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探讨

2018-10-08 11:04刘雪琴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发展

刘雪琴

【摘要】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的内外环境与先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同时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经济转型 中外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世界经济都进入了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在这次危机中我国发现了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经济转型升级,来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同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的深入发展。

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发展历程

对外贸易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手段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外贸易出口表现出“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特点。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而且我国很多行业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也越来越强,如全球70%的纺织品都来自中国。对外贸易分为进口和出口,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贸易方式,但由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效益不高,同时随着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异军突起,对我国传统的贸易加工出口产生致命的打击,而且我国还在一味的追求对外贸易的扩大出口,但很少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等方面,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而造成对外贸易的发展后劲明星不足。

我国的多外贸易经历了封闭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开发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结合戰略以及出口导向战略。自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呈告诉增长态势,并形成了出口导向战略,随着对外贸易的推进,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多形式的格局,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得到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具体历程如下:

首先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对外贸易管制和保护贸易政策,但当时的我国经济非常落后,并与世界的联系极少,此时的对外贸易是一种封闭内向性的发展模式,主要是进口代替战略,当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并为抗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保证。

其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改革开放到20世界80年代后期,我国对外贸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改革开放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一方面持续保持高的关税水平和外汇管制,保护本国经济市场;另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通过此次的对外贸易改革,增强了我国的工业实力,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再次是改革开放的中期,即1988年到20世纪,由于原来的进口替代的对外贸易,不利于国内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这也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发展,我国于80年代后期注重对外贸易的出口效益,并将进口与出口向结合,并鼓励我国沿海地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是一种有选择性的保护政策。

再次是从20世界开始至今,我国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我国利用出口导向将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出口,有利于我国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可以扩大我国的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国民的收入,出口导向还可以促使我国的外贸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通过竞争促使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最终实现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完善。

2经济转型中对外贸易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2.1我国对外发展模式急需调整

目前我国总共进行了三次对外贸易战略调整,虽然经过调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的不平衡,呈现“东快西慢”发展特点,我国东部以及沿海地区凭借地理和环境的优势,并在国家政策制度支持下其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而西部国家的对外贸易仍处于低位徘徊。二是我国三产比例差异较大,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展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较高,近年来第三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三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我国的科技、创新等投入少创效低。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外贸易应该与之适应的做出调整。

2.2对外发展方式由被动转向主动

随着金融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经济的市场在时刻发生着变化,我国需要面对在新的经济市场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并让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全球经济竞争加强,我国的对外贸易会与更多地国家发生贸易摩擦,而且激烈的国际竞争,也会导致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减少,就我国的国际贸易处于地段的制造业和加工业,缺乏中高端的贸易产品,所以我国急需通过经济转型来实现我国的对外贸易升级,与此同时,国际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国能应对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向着主动、均衡的方向发展,调整对外贸易模式

2.3对外贸易转需经济结构转变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但我国资源的利用、商品的等级、企业的层次等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对于出口的产品,我国多以低端的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缺乏高技术含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足,正是由于缺乏高科技含量等的出口产品,使得中高端的对外贸易我们国家不具备竞争力,同时我国企业自身内部的协调能力欠缺。基于以上原因,我国急需对经济结构进行转变调整,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国际竞争了,使我国向经济强国迈进。

3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进出口产品结构急需优化

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经过不断的贸易战略调整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就我国出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仍占有过高比重,对外贸易存在量大利薄的现象,而在对外贸易出口的商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是以价格优势作为竞争条件,当价格过低,可能造成利润减少。对于进口商品结构,我国对高科技密集型产品进口增加,这些商品价值始终处于高位,不利于我国贸易活动进一步的开展。

3.2外资企业占外贸主体比重过高。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主题主要是中外资企业,我国国资企业虽然在外贸中的比例所以提升,但规模仍然偏小,且对外贸易仍是进行加工,利润有限,我国的国内企业在国际经济市场处于低位。

3.3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比例有所下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诸多环节仍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出口的产品科技含量低,我国在国际分工处于低位,我国产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贸易结构不合理,都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3.4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相对集中

我國对外贸易伙伴相对集中,说明我国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过高,当与这些国家发展贸易摩擦时,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且高度依赖的外贸国家的经济变化,会导致我过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我国应积极创新发展,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4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作用,我国需要根据新的经济形势下,充分发展对外贸易新策略,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保持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均衡发展。我国要不段的扩大出口,通过出口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于货物贸易出口,应保持企业退税、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并对外货物进口,需要针对我国资源的缺口开展,并积极引进技术和经验。对于服务贸易来说,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外贸,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国民总值比重,并鼓励并大力发展新型服务领域,积极抢占经济市场份额,增强我国在新兴领域的竞争力,并实现服务业的国际化。

二是协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的地位,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式,并正确在新兴的服务贸易中抢占国家分工价值链条中的高位。同时还需要开展国内外需求的调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定要注重我国内外的需求,为使国内经济均衡发展,必须达到协调一致发展。

5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外贸易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来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增长,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应积极保证对外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均衡,并协调而这的发展,同时还应结合国内外需求,达到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经济发展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