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2018-10-08 11:04刘校铭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刘校铭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的生态环境近况不容乐观。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也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并给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发展策略

前言:我国农村人口技术非常大,要想提高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必须先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只重视经济的增长,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这样的农村发展模式是错误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只有在农村生态平衡的环境下发展经济,才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耕地面积和水资源的缺失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耕地面积缺失,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较少。一方面,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且不断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经济的发展迫使城市不断的扩大,城市为了有足够的人口量和土地面积,开始向外围扩张,农民的耕地被征用,这样的情况持续发展,现有的耕地面积就无法保障粮食的产量,导致粮食的缺失,物价的上涨,引起群众恐慌;另一方面,水资源能源的缺失已经非常严重,特别在北方农村,耕地干旱情况时常发生,制约了农村的生产经济发展。

1.2农民日常生活废弃污染物过多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带动了农村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上升,农民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国家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科学技术成果没有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运用,导致不可降解的包装、电池等各种各样的垃圾对生态环境不断的破坏。土壤、水资源被垃圾污染,农作物产量下降,无法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1.3化工企业的选址增加农村环境污染的概率

化工类企业为了减少建厂成本,降低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往往把厂址选建在周边农村地区。这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工污染物,其中固体污染物和废水污染物会减少土壤的有机物质,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甚至会导致耕地无法继续用于农业生产;一些合理性差、科学性差的农业生产操作同样会增加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在耕种过程中,一些农民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大肆使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农村土壤和水质的污染,长此下去,必将后患无穷。

2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2.1政府要加大宣传生态环保力度,开展相关教育

想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必须要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利用媒体加大宣传生态环保理念,通过报纸、电视广告、广播等方式,让农民知道环保就在身边,要从自身做起,在农民的头脑中形成环保的意识,然后对农民展开培训教育,使农民意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并存的,摒弃传统的农业种植观念,实现农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对其开展的培训一定要简单易懂,多开展实践教学,防止农民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的心理。同时,要在学校内部开展相关的生态环保教育课程,通过学习生态环保知识,让学生从小明确生态稳定的重要性。

2.2完善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制建设

现阶段,大部分化工类企业在建厂时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完善的过滤排放设施,等到政府检查时才安装这些过滤设备,已经对周围农业环境产生了危害;农民的环保意识不足,为了产量和农作物外观的美观大量使用杀毒剂和化肥等等,都加剧了生态环保的破坏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政府要制定生态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落实。一方面,要完善农村生育的制度,防止人口突然大量增长导致人均耕地的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环境保护计划并实施;政府相关环保部门要及时对下属的化工类企业进行临时检查和固定检查,检测企业排放物的数值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检测合格的企业可以优先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宣传;检测不合格的企业立刻关厂整治,并处以相应的罚款,屡次不改的企业将失去开厂的资格,同时也要让农民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监督企业运营是否符合政府的要求;政府也要不断的完善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标准,发挥其在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3增加农业生态环保建设的投入

政府要增加对各下属农村的生态环保建设资金,给与农民发展农业生态建设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这种政策扶持的手段,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建设农村生态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日常生活垃圾实行定点放置,并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限制农民使用农药量等等。一方面,让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享有收益,可以对治理后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提高企业建设生态农业的热情,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建设生态农业示范村,带动周围更多的农村参与到农业生态建设事业中。

2.4增加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农村特色项目

现阶段农民还没有意识到农业生态的重要性,在农业实际生产工作中,缺少相关技术和发展方向的指导,使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未来感到非常迷茫,导致外出打工人口过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增加农业相关科学技术的投入,建设农村绿色项目,使农民认识到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帮助。科学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量,还可以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针对各地农村的环境实际情况,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特色项目,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选择回乡进行农业生产工作,维护农民的家庭和谐,减少留守儿童量。

结论:综上所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既要加大農村生态理念的宣传,又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约束,增加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特色项目,推动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