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9-27 10:49邵智专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中学生现状

邵智专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中学生诚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广大中学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对策

一、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就目前来看,中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中学学校也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但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引起反思。

1. 过于依赖思想品德课

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已经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学和品德培养,而诚实守信作为优秀品德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一直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重点。然而,这也造成了一个事实:其它各科教师将诚信教学视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责任,而忽略了在思想品德以外的科目中进行诚信理念的有效渗透。这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教书育人时教师最为基本的职责,而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不注重小的细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教育工作者认为初中生毕竟年龄较小,很多道理还不明白也情有可原,只要没有出现原则上的问题没有必要过于较真。进而面对学生的失信行为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进行严厉的品评教育。然而却没有意识到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种放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侥幸心理和错误的认知,进而养成不讲诚信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更正过来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生会从心里认为谎言和欺骗是一种“智慧”,能够让自己获得好处。

3. 家庭教育不到位

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个家长的责任,然而现在很多家长本身的观念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诚信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说谎,说过的话和做出的承诺就要尽力去兑现,而回到家里家长却告诉学生“老实人”容易吃亏,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要“认死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导致诚信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诚信理念

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诚信理念即要求教师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有要求教师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渗透教学。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导学生学好本科目的知识内容,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而诚实守信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所以说诚信教育时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其次,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诚信教学。好的诚信教学并不是说在每节课前课后向学生灌输诚信守则,这种形式化的教学不仅没有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的开展诚信教学,将讲诚信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教材中去。事实上,语文、地理、历史等很多科目中都蕴含着诚信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只需要在遇到的时候将这种优秀品质提出来稍加分析,就能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重视学生在生活细节上的表现

一个人的“灵魂”是由他在成长过程中做事的小细节、养成的小习惯逐渐拼凑起来的,因此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仅仅是在说做事,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人。教师在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只有从细节抓起,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学生依靠抄袭他人的学习成果完成了自己的作业,而教师在发现之后却没有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那么学生就会非常自然的认为“剽窃能够代替汗水”的思想观念,进而在今后完成作业时想尽办法,变着花样抄袭,而不是通过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去完成作业。长此以往,这个学生在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用点其他的“办法”,最重養成不守诚信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能让学生“尝到甜头”,不仅要进行严厉的思想教育,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例如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严重时是要担负法律责任的,进而使学生养成踏实做人,诚实做事的好习惯。

3. 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家长为学生做好正确的榜样,因为家长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家长过于宠溺孩子,因此不仅没有在日常行为上做到严格要求,还会向孩子灌输错误的思想观念,甚至还会在学生做错事时帮忙“打掩护”,一同欺骗教师。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仅不是对孩子的疼爱,反而是还害他们,这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带来“灾难”。与此同时,还要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一定要做好诚实守信的表率,因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一边告诉自己的孩子要诚实守信,一边却做着失信于人的事,比如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认真写作业,于是先许下一些奖励,但在孩子完成作业后以各种理由推脱而不兑现。这种行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会对孩子诚信品质养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和理论上,学校方面要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进而能够从日常教学中进行观念上的身体,还要从细节抓起,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同营造出更好的诚信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秋蓉. 新时期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调查——以GD中学为例[J]. 教育:文摘版:00033-00033.

[2] 张晓岚. 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总校第三中学为例[D]. 西北师范大学, 2005.

[3] 何伟珍. 中学生体育教学中诚信缺失现状分析与对策[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1(1):149-149.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中学生现状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