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28 05:41王寨维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0期
关键词:电磁波物探电阻率

王寨维

(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1)

引言

滑坡地质,是影响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常见地质灾害之一,其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针对滑坡地质的勘探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勘探方法的应用合理问题密切相关。为此,研究人员应对以往滑坡地质勘探应用综合勘探方法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在明确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要点基础上,提高其作用于不同地质环境的勘探效果价值。如此,滑坡地质就不会对涉及地区的经济建设成果带来毁灭性影响,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1 研究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勘探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滑坡,其是指土质体或是岩性体受到强降雨冲刷或是渗透影响后,会引发施工爆破与地震灾害。在结构方面,因滑坡受自身重力的牵引影响,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力使其沿着一定软弱面或是软弱点,以整体或是局部分散的状态顺坡向下滑动。经勘查分析证实,滑坡发育除了受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层岩性等影响外,还会受到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滑坡的形成与产生是一个缓慢的综合物理变化过程。为使治理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控制手段起到更好的作用,研究人员应在明确滑坡所处滑坡面与滑坡带埋深位置与分布特征的情况下,采用钻探、土工试验与地质调查等方法来获取滑坡所处的地质信息数据。然而,这些方法运用存在获取滑坡信息量有限、造价成本高以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此,研究人员应采用综合物探方法来提高滑坡地质勘探的质量效果。这样一来,滑坡地质就不会对涉及的工程项目建设使用带来影响[1]。

2 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要点

2.1 高密度电阻率法

该方法的应用,是将电探测法与电剖面法结合起来,以通过测量中的无需跑级来实现一次性将电极疏散在一条视察剖面上。如此,滑坡地质勘探人员就可转换数据与改变电极来获取多种装备的PS断面等值线图,大幅提升了成图与数据处理的效率。在对滑坡地质进行勘探数据处理过程中,高密度电阻率法运用人员应根据已知的平均电阻率来构建初始电阻模型。而后,对初始模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实地测量。地质勘探过程,可一次将1~60根电极按照固定点距离设置在测线上。如此,就可通过多级电路转换器与多芯电缆的连接,来在主机控制下完成极距、电极排列方式与测点的扫描测量。

此过程,两次迭代就可通过初始模型均方根的误差来进行系统性计算。此外,还应结合电流模型与数据拟合差来解决线性反问题。对于电阻率模型的校正,应利用公式来保证模型运用的可靠性。为提高预测数据的精确性,相关人员应根据纠正完成的形体进行测量。如反演过程只有一个出现反演停止,也要停止反演,以显示判断被满足[2]。

2.2 探地雷达法

该方法是通过广播电磁波探测技术来确定地底的介质分布。具体来说,就是将天线发射电磁波与天线接收电磁波的反射波利用起来。由于传播介质中电磁波起到的是路径传播的作用,且电磁波形与长度是随着介质中的电性质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勘探技术人员应根据接收到的双程相位、走时、幅度以及波形等材料,来确定滑坡所处地质的地下形态。在当前的综合物探方法中,探地雷达法的应用具有仪器探测精度高且携带轻便的特点,所以,适用于复杂地形地带的勘探。

为达到探测目的,GPR技术应利用主频波段的电磁波,使其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经地面通过发生天线发射器送至地下。如此,地下勘探目标地层的界面就会反射至地面,雷达天线就可进行接收并传输至主机,继而对接收的雷达信号进行图形解析与处理。

3 综合物探方法在滑坡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以某滑坡地质勘探工作采用综合物探方法过程为例,因目标体的电性差异,所以,勘探技术人员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具体来说,由于滑动面表层土内部存在一定量的水,因此,滑坡物内此部位的电阻率较小。但该滑坡地质勘探地的粉质砂岩与泥岩存在于滑动面的下半部分,且渗水能力不高,因而电阻率较大。此问题情况下,滑坡面不同部位的交接处出现了不同电性的一层。相关人员对其岩体进行了电性测试,得出了介质不同会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经分析统计,滑坡地质表层的电阻率在0~32Ω·m范围。电阻率值较大的部位为:具有渗水能力较差砂岩的滑动面下半部分,其电阻率值范围在55~125Ω·m。为此,高密度电阻率法应滑动面的不同部分进行区别,以提高地质勘探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目标体的电磁波差异,因此,勘探人员还应采用GPR。即因较多水存在于滑动面表层土体内,所以,其介电常数较大,会导致电磁波快速下降。对于滑动面下半部分内存在泥岩与粉质砂岩的情况,因大量水作用于滑动面的上部地层土体,所以,其介电常数较大。当其介电常数值较小时,就会降低电磁波下降。由此可判断,滑坡面不同部位交界处存在一层差异较大的介电常数。为此,勘探人员可利用GPR技术进行滑动面不同部位进行区别。与此同时,还应将地质资料数据利用起来,对声波测孔与现场钻孔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就可得出基于实验完成经验值与参数值的滑坡各个地层的物理性质参数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各地层物理性质参数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同一介质下介电常数不同,会导致雷达反射波的反射系数值发生变化,因此,要想获得更为准确的勘探结果,还可根据反射系数的增加来进行确定。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滑坡地质勘探中综合物探方法的运用要将物理勘查与物探解释方法联合起来运用。即在实际勘探过程中,通过遵循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特性原则,来降低因素对物探异常的影响。对于物探方法的综合选择,应在明确勘探目标各项技术指标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应用[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滑坡地质勘探工作中,综合物探方法的运用要将物理勘查与物探解释方法联合起来,并在遵循各种地层介质物理性质特性的原则下,降低外界因素对勘探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具效用的综合物探方法运用于滑坡地质的高准确性勘探,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故而,研究人员应将上述分析内容与科研结果更多地运用于不同地质环境的滑坡地质工程,进而为所处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成果提供安全可靠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电磁波物探电阻率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基于反函数原理的可控源大地电磁法全场域视电阻率定义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阻尼条电阻率对同步电动机稳定性的影响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基于防腐层电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层退化规律
探讨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及勘探中的应用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物探技术在某船厂路面脱空探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