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地方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9-27 10:49冉国华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酉阳史料历史

冉国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历史教学主体性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同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概念,新的历史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教学方向,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更加重视史料的应用,尤其是将地方志史料逐步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地方志;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地方志是按详细记述某地域范围内自然、人文情况的志书。地方志中详细记述了某地的可靠历史事件或政治、经济、文化等,为人们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史时资料。据有关统计,留存至今的地方志占现存古籍的10%,如果不将其有效利用起来,将是古文化的一种流失和浪费。对于如此广泛的文化资源和遗产,若能将其运用到高中历史教材中,必然会对历史教学带来有力的支撑与效果保障。

一、地方志史料对历史教学的意义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师的定位与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之前的课堂“领导人”变为课堂的指引者,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就对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各历史教师开始思索的问题。纵观这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或主观或客观的试题都是考察地方志史料的。所以,在历史课堂中加入地方志史料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有助于他们了解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能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還可以在高考之前做到有备无患。

新课改后,历史教学更强调的是“塑造学生的人文素质”,地方志以其独特的区域性,为高中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很多可靠的历史借鉴素材,这些历史素材正是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与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有其局限性,地方志史料的应用,可以拓宽学生研究历史问题的视角,更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了解家乡的历史,产生对家乡的由衷的热爱。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地方的地方志已经被录入各省、市、区、县等数据库中,这些就为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供了直接的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在有关历史章节中加入当地的地方志教学,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使得地方志史料在非乡土史的教学中运用成为极大可能。

二、酉阳地方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在讲新课之前的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牵引到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学环节,而应通过深刻性的东西引起学生的思考。地方志在课前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研究欲望,进而加深历史相关史料的记忆。

例如,在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这一节内容之前,笔者先给同学们呈现了一幅有关酉阳人们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历史图片,同学们看着目瞪口呆,看到他们这样的表情,笔者告诉他们这是古代酉阳的生活场景,看到学生们有些怀疑的眼神,笔者接着说:“我们《酉阳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记载,其中的《田赋》里提到了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查阅当地的历史记载。历史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车轮,中国农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与发展才走到现在的集科技与现代为一体的现状。我们今天来看看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课堂导入形式不仅融趣味性与教育性为一体,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但在具体实施地方志渗透教学时,教师不可沉迷其中,这样反而拖累了课堂主要课程的进度。

2.突出重难点,加深对历史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开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更加注重向课堂要效率了。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当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深入到学生的脑海里成为历史教师们在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琢磨出一条教学规律,那就是活化重点知识、强调重点知识。地方志史料,是加深历史重点知识的有效补充,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它拓展课堂知识的宽度。

例如,在讲《辛亥革命》中,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是:辛亥革命是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运动,革命的港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如果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学生会觉得这件历史事件事脱离现实很久,没有必要去背诵。如果教师能联系本地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学生定会非常感兴趣,并且乐意学习,化无聊为有趣,化“触不可及”为“若在眼前”。比如笔者在讲到历史伟人们在这场革命中抛头颅洒热血、进行负隅顽抗的片段时,还给学生讲述了当时的本地人们为这次革命做过的斗争:“1911年10月初,在成都实才学校读书的酉阳龙潭镇人刘扬和秀山人彭藻(均为同盟会成员、保路同志会会员)回家乡联络保路同志会会员白锦祯、彭灿、邹杰等人,秘密组织反清武装起义。经过宋农,彭藻被大地主袁三安酒宴和花言巧语迷惑,喝得酩酊大醉,暗地悄悄派人给秀山县官宾凤阳告密,宾凤阳立即派安边营管带(相当于营长)何铁根率营兵三哨(相当于三个连)星夜赶赴宋农,除彭藻和少数义军逃脱,其余被擒,有15人被判死刑,就地杀害。”听到这个故事,学生们义愤填膺,领悟到一个道理:纵观历史很多事件,中国并不是有多么弱,而是出在了个别的卖国贼身上。组织内部的不团结往往给侵略者趁虚而入的机会。看到他们有这么高的觉悟,笔者觉得中间的故事环节的插入是有效的。

总之,将地方志应用到历史教学中,是值得历史教师们思考和借鉴的重要课题,地方志中具有直观的描述和比较细微的叙事风格,能与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正好可以相互印证,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的地方志保存方式还不完善,教师在借阅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为教学的有效拓展造成一定的障碍。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地方志在有些地方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不是很乐观,这与历史老师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有很大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加大对地方志的了解力度,使之在历史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杨有德.简评中考历史卷中的乡土史试题「J].中学历史教学,2010 (03) .

【2】郭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一一以唐山为例[J].大家,2011(16).

【3】马春明.《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文学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2期,91.

猜你喜欢
酉阳史料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绿色高质高效典型案例专题——酉阳篇
史料二则
《酉阳杂俎》中游仙故事的传承与变异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酉阳古歌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