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2018-09-27 11:14王秀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8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投融资

王秀华

摘要:在1984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利用交通专项税费获得稳定的资金,从而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随后我国通过中央、地方、社会、外资等渠道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模式也在逐步形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税体制层面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文章就交通基础设施相关内容展开讨论,着重分析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促进改革深化的新思路。

关键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

近年来,我国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不断强调:国家的交通运输工作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深入推进交通扶贫脱贫攻坚等重要任务。要想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是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全国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的投资。目前,交通运输投融资又有了新的发展形势。

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有收费、非收费这两种投融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1.收费模式主要是先贷款修路,然后再收取公路费用来偿还贷款,在航道发展方面也是采取“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的发展政策,同时也会利用收费船閘政策等来进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融资;2.非收费模式主要是采取用财政性资金作担保和偿债来源进行债务融资,其中的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交通专项税费、中央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的资金。在这两种模式的背景下,我国为了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各个地方、事业法人等创立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负责对我国的高速公路、重点水运项目、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等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各级财政投入力度不够,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以前,国家财政性投入是我国普通公路和内河航道等主要的资金来源,国家经过了对成品油价格以及税费改革后,将交通专项税费作为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的最重要资金渠道。目前,全国公路、水路等的建设养护资金需求大,而预计交通专项税费收入在资金需求中所占比重小,再加上国家各级财政的预算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与实际建设养护的资金需求相距甚远。

(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多元投资主体,投资结构过于单一

就目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府和交通运输投融资平台依旧是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基本主体而存在,国家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对其依赖性大。国家各地交通运输投融资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缺乏多元的投资主体来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也无法有效发挥广泛引进社会资本、激发多元投资主体的协同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的作用,当前的交通投融资模式还比较封闭,没有形成开放式交通的全新格局。

(三)国家对于PPP 项目支持力度不够,各级投资主体缺乏积极性

国家推行的PPP模式,是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形式,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PPP模式下,要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来完成全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PPP 项目的实施,首先必须要事先编制适应于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过程中实施的方案,然后认清、把握财政承受能力的具体情况,了解该方案的具体程序,做好衡量物价的评价工作。目前,中央和地方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支持PPP项目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施,很显然,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用来支撑其项目开展,还是缺乏一些提高补助标准、加大奖励力度等具体而又实际的扶持政策,这也就导致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等各级投资主体缺乏对PPP项目的投资积极性,这不利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融资渠道,融资较为困难

我国的交通运输部门所争取的地方政府性债券资金是有一定额度的,一些交通运输投融资平台也大多是利用商业银行贷款来进行融资,没有采用国家政策性银行或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方式来进行融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直接融资比重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再加上相关融资渠道的单一和较高的融资成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呈现较为困难的形式,因此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已经成为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的主要任务。

三、深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新思路

(一)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部门的预算管理体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

随着国家对于交通运输事权的进一步明确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部门要根据新的改革发展态势,树立新的改革理念。首先,要着重强调“以事定支”和“预算管理”,要让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规划与国家的相关规划相适应,预先做好项目策划,最大限度的去争取政府投资资金支持;其次,要积极主动与财政部门协调工作,完善交通运输部门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相关机制保障公共财政对交通运输投入,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改革的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 ;最后,还可以利用政府的债券资金来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一个新型的、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的举债融资新机制。

(二)改善投资结构、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新型投融资体系

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可以依法放开对相关经营性项目的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利用经营性项目,通过对高速公路、港口等进行经营收费从而来补充投资成本,还可以利用这种特许经营的方式为投融资引进国有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本投资,这不仅有利于交通运输投融资的发展,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因为准经营性项目所获取的费用,还不足以满足所有投资成本,还需要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来完成相关项目,所以还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在增加政府投资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引进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融资,采取多种模式协同推进的方式来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深入开展。

(三)积极推进 PPP项目的开展,提高各级投融资积极性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实施 PPP 项目的积极性是目前推进项目开展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PPP项目的实施,首先要进一步简化该项目审批程序,要保障好项目建设用地,同时优先考虑安排中央和省级的补助资金,然后还可以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让各地根据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实施方式,最大限度的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从而落实更多 PPP 项目。其次,对于社会资本来说,要把握好价格、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要促进项目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相对平衡,从而保障公众的利益,让社会资本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得收益;最后,通过招标方式来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项目确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让其可以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能够组织施工或者提供服务,对于全国交通运输PPP 项目,要科学合理测算,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

(四)拓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水平

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是目前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关键内容,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构建为其提供信息共享、资金对接的服务平台,然后再来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信贷服务的协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利用未来的特许经营权、PPP项目合同项下的权益等来办理质押贷款。加强与商业银行或是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最大限度的获取他们贷款的支持,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这两家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支持作用;设立关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基金会,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从而更好地为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范振宇“.十三五”公路交通投融资政策思考[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6(19).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S].2014.

[3]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 号)[S].2010.

[4]交通運输部.关于深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指导意见(交财审发〔2015〕67号)[S].2015.

[5]周国光.投融资体制改革再思考 [J].中国公路,2016(17).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港航管理处)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投融资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PPP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浅析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