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征程

2018-09-27 10:49卢志程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数学课程选择性

卢志程

摘要:2019年开始,各地将陆续开始新的高考改革,于此同时,就是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教材的改革,其中,变化比较大的有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教材的修订,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及时的把握和学习新的动向,并将新的变化和动向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学生,为学生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应对三年后的高考奠定基础。通过对修订后的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我认为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新起点;新征程

一、修改了课程目标

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后简称《实验版》)提出的“双基”、“两能”不同的是,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后简称《2017版》)中指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其中加入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体现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从知识、方法、技能、经验多方面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实现学生自己对新内容的构建。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通性通法的使用,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来解题;而“四能”的提出则突显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2017版》中明确提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每个知识专题中,都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发展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调整了课程结构

现在的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而《2017版》中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贯穿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选修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四、更新了教学内容

《实验版》与《2017版》针对高考(全国卷)的教学内容对比:

1.1《实验版》必修课程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1.2《实验版》选修课程

系列1: (文科)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系列2:(理科)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系列4: (最后一题2选1)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1 《2017版》必修課程:

主题一:预备知识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主题二:函数

函数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应用;

主题三:几何与代数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

主题四:概率与统计

概率、统计;

主题五: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2.2 《2017版》选择性必修课程:

主题一:函数

数列、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主题二:几何与代数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

主题三:概率与统计

计数原理、概率、统计;

主题四: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2.3 《2017版》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设置的课程,供学生依据个人志趣自主选择,分为A,B,C,D,E五类,这里不再赘述。

主要变化有:

1.增添了预备知识这一章节,把高中要用的工具性内容,如不等式放在了最前面,避免了之前教学中不等式解不了等问题;还有逻辑用语由选修部分提前到了必修部分,方便题目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和论证数学结论。

2.模块性更强,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放在了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函数部分;直线与圆作为解析几何初步也放在了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平面解析几何部分。

3.对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更重视,作为单独的一章,分配了课时来学习数学建模的步骤和过程,不再是以前新课后的阅读部分了,这一变化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修订了新的课程标准,就会变更现有的教材,所以只有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反复研究,才能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带领学生迎接新的高考,所以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将迎来一场新的挑战。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数学课程选择性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选择性听力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