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

2018-09-29 08:29刘磊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救治

刘磊

【摘 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73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7例和实验组36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75.68%,实验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方法运用到急诊患者救治中有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方法;急诊患者;救治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2

急诊科在医院是救治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病情多变且起病急的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还有增加医患、护患纠纷的可能性。只有提高对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后才能降低出现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传统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日渐提高的要求。在急诊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让患者达到良好的身心状态。因此,我院对36例急诊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3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了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均为危急重症而且病情变化较快。常规组共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6.68±5.72)岁;实验组共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6.35±5.8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含病情监测、急救处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在护理之前,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培训[1],深入学习急救知识、护理服务,提高业务水平。在实施急救护理时,应该使用全程化且无缝隙的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沉着的头脑,按照急救处理规范来对患者采取护理,操作要熟练,并且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建立优质护理的理念。②制定严格的抢救室进出制度,来保持抢救室的抢救秩序,将患者的家属安排在等候区,可适时告知患者家屬抢救的进度。科室需要成立相应的急救小组,避免出现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无法到位的情况出现,合理调配班次。③由于急诊患者的病情均较为紧急,急诊患者的病情也比较重,会让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患者进行沟通并实施急诊护理,让患者提高急诊护理的配合度。护理人员要使用心电监测仪器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病情变化,要立刻采取应对措施。可为患者家属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以及急救常识,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如何来处理突发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护理满意度。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情况,两种量表均是得分越高心理情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软件来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6例实验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12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1.67%;37例常规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13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75.68%。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为(=9.35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为(35.29±4.25),抑郁评分为(36.75±3.29);常规组的焦虑评分为(49.18±5.98),抑郁评分为(50.44±6.25)。焦虑评分对比结果为(t=11.411,P=0.001),抑郁评分对比结果为(t=11.66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急诊科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日渐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医院的护理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2],还可促进医院提升社会形象。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且增加了自身的责任意识。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采取了严密的病情监测,在出现异常后可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本研究中,我院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后,对患者的感受提高了重视,可改善患者因为疾病出现的抑郁以及焦虑的负面心理情绪,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给救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而让患者的身心都可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急诊患者的救治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且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赖梅月, 黄爱玲.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5):2106-2108.

陈红, 唐万彪.优质护理在急诊科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8):1240-1241.

猜你喜欢
救治
急诊快捷流程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救治中的应用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方式研究
门诊胸痛患者的分诊与救治分析
颈外静脉穿刺及其护理干预在心源性
移动互联技术在创伤救治中使用的展望
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价值
肺性高血压的急诊救治研究
除草剂药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