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混凝土绿色发展之路服务于建筑业节能减排

2018-10-08 11:04龙丽芳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建筑业节能减排

龙丽芳

【摘要】为了深入探讨混凝土的绿色发展之路,更好地服务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业节能减排作出新贡献,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节能减排,近年来,低碳经济、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世界共识。为了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作为高能耗、低门槛、污染相对严重的预拌混凝土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混凝土作为建筑业第一大结构材料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混凝土 绿色发展 建筑业 节能减排

市场需求对混凝土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政策对混凝土产业的绿色发展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16年

2017年初,中央各相关部委出台了多项推动绿色发展的文件(其中与绿色建材及混凝土行业都有很大的关联性),政策引导力度和密度空前。绿色混凝土国内外发展状况及趋势、混凝土绿色生产集成技术、绿色混凝土相关产业发展及绿色混凝土与绿色建筑的关系等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发现。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是建造绿色家居的基础。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的混凝土绿色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一是尽量减少天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尽量使用废弃物。二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并注重环保且保持清洁生产。三是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包括安全健康性、实用性、耐久性、节能等方面。四是产品使用后利于循环回收利用。

一、绿色融合是支撑点

“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的导向非常清晰,加快混凝土的绿色发展就是要加强六个方面的融合,这样才能寻找到强硬的绿色支撑点。

1.与固体废弃物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相融合

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通过资源化的处置,将它们变成可以继续使用的绿色建材产品,使真正的建筑垃圾的排放量无限接近于零。而混凝土可通过骨料与掺和料两个环节来完全承接资源化产品,完成变废为宝的初衷。

2.与装配式建筑相融合

从2016年开始,我国装配式建筑就迎来了大力发展的政策风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7年3月23日,为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众所周知,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主体大都是用高性能的绿色混凝土所构建。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将实现绿色建材与混凝土的全新集成。

3.与海绵城市相融合

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建筑、可透水道路、水系、绿地1、一场等都可以成为城市的“海绵体”。绿色“海绵体”就是再生透水砖、再生护坡砖、再生空心砌块、保温砌块等混凝土制品;还有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最为1、一泛的再生景观透水砖,它也是以再生骨料、水泥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外加剂、颜料、加水搅拌后压制成型。

4.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相融合

住建部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纳入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将投351亿元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約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地下综合管廊的主体就是绿色混凝土制品与管道的集合。

5.与国家重点工程相融合

高铁、核电、超高超大层建筑等建设中都需优质的绿色混凝土。到2020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超过3万公里。高铁建设分为基建、铺轨、车辆、电气化配置、运营及维护五个阶段,基建包括桥梁隧道建设,所涉及主要产业有工程机械、水泥混凝土、建筑材料。

二、绿色发展主要方向

1.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组织结构:在国家对环境和生态保护、城市规划管理趋严的情况下,逐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成为必然趋势。以中国建材、中建西部建设为代表的全国性企业利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进行产业扩张;以上海建工为代表的地方性核心骨干企业对区域市场进行全面整合将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产品结构:实现包括超高层建筑用混凝土、彩色及装饰混凝土、高铁用混凝土、海工用混凝上等高性能混凝土的全面推1、一应用;普通预拌混凝土实现高性能化;基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是城市建筑废弃物的应用和预拌混凝土产品的增加以及实现从预拌化到预制化的转型等。

业态结构: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水泥混凝土核心竞字叻为支撑,与L下游产业如砂石骨料、外加剂、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工程建设形成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从单一搅拌站向全产业链延伸;从被动适应市场需求向引导和推动市场转变

2.加强绿色工厂和示范站点建设

绿色工厂建设是实现预拌混凝土产业绿色发展的核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为预拌混凝土绿色工厂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包括:工厂建设做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满足环保要求;总体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工厂应有专项实验室并具备监测噪声和生产性粉尘的能力;同时,不得向厂界以外直接排放生产废水和废弃混凝上等。

3.提升预拌混凝土工厂智能制造能力

在预拌混凝土行业加快建立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现代生产体系,加强智能化技术在生产过程的研究与应用示范,建立与产品订单、产品质量、物料消耗和排放相适应的原材料进场、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稳定优化运行的厂业互联网系统。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重点开发智能化工艺设计、系统仿真、人工智能操作与管理中的集成与应用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自动控制系统和装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结束语:应从建筑施工的初始环节保证绿色化。商品混凝土绿色化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和现代混凝土相关技术为手段,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进行控制,使商品混凝土企业厂区达到花园式厂站要求,把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最低,把噪音、粉尘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使产品达到废弃物零排放的环境标志产品要求。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建筑业节能减排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2018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8万亿元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