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8-09-27 10:49何忠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何忠

摘要: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的教学思想。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1 传统教学对于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

1.1 对于学生自身的观察过程并不到位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观察少之又少,同时对于教学过程的机械化教学思想较为严重,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显得十分机械。这是我们在传统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建设中所起到的主要负面影响,同时也是我们在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应该主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1.2 对学生的思想转变不够积极和及时

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传统教学所起到的负面影响还主要在于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思想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思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传统思想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抛弃,那么学生的传统学习思想也会逐步的强化,最终学生将失去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想看到的,同时也是在教学中经常可以观察到的教学现象之一,这也是一个主要的负面影响。

1.3 对于学生自身能力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在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过程一直是一个重点所在,但是从传统的教学过程来看这一点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矛盾。传统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新课标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两者之间不能够得到融合,这样传统教学过程就不能够适应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2 以生为本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1 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构建以生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或者帮助学生重新拾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为以生为本课堂的真正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数学课堂,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例如,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一个生活情境:某种T恤,平均每天可以销售20件,每件可以获利44元。为了应对店庆,决定降价销售,如果每件降价不超过10元的情况下,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天可以多销售5件,假如每天能够获利1600元,请问,此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该情境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为了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两圆的位置关系,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动过程,同时让学生在变动过程中总结出每种位置关系有几个焦点,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奥运五环,让学生去分别找出各环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从学生的探究点出发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人格,而且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以确保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中的判定定理时,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探究的平台,也为了帮助学生一定的问题意识,在导入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思考: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在一梯形中,如果不平行的两边相等则说明是等腰梯形?(3)思考: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动手进行证明。比如,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且∠D=∠C,求证:AD=BC,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让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有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

2.3 从学生的思维点出发

数学思维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做大量的试题来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是要让学生掌握试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以发散思维的培养进行概述。

例如,借助一题多解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B是两个直角顶点,E是腰CD的中点,求证:AE=BE。

证法一:过D点作DF∥AB,交BC于F,连结EF。通过边角边来证明△ADE≌△BFE,来证明结论正确。

证法二:延长AE和BC,相交于点F,借助角边角来证明△CEF≌△DEA,来证明EF=AE,继而证明结论正确。

证法三:过E点作EF∥AD交AB于F,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来证明结论正确。

仔细分析该题,其实可以有5~6种解答方法,在此不再进行详细的介绍。但是,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自主思考解答,从而在提高学生解题效率的同时,也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要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而从学生的思维点入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结合教材内容,从多角度入手,以确保学生在探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逐步促使学生自主进入到课堂活动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素质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