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横向沟通与配合

2018-09-28 05:41吴文凯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0期
关键词:暖通图纸交流

吴文凯

(贵阳地铁置业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前言

给排水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主体,并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而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增加了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难度,因此需要在设计中做好横向沟通,使排水和供水效果能达到最佳。

1 给排水设计中横向沟通的优缺点

1.1 横向沟通优点

所谓横向沟通,是指与同一级别的人员就设计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沟通方式更加直接,从而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流程,简化合作步骤,促进设计人员间简单且有效地沟通。此外,横向沟通能够促进工作人员互相对同伴的能力和个性有全面的了解,并且这种沟通方式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可以采用横向沟通的方式,促进双方交流效果的提升,增进工作人员相互信任,提高工作团队的凝聚力。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进行横向沟通,与电力设计专业、建筑结构专业、暖通专业等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从而促进各设计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善建筑设计内容,使得设计成品更科学、合理。其中横向沟通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横向沟通过程

1.2 横向沟通的缺点

尽管横向沟通有诸多优点,但是这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同部门或跨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在实际过程中因为应用场景的不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横向沟通过程中,它主张跨部门、同级别简化信息交流的流程,由此出现了信息交流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型设计项目中使用横向沟通的交流机制,严重影响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此外,横向沟通主张平等交流,意味着交流的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容易出现在发生问题时工作人员互相推诿,难以发现问题症结,使沟通效果不理想,降低沟通的效率,造成设计工作难以展开。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不同专业设计之间也要进行互相沟通。

图2 各专业设计与建筑给排水设计沟通过程

如上文所述,横向沟通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各专业之间是平等的,因此在沟通环节中出现问题,双方之间则无法做到有效配合和互动,从而影响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最终质量[1]。

2 与电力专业进行沟通配合

2.1 避开配电室

根据我国建筑设计相关规范规定,放置配电设备的位置或变配电室,一律不允许水管穿越。根据此规定,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配电设备的安放位置,做到水管避让配电设备所处的位置。但如果没有与电力专业设计的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可能会发生水管与配电室相冲突的情况,这样不仅要重新更改水管设计,还会严重耽误施工工期,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2 确定水泵位置以及水泵功率

水泵属于耗电的大功率设备,因此给排水设计时要把水泵安放的具体位置,以及水泵运行参数,消防设施控制如消防栓的按钮、水流指示器等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所涉及的设备等因素,整理出一份详细且完整的资料交予电力设计部门。确保双方了解各自的设计意图,事前进行足够交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避免设计意图出现冲突,减少设计返稿率。

2.3 电力设备新型开关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卫生间的电气设备有更智能化、个性化的要求。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一定要和电力设计专业进行沟通,得到电力专业技术的支持。

此外,在交予电力专业设计人员提供的资料中,要包含预留插座位置、线路规范等信息,使电力设计部分能够根据情况设计更加合理、安全的方案。

与电力专业涉及沟通配合,所涉及的因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与电力专业设计沟通涉设计

3 与结构专业进行沟通配合

相较于电力专业,建筑结构的设计一旦确定,则不能随意对其更改,因为建筑结构涉及到建筑安全和建筑使用寿命、施工工期等方面,造成施工企业极大的经济损失。结构施工,通常是采用混凝土浇筑,工程量大并且很难对建筑结构进行移动或更改,所以建筑给排水设计要做好与结构专业的沟通工作。

3.1 预设套管

管道是排水过程得以运行的基础设施,管道施工和铺设需要穿过墙体,特别是地下部分施工。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要在图纸中标注好各个管道的位置、管道走向、预埋套管,并要确保结构专业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预设套管的所有内容。否则在具体施工完成后,发现设计与实际成果有偏差,二次施工时将会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2]。

3.2 地下集水坑

如果地下集水坑深度较深则建筑基础埋深也相应增加,继而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因此设计集水坑时,要确保排水设计的合理和准确,尽可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将集水坑的深度控制在最浅。

在集水坑的位置选择上,要与建筑结构专业设计人员、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

3.3 设备基础预留

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会用到注入水泵、水箱等大型设备,设备在放置位置上也有着相应的要求,需要板型基础。在施工开始前,要与结构专业设计进行及时沟通协调,确定设备的安放位置符合施工要求,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要在图纸标注所用设备的形状、设备尺寸等内容。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沟通不只是简单的图纸转移,还要安排专门的负责人为结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图纸讲解,确保对方设计人员能够完全了解图纸,明确设计意图,利于后期给排水施工工作开展。

3.4 地下室喷头的选择

上文提到,建筑结构在施工完后,很难对其进行修改,所以建筑结构决定了排水系统的类型,对于自喷系统喷头的选择要根据建筑结构顶板来选择喷头:①无梁楼盖,其自喷喷头要选择下垂型;②井字梁,则要选择直立型自喷喷头。

主干道须布置在主梁下,利用主梁的高度和板厚的高度差布置自喷喷头,以此实现节约空间和快速启动的目的。同样在安装过程中,也要与结构专业设计进行沟通,通过交流的结果来设计最适合当前结构的给排水系统。

4 与暖通专业进行沟通配合

给排水系统与暖通系统都是由大量的管线铺设组成,在设计或铺设位置不当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两者运行冲突。

4.1 暖通散热器与排水管线冲突

要解决暖通系统的散热器与卫生间地漏、排水管线的冲突,不仅要对排水设计与暖通专业设计进行沟通,还涉及到建筑结构专业设计的沟通。因此在设计时要确认卫生间位置,综合考量各专业设计所面临的设计难题,并及时把设计方案的问题列出来,明确各自的设计意图,在遇到设计冲突时能够寻求妥当的方法解决。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小问题,因为各专业设计的出发点不同,可能甲方的小问题到了乙方那里就是大问题;不能遗留问题,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果把问题留到最后改动,所涉及的问题影响范围被扩大化[3]。

4.2 建筑地下排水管道与暖通风管

不仅是在卫生间,地下暖通系统与地下排水管道也是错综复杂,两者线路繁多,在设计和铺设关节处理不好,都会发生碰撞。要想解决地下暖通系统和地下排水系统的冲突,就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设计。首先要绘制好图纸并标出各自设计所需占用的空间和位置,然后两张图纸互相对比,发现是否存在设计意图冲突,以此基础上进行协调交流。

例如,建筑结构的使用高度和机房位置,要遵循这样的原则:电力系统最上,给排水系统最下的层次进行铺设,以此确保后者不会因为管道渗水而影响到电力系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要综合电力、建筑结构、暖通专业设计的方案,以此作为设计基础,从而设计出最合理、也最经济的给排水系统。与其他专业设计沟通,能够发现各自设计存在的设计意图冲突,通过沟通协调的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暖通图纸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实践
关于建筑暖通消防防排烟设计的探讨
关于暖通工程节能问题与设计探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看图纸
浅谈暖通空调与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