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2018-09-28 00:20陈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习惯文章过程

陈敏

笔者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生活体验法,即让学生通过“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观察生活”的过程积累写作素材;第二种是课外阅读法,即让学生通过“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文本筛选”的过程积累写作素材。

一、生活体验法

(一)走进生活

第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为作文命题,让学生总结生活的美好,包括美好的人和事、美丽的自然风光等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总结的美好事物越多,其越容易发现生活之美。第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表现多种多样,对初中生来说,热爱学习、喜欢校园生活、乐于助人、喜欢交朋友都是其积极生活态度的主要表现。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融入生活

第一,引导学生摆脱课堂束缚: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发现美好、抒发情感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摆脱课堂束缚,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生活。第二,引导学生掌握融入生活的方法:融入生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以融合集体为例,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表演、场景模拟等集体活动,让学生更快的融入生活。

(三)观察生活

第一,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也是发现自然之美的过程,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高山流水的意境、经历四季交替的光影……学生看的越多,自然就想的越多,想的越多自然也就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第二,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探讨人性、发掘人性闪光点的过程,随着我国国民素质日益提升,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也越来越多,学生走进社会感受人间情爱的平凡和伟大,会对其人生观产生积极影响,有感而发的写作素材更可能超越现实的存在,变得生动、富有变化。

(四)教学案例分析

以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为例,首先,教师根据作文题目,让学生自己回想和整理出自己做过的事,特别是那些有意义的生活小事;其次,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小事的深刻哲理,感受风景如画的美丽生活;最后,让学生把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整理成写作素材进行写作。

二、课外阅读法

(一)培养兴趣

第一,引导学生体会阅读乐趣,为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的阅读乐趣越强,越能深挖阅读素材,发现写作素材。第二,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价值,其中也包括提升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考试成绩的价值,多种阅读价值可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推动其深入阅读,发现写作素材。

(二)养成习惯

第一,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包括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思路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仔细的体会书中的每段文字,从中提炼出好词好句、人生感悟、道德情操等一系列写作素材。第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记,才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根本方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三)文本筛选

第一.教师要筛选适合初中生的阅读素材,过滤掉任何一切带有暴力、色情和反动题材的阅读素材,保证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内容都是充满正能量的;第二,学生要筛选符合自我学习需求的阅读素材,例如学生A觉得自己的抒情文写的不好,就可以选《朝花夕拾》散文集来读,并着重分析散文的行文思路、架构思路的特点。

(四)教学案例分析

以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为例,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几篇较好的文章,文章中用红色字突出人物描写的部分,并用波浪线画出亮点;其次,让学生通读文章,特别分析红色字部分作者所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作者为何要这样描写;最后,给学生一个命题“我的十八岁”,让学生想象自己十八岁的样子并仿照文章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描写,并将此作为日后的写作素材。

综上所述,无论是生活体验法、課外阅读法还是合作交流法,学生都是作为主体,并且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而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将更加多样。

猜你喜欢
习惯文章过程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好习惯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