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元任大型合唱曲酊每韵》中三个音乐形象的塑造

2018-09-28 09:12胡雄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海韵赵元任

胡雄

摘要:“五四”前后,是由学堂乐歌向专业音乐创作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不再仅仅是学堂乐歌时期以“填词”为主的形式。而是出现了一批以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等人为代表的创作型音乐家。二十年代左右我国在合唱艺术上的代表作品有:由萧友梅作曲、易伟斋作词的《别校辞));由赵元任先生作曲、徐志摩作词具有一定名族特色、清唱剧式的大型作品《海韵》。这两部作品可算得上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合唱作品的代表作。而赵元任在《海韵》中进行的西洋多声创作技法民族化的实践,对我后来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赵元任;《海韵》;音乐形象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97-01

《海韵》是一部带有民族特色、清唱剧形式的大型作品。作曲家巧妙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表达方法使全曲流畅而连贯,引人入胜。剧情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作品通过不同演唱形式音色的对比和和声色彩的烘托充分赋予作品以情感的对比、矛盾和冲突。《海韵》全曲共199小节,分成五个部分,此外还有前奏和尾声。《海韵》这一作品主要还是按照西方古典的和声来进编配的,多用稳定的正三和弦,不稳定的副三和弦、副属和弦作为辅助手段,也进行了一些民族化和声的实验。这部作品不仅成功的运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合唱手法,还巧妙的运用不同合唱的调性变化与和声变化进行生动的情感渲染。

一、对女郎形象的塑造

在独唱Ⅰ中,女高音象征的女郎的形象首次出现,唱到:“啊不;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在F大调展开的质朴旋律,朴实无华。和弦构成基本为主一属进行。与前面d和声小调的悲伤、肃穆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此处的女郎形象是一个正贪恋晚风和暮色,不忍归家、勇敢而又天真的形象。

独唱Ⅱ仍然使用的F大调。但是附点节奏型、大附点节奏型和连线的使用使女郎的形象变得跳跃、活泼、灵巧又丰满。“啊不;你听我唱歌,大海,我唱你来和”女郎仿佛在与大海进行互动。和弦的选择仍是正三和弦为主,没有过多的修饰,符合女郎纯真勇敢的形象。此時的钢琴伴奏也变成柔美的琶音,模仿海面的波光粼粼,形成一幅绚丽的夕阳美景。之后的暮色降临风起云涌形成戏剧性的对比。

在独唱Ⅲ时女郎兴致正高,旋律的跳动更明显。此时节拍变为舞蹈性的八拍子,当中休止的恰到好处的使用正刻画了女郎心中的雀跃,愿学一只海鸥凌空舞。钢琴伴奏采用柱式和弦“×0

××

0”的节奏型好似舞曲的节拍,与女高音进行呼应。这是狂风暴雨前大海最后的娴静。

在独唱Ⅳ(实际上为重唱)时,女郎喊出最后的悲鸣:“啊不!”。一个四度的跳进,此时达到全曲的最高音。象征女郎怀着最后的希望喊出对自由的向往:“海波他不会来吞我,我爱这大海的颠簸”。此时重唱声部同时唱出:“海波他回来吞你,你看这大海的风波!”此处也是全曲中唯一一次重唱的使用,将紧张的气氛推向极致。钢琴伴奏肢体左手为连续的八度震音,右手为厚重的柱式和弦。段落的后半部分只剩下男高音和男低音声部(女郎已被卷入风浪之中)男声和钢琴伴奏同时连续的三连音体现出时态的紧急、严重。表现力度达到全曲最强“ff”,体现诗翁的悲愤之情。

二、对诗翁形象的塑造

全曲是在诗翁的委婉劝问下(即合唱Ⅰ)展开,由女低音中弱的力度,和几乎是呢喃性的语气问道:“女郎,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前四小节仅由一个音加以节奏上的变化构成。仿佛是诗翁的问候随着海风轻轻飘入女郎的耳中,温柔而又慈祥。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合唱段落Ⅰ中多使用的是正三和弦,旋律轻柔舒缓。

但在合唱段落Ⅲ里,同样是诗翁的劝问:“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情绪相对合唱Ⅰ来说稍有波动,但总体起伏仍然不大。但最后的“女郎,回家吧,女郎!”一句中还出现了增六和弦。和声色彩变得沉重,仿佛是一位老者语重心长的口吻在反复的劝说着女郎。

在合唱段落Ⅴ中,风雨将至、天边挂起暮色。诗翁的语气更加强烈起来,旋律中不但出现了5度的大跳,节奏上也使用强调性三连音并且使用大量的副属和弦。诗翁的语气越来越凝重,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包括后面的合唱Ⅶ采用男声四声部的形式演唱(男高Ⅲ,男低Ⅲ),也是为了丰满诗翁这一形象。听众在感官上有男女音色的变化,但我们能感受到这一变化代表的是诗翁不断想方设法的对女郎进行劝说。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剧情的发展。通过和声、调性、节奏甚至力度及演唱形式上的变化使诗翁这一形象有了极为生动而细致的刻画。

三、对大海形象的描绘

大海这一音乐形象是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海面上的风云变化、暮色的降临、风浪的来袭,诗翁不断地对女郎进行劝阻,而女郎则大胆的挑战风浪但最终不幸被海浪吞噬。在这个过程中大海的变化都是由钢琴伴奏来完成。

在前奏中,开始时由几个长音引入。之后便是固定的节奏型“× × 0·×”。描绘了在夕阳西下时分,不断涨落的海水有规律的拍打沙滩的场景。而在合唱V中:“那天边挂起了黑幕”。钢琴伴奏中首次出现了低八度的震音,象征着漆黑的海面开始翻腾,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之后这一伴奏织体一直延续到女郎被大海所淹没。之后钢琴间奏Ⅳ里出现了大量的三连音、音阶式的下行和分解和弦式的上行。此处尤为巧妙地是,分解和弦的上行犹如海面上浪花翻滚簇拥着升腾而起,而音阶式的下行则仿佛蓄积已久的波浪奔涌而下的紧张画面。

猜你喜欢
海韵赵元任
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誓不为官
店员嘲笑赵元任
海韵
领导者的威信
海韵迷情
清平乐·祈愿
“填坑大师”
赵元任:擅长说方言的语言学家
“填坑大师”赵元任
于海韵:爱心洋溢的闪亮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