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2018-09-27 10:49董杰彬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董杰彬

摘要:中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因此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的同时也能科学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物理 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 素质教育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包含着德育教育的因素,物理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也蕴藏着大量的德育因素。作为物理教师要促使学生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数据、理论、事实真相的追求比其他学科的要求要高得多,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因此,结合物理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浅谈一下如何在物理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伟大的民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讲磁现象时,我们讲到“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 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编著的《梦溪笔谈》,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如讲声现象时,我们讲到明清时代建造的北京天坛,其中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

如讲简单机械时,我们讲到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杠杆原理制成捣谷的舂。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了壮丽辉煌的咸阳宫曾巍然矗立于八百里秦川,那时我们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就是利用杠杆搬动巨大的木料。

从这些事例中都可以体会到先人的智慧和我国古代的科技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我国近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远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大动力。

如讲核能时,可以讲我国独立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以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在航天领域我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3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12年中国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2017 年我国第一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航天器,也是世界上目前现役的最大最强的货运飞船。

在讲液体压强和浮力时,可以讲述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深度,创造世界作业型载人深潜的新记录。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和002号航母的建成也令世界震惊。

这些成就不但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进一步改变了力量平衡,使局势有利于中国。

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各国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启发学生要学习他们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善于思考和积极探索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以及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放弃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的地位以及非常优裕的生活条件,毅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人的火箭、导弹事业。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絢丽的篇章。

还有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早年在法国研究原子理论,他不顾导师和同事的劝说和挽留,也不顾国民政府的威胁,置生死于度外,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毅然放弃了国外的博士学位,几十年隐姓埋名,冒着被辐射的危险,成功的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又以惊人的速度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了氢弹,填补了中国在原子弹历史上的空白。

这些科学家的爱国事迹能深深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在物理教育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还有很多知识涉及到环保教育和公民的素质教育。

如声现象中和光现象中,讲到噪声污染和光污染,那么我们可以教育学生禁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市内开车时要禁止鸣笛等,还要讲解怎样防止光污染的危害,既要防止“污染”他人,还要知道如何减弱别人对我们的光污染。

如机械运动中,我们讲到超速的问题,就要教育学生以后开车要注意车速,不但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也避免给他人生命造成危险。在讲解生活用电知识以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要跟学生讲授节约用电和节能环保的问题等。

在讲凸透镜及其应用时,讲到在野外或公园里游览时,不能将饮料瓶随意丢弃在草地上,不但影响卫生,而且若遇上雨水天,或饮料瓶里有剩余的水,经阳光照射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将阳光会聚,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总之,德育教育是方方面面的,它渗透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发现,就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德育教育。

教师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道德教育和素质的培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书是阶段性的,而育人才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我们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身的素质,要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做贡献,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的正能量,并且能将正能量辐射家长、朋友甚至社会,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武海军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3期。

https://wenku.baidu.com/view/0531ae13336c1eb91a375d96.html

[2] 浅谈如何在物理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段国芳《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03期。

https://wenku.baidu.com/view/894f40d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e.html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爱国主义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