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总承包模式与EPC总承包模式的对比分析

2018-09-28 05:41杨再清禹翔天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0期
关键词:承包单位承包商业主

杨再清 禹翔天

(中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1 传统总承包模式

1.1 含义

施工总承包,是指业主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施工总承包单位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施工任务。经业主同意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将施工任务的一部分分包给符合资质的分包人[1]。

1.2 控制特点

(1)费用方面:传统施工总承包单位会根据业主的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图设计来确定投标报价的范围,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时能够心中有数,而业主根据不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报价,便于对总造价进行控制与选择。

(2)进度方面:施工总承包的招标管理一般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才进行的,导致开工日期较晚,建设周期较长,不利于对进度的控制,极大限制了在建设周期紧迫条件下的工程进度,这也是施工总承包最大缺点之一。

(3)质量方面:业主只能通过监督方式来进行督导,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质量的好坏程度。

(4)合同方面:业主只需与施工总承包进行一次招标与签约,减少了业主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而在现实中,很多业主为了能早日开工,打着“费率招标”的口号,先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再完成施工图设计,本质上就是开口合同,实则十分不利于业主的合同管理和投资控制。

(5)协调方面:业主只需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管理与协调,工作量较小,对业主比较有利。

1.3 管理职责

(1)负责整个工程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施工安全等。

(2)控制施工成本,提供施工资源的供应。

(3)负责指挥分包施工单位和组织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并为分包单位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

(4)代表施工方与业主、设计单位、职能部门方等外部单位进行必要的联系和协调。

2 EPC总承包模式

2.1 含义

EPC总承包是指项目业主将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建设全过程,总体发包给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总承包企业。总承包企业协调设计、采购与施工之间的关系,对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负责。利用设计的主导地位,在设计、采购与施工进度上进行合理交叉,不仅利于工期的缩短,还能合理把控好整个项目的成本、HSE、质量、进度控制,实现项目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极大提升工作的效率[2]。

2.2 结构特点

(1)EP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较高的时候,把施工与设计结合到一起,不仅能提升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还能同时便于项目的集成化管理。

(2)不同的风险分配方式。业主和EPC总承包商有着不同的风险分配方式,EPC总承包商承担着工程较大风险状况,因此,对于其抗风险的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

(3)总承包商在EPC模式下处于核心的位置,要处理协调好工程的设计、采购与施工等各项程序,所以,EPC总承包商要具备较高的工作水平与协调能力。

(4)EPC总承包商在与业主签订完合同之后,总承包商便由被动转为主动,业主的权力会受到其限制,且业主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管理内容少管理简单。

3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分析

传统总承包模式与EPC总承包模式的对比分析(如表1)。

表1 传统总承包模式与EPC总承包模式的对比分析

3.1 传统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3.1.1 优点

由于其应用时间久远,已被大多数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熟知,便于各方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业主能较易的对其进行控制与设计,且便于监管;招标工作流程简切了当,可以待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施工招标;施工合同与设计合同分开签订,减少盲点漏洞;项目的组织实施简单明了,便于管理。

3.1.2 缺点

线性工作流程增加项目工程的建造周期;项目合同相对较多,会导致业主管理负担过重;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会互相指责推诿且协调管理相对较难。

3.2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3.2.1 优点

有利于明确责任和权利,在质量隐患出现时,单一的责任制使项目的责任更加明确,相对容易解决;加快了协调进度,避免了业主多方管理的负担,减少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项目参与方现场工作的协调;有利于业主控制掌握项目的工程总价;对总承包商的管理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更有利于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创新化和EPC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2.2 缺点

不利于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可控性管理,且较难明确项目工作的范畴,易导致双方引起争议矛盾;EPC总承包商不可预见风险责任大大增加,尤其是其传统或非传统的安全责任将会更重,在前期投标议标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将会增加,导致前期投入增加;较难实现价值工程。

4 结论

传统总承包模式与EPC总承包模式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展现出传统总承包模式与EPC总承包模式各自的特色。通过对比分析其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不仅可以加深两者在理论上的系统性,还能在实际工作中促使我们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承包模式,综合选择。

猜你喜欢
承包单位承包商业主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农民工工资支付中承包单位的法律风险防范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谈变更及工作量确认流转体系优化探究
核电厂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浅谈业主方对工程的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Evaluation of chitosan-anionic polymers based tablets for extended-release of highly watersoluble drugs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