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学生“减负”,实现数学课堂效率

2018-09-27 10:49周振锋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减负课堂效率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现阶段评价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具有双重要求,一方面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要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减负。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在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是将课堂效率提升上来,这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们课内的学习压力,同样也可以减轻他们课外的学习负担,除此之外,也是对新课改相关理念的一种积极响应。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减负;课堂效率

一、重视备课环节

减轻学习负担,仅仅是针对学生而言,而不会涉及到教师,实际上,在减负的背景之下,教师的压力会增加。第一,在备课环节,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准备,真正的把握教材的整个架构,找准其中的难点以及重点,熟悉每个章节的连贯性以及整体性,真正的认识到教材应当实现的教学目的。第二,要耐心的观察班级的所有学生,实行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就必须要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当然,教学手段应当尽量的丰富,可以同时采取两种以上的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将知识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深入的了解知识,并且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知识,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二、引发兴趣,加强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

教师在具体教学当中,必须要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到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笔者在课堂环节就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且积极交流,对于他们所提出的独到观点,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也就更加喜欢学习。在一次学校赛课中,我选择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作为参赛内容,笔者先运用视频手段启发学生:“你们都看过运动会,我们来观察视频,看一看400米跑步是怎样起跑的。”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而学生们在观看之后,得出的结论是:“400米跑步的起跑位置是不同的。”通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提出问题,更符合学生的心理,他们会积极的表达各自的看法,感受到探索的快乐,因此,也就会喜欢上数学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之下掌握数学内容。

(二)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数学常识源自于生活,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应用教材时,要有创新性,使教学更加的接近生活。举个例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有一节综合实践课是“自行车里的数学”,笔者就着眼于学生平时熟悉的自行车,通课件动画和实物进行演示,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很亲切,由此也就理解了自行車前、后齿轮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接下来,笔者又通过让学生测量前、后齿轮的齿数以及后车轮的直径,最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计算,得出自行车蹬一圈可以走多远,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使学生亲近数学,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也就喜欢上了数学学习。

(三)加强动手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必须要督促他们动手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一种兴趣。在教学实践当中,必须要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结合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比如某些实践活动,包括拼一拼、量一量、摆一摆以及数一数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从而深入的了解知识。我校每个学期每位老师都会上一节公开课,以我听过的其中一节课 “认识图形”这个内容举例,要求学生展示出各自所准备的图形,并且自由的摆出图形,教师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可以告诉我这是由哪几个图形所构成的吗?”经过思考之后,学生们会积极的回答问题,指出图形的名称,然后教师会继续发问:“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图形适当的拼摆之后,也会出现变化,同学们,你们希望尝试一下吗?”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展示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我,赋予他们主体地位,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善于真正的动手操作。这样的课堂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听课老师一致认为这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减负增效”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如果合理的采用其他辅助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等,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的完善,还可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首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应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如何自主的学习,最终在融洽的学习氛围当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听二年级下册的一节公开课《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个内容时,年轻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猴妈妈给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形,由此实现了新课的导入,充分体现出数学所具有的互动性、娱乐性以及常识性,使教学课堂更加的直观精彩,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课堂氛围,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其次,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讲授新课程,有利于体现出学习的难点以及重点。通常来讲,多媒体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将声音与色彩融合在一起,如果正确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那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提高学生们的感官认识,尤其是某些数学知识,教师很难讲的清楚,学生也很难真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达到精讲的目的,准确的找出其中的难点与重点,最终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最后,在练习的这个环节,如果正确应用多媒体手段,就不需要书写板书,也就不需要擦拭,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习题,保证练习的质量与数量。

四、结语

教学活动离不开课堂,同样的,新课改也需要课堂作为主要的载体,新课改提倡“减负增效”,必须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正确的看待课堂教学,并且找到其中不完善之处,只有在这种理念之下,才可以进一步的完善课堂教学,真正的把握新课改的核心要求,减轻学生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费书群.乘上“减负高效”之舟 徜徉“趣味生成”课堂——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到减负高质[J].小学教学研究,2017(23):47-48.

[2] 彭荣.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242.

作者简介:

姓名:周振锋,出生年月:1981.4—,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永州,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作者单位全称: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减负课堂效率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