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打造学生思维的“利器”

2018-09-28 05:26何忠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利器问题小学数学

何忠云

[摘 要]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内驱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立足点,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钻研、探索和实践,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浩瀚的知识海洋,实现有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92-01

多数数学教师习惯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解决问题的角色,这是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氛围、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真正将课堂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运用问题创境——激发思维主动性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置学生于“愤”“兴”的状态,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质疑求解、主动探索,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为学生创设情境:一个旅游团有19名女游客准备去宾馆住宿,宾馆提供的房间有两种选择,4人间每间140元,3人间每间120元。我问道:“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说3人间人均贵一些,4人间人均便宜一些。也有的学生发现19既不是4的整数倍,也不是3的整数倍,不好订房间。显然,学生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也越来越富有探讨的空间和价值。于是学生列出算式:19÷4=4(间)……3(人)。剩下的3人再次引发了学生的争议。有的学生认为再订一间4人间,3+1=4(间)。但这一想法又遭到了其他学生的反对,3人再订一个4人间,会有一张床位空着,剩下的3人应该再订1间3人间便可,所以最合算的做法是订4间4人间,1间3人间。

在上述案例中,我没有直接呈现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而是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二、注重自主提问——实现思维连续性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连续性,应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再尝试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再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的状态。

例如,在教學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呈现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件皮衣原价是900元,价格涨了20%后,现在价格又下降了20%,现在的价格跟原价相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会陷入思维定式,认为价格既没涨也没降。这主要是学生没有考虑到单位“1”的变化。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算出现在的价格是864元,所以相比原价是降了。问题解答到此,我接着提问:“你们还能据此情境提出什么新的问题?”有的学生问:“如果先降20%,再涨20%,结果会怎样?”也有的学生问:“在原价的基础上,涨了20%,再降多少,才能回到原价?”还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学生发现,无论是先涨20%后降20%,还是先降20%后涨20%,现价都比原价要低,而且都是原价的96%。学生的这些问题都和原先的问题紧密相连,这再一次将学生引入新一轮的探索中。

在上述案例中,在学生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后,我给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时间,并共同探讨富有价值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三、借助生活问题——提升思维深刻性

数学即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例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取近似值的方法,我出示如下三道应用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解答。

(1)超市的苹果每千克8.88元,购买2.1千克,大约需要多少钱?

(2)每个油瓶可以装2千克油,要装20.8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瓶?

(3)做一套校服要用布1.8米,30米布能做多少套这样的校服?

引入的三个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探寻取近似值的方法。问题(1)是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实际意义。问题(2)、(3)需要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运用。

在上述案例中,我巧妙设计生活问题,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理解取近似值的价值和意义,并进一步掌握了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由模糊走向清晰和深刻。

总之,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与获取知识的关键,它闪烁着灵性与魅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利器问题小学数学
用好审计利器,促进管理提升
讴歌新利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