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经验总结

2018-09-27 10:49李祖焕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验总结高校教学初中数学

李祖焕

摘要:初中生学好数学不是靠学生单方面的努力,而是需要教师悉心的教授和学生自发主动的兴趣,只有这两方面被调动起来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学生的数学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校教学;经验总结

一、构建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课堂教学高效化开展的基础,也是能让学生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想构建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就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抛弃传统的对立思想,将每一个学生都当做一个独立意志的个体去尊重。在教育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真正融入到学生中间,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要树立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初中生尚处在基础观念的建立时期,而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模仿对象,只有当一个教师做到自身足够优秀,自然会像花朵吸引蝴蝶一样去让学生亲近自己;第三建立一个民主型的开放课堂,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更要去还总是相信集体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第一步,只有当学生肯接受你,他们才能真正听进你所教授的课程,并对精巧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我有一个学生W,W原本是一个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初一上半学期的数学成绩非常糟糕。后来我去找他谈心,发现他并不是真的对数学有多讨厌,而是从小学生到初中后对数学学习方式变化所带来的的不适应,让他对数学有了一些抵触。于是我耐心地去教他有效预习的方法,并且让他在预习后整理出新知识的脉络,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他的数学成绩就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到的最大阻碍就是自身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教师所讲的内容就无法在初中生的脑海里形成有效的印象,是课堂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所以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就是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我列举出几种课堂教学手段,能够有效让课堂效率变的高效:

1.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的帮助提高提高学习兴趣。首先教学情境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其次教学情境很好的解决了数学理论和实际生活脱离的问题,让俩者能够有机的结合;第三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有趣,真正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氛围。就比如我在讲解几何的時候就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手头的折纸来探明集合的原理,再针对折纸模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就会事半功倍。

2.调动学习合作氛围

我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经常把学生分为一个个的学习小组。因为学习小组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让学生的主动操作能力的到提高,拿到学习的主动权,营造出一个自由、互助、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身为教师首先需要在一旁加以引导,鼓励每个学生都去进行发言,不能让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其次所设置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讨论性和层次性,要处在学生能够解决的范围内,要让组员一起共同探究,一起进步。

3.运用多媒体教学

相较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图像、声音和动画也更方便让孩子去吸收。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多媒体能够把数学概念从抽象的逻辑中具体化,突出知识的难点,演示过程原理,让数学也能寓教于乐。在讲解代数和几何的内容时,我就经常性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能够更加方便的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客观吸收知识点。

三、规范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成绩提高

学生只有把所学知识在做题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算是对各个知识点完成了解构和吸收。但有很多学生在讲课时能够理解知识点,在考试中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说明他们的学习方法产生了错误,身为教师在完成课堂的教学后也应当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成绩有所提高,而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包括以下几种:

1.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到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预习过程中将难点记录下来,这样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就会更加的集中精神,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正确的预习方法应该是让学生们理清知识的脉络,列出提纲,整理问题,并且尝试完成课后练习。

教师在学生预习后应当进行有效的反馈,对效果好的同学加以表扬,对效果不好的学生加以询问,找到问题并改正,让所有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2.课后正确复习

复习能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还能够打破之前学生们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将所学知识点串联起来,不仅让学生重新温习了旧知识,还让其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教师一方面应该设置复习课,在复习课上所讲的例题应尽量做到涵盖广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借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每一次的复习课都需要教师仔细规划,教学复习和自主复习的节奏把握到位,切记不要变成单纯的“题海战术”。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只有当一个学生有意识的记录下自己的错题,他才能明白自己真正的不足在什么地方,从而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有助于自己数学思维的建立,进而更好的形成知识积累。教师也需要时常检查学生的错题集,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所涵盖的知识点,配合他们完成知识的解构和再吸收。

参考文献:

[1]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77-78.

[2]周秀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36-37.

[3]张维忠,孙庆括.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02):44-48.

[4]杨新荣.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构成探究——九个初中数学教师的观点[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03):26-31.

猜你喜欢
经验总结高校教学初中数学
肖洪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贾六金辨治五迟五软经验总结
王光安治疗喑哑经验总结
孙天福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时期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