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利用评价结果诊断和改进教学

2018-09-28 05:26洪建武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转化思想诊断

洪建武

[摘 要]学习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理应在诊断和改进教学上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现行教育模式主要采用纸笔问卷测评体系,借此甄选学生,却忽视了它的诊断回馈功能。

[关键词]评价结果;诊断;改进教学;转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77-01

笔者以为,要实现课堂测评,提高教学目标性和实效的功能,就应充分利用学习评价的结果来诊断和改进教学。下面,笔者以期末教学质量测评卷的部分错题为例,谈谈用评价结果指导教学改进的策略。

一、对十进制和位值制运用的评价

【例1】

【例2】按规律续写数字:2070,2080,2090,( ),( )。

【诊断】对于例1,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读计数器上的示数是几,但在书写时常常出现数字没有对准数位,而是将两个数字填入一个数位中的错误。这反映出部分学生没有对数位形成正确认知。对于例2,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0,但却在2090的后面填上了3000,这说明学生对十进制数的规则认识不足,理论掌握不够牢固,处于机械模仿的初级阶段。

【改进建议】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解答例题中透彻理解概念。要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数字概念,关键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强调“计数单位”概念,并进一步渗透和强化“十进制”“位值制”这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确立数论体系的基础框架。在学生会读数后,教师要指引学生探究数位的含义,结合数位数字读数的方法,建立数位的概念。针对例2,还应注意指导学生体会十位与百位之间满十进一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的功能。这样可以通过类比迁移,使学生学习更大的数。

二、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评价

【诊断】笔者认为,解答例3需要空间运动能力,解答例4需要具备观察和归纳能力。日常训练较为机械、思想技能发展滞后,是学生出现错误的主因。

【改进建议】教学中,教师要制造机会暴露学生的思路,使之在交流中补齐短板。对于例3,不同等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如,优等生可能会根据一行空缺的长度除以每块砖的长度,算出缺少的块数;中等生可能会通过“补画”方块来寻求答案;学困生则可能要通过动手拼摆才能解答。对于例4,不同等级的学生的思路依次是“找规律推断结果”“按照排列规律画出后再数”“无法观察出规律,直接清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就应整体提升他们的认知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不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题,然后阐述各自的见解。这样的交流会促使各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使全体学生的思辨力都得到提升。

三、对动手操作能力和转化思想的评价

【例5】用4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拼出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

(1)画出你拼出的图形各一个。

(2)拼出的五个新图形中,周长相等的有( )个。

(3)结合拼图游戏思考:如果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 6 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诊断】这是六年级的一道考试题,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1)和(3)。教师通常认为,空间想象和动手操作是犯错诱因,笔者则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不足。

【改进建议】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提升素养。经验丰富,学生就可以轻车熟路地解决问题;经验不足,则可以凭借原始经验,通过操作活动探索相关结论。对于第(1)题,教师教学时不能拘泥于画图演示拼摆图形的组合,推导面积公式时也不能急于总结代数公式,而应强调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4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摆出尽可能多的其他图形,让学生在不同的拼摆方式中直观感知图形的性质;对于第(3)题,当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拼摆方式后,教师应启发学生总结各图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三角形面积(包括梯形面积)是由相关四边形面积一分为二而得到的。

针对含有探究成分的习题,教师应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领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以上例谈,旨在论证,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科学地运用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反馈,在评价中收集重要的价值信息,探知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优化教学手段。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转化思想诊断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