着某几种类型的指标设计模式,再加上风险顾忌的缘故,逐渐导致规范化作业和达成,越来越无法激起林场管理人员的热情。在处理和解决其所面临的重要管理议题时,制式刻板的绩效指标实无法真实代表和反映林场管理人员所投入的努力和心血。因此,本文建议,针对前述问题,应打破一体适用的绩效评核模式,适度采纳问题解决导向或创新导向的绩效指标,使林场管理人员的付出和成就能反映在指标评价中。当然,这些问题解决导向或创新导向的绩效指标,也应就其属性区分为KPI 或PI 不同层次。

(六)以循证基础设定目标值

为避免绩效目标值设定过低,导致不具有挑战性,建议各在设定预期目标值时,若该指标属于延续性项目,则可参考过往的实际达成经验;或以过去3 年的实际达成值的平均值为参考基础,酌情调升目标值。若该指标属于新兴业务,无过去的经验可供参考,则可先探询其它相关单位的过往经验作为参考依据,或是先以保守态度进行估算,而后再依据滚动修正的原則,调整目标值。

三、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工具

为使林场在研拟绩效评价指标时,能有适当工具可供参考应用,本文尝试提出“指标树”及“指标SMART 选择矩阵”两项架构,作为参考。

(一)指标树

指标树(indicator tree)的概念即是将绩效指标设定步骤与原则的内容,以结构化的图形予以呈现。主要在于说明在研拟和制定绩效指标时,必须先由界定林场管理人员的关键战略目标,而后在此目标下,找出关键成果领域,并将之具体化操作成具备战略性意涵的KPI,以及可由自行列管监测的PI。通过指标树的绘制,可以清楚掌握林场管理人员工作的战略重点,也可借助基础性的PI 来监测林场管理人员工作的推展进度。

(二)指标SMART 选择矩阵

“指标SMART 选择矩阵”(Selection Matrix of SMART Indicators)是参考指标设计SMART 原则与决策矩阵分析法(Decision Matrix)的架构,将二者融合后所提出的指标选择工具。以下将介绍指标设计SMART 原则。

一是指标设计SMART 原则。指标设计SMART 原则是指制定绩效指标时,可参考下列五项原则:1.明确性(Specific),即指标的内容或陈述,必须简要、明确且具体;2.可衡量(Measurable),即尽可能为可以量化方式评核的指标,但是在林场中,可以容许适度比例的质化指标;3.可达成(Achievable),即指标的目标值设定,应有达成的可能,但同时也要兼顾挑战性;4.成果导向与目标相关(Resultoriented/Relevant),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指标应是成果或效益导向的设计,而非投入型或过程型的指标,另一个层面是指指标的内容应与欲达成的目标具有因果关系,能直指目标核心,使指标具有效度;5.有时限性(Time-bound),即目标值的达成乃具有时限,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二是决策矩阵分析法。决策矩阵分析法即是将纳入决策思考的各项替选方案,依照事前所设计的评价面向及其权重,分别予以评分,之后算出每项方案的得分数,并依之加以排序做出选择决策。

三是指标SMART 选择矩阵。指标SMART 选择矩阵(Selection Matrix of SMART Indicators) 即是将指标设计的SMART 原则,及决策矩阵分析法二者加以结合,将原本决策矩阵分析法中的替选方案,置换为初步设想的数个备选指标,并且将SMART 五项指标设计原则设定为指标的评价维度,依据林场对于五项设计原则的重视程度,赋予不同权重;设定完成后,再根据林场对各个备选指标的评价,分别计算其在各维度的得分及加总的总分,最后则可从中选取最符合期待的数个指标作为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的KPI。

四、结语

总体而言,创新林场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方式仍应当围绕KPI工具进行。KPI 设计应朝向轻量化(lightweight)的发展方向,聚焦于整体性的战略目标,且应当适度纳入可涵盖林场管理人员创新意图的核心指标,借以提升林场管理人员对于绩效指标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在绩效指标设计质量精进的努力之外,应进一步通过团体绩效评比制度的导入,借此向上串连林场总体绩效目标,向下密切结合普通员工考绩奖励,使得组织、部门、单位、管理人员、员工等不同层次的绩效目标得以相互连结校准(align),这样林场整体运营动能才有可能受到激发;否则,单靠KPI 与PI 的制定,仍难以掳获林场管理人员的普遍注意力,也无法发挥绩效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倩.试论林场管理人员绩效评价[J].中国市场,2016(44).

[2]张庆龙,董皓,田春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咨询服务系列专题(七) 有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7).

[3]张少农.在绩效管理和干部考核总结表彰暨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 2012(10).

(作者單位:永济市国有林场)

猜你喜欢
林场管理人员创新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