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2018-10-08 11:04张勇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必要性高职院校

张勇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数量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办学能不能占领人才高地与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和人才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抢占教育市场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产性实训 基地建设 必要性

1概述

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重要桥梁,强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氛围中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既能体现实训基地的教学性特点又具有生产性特点。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行、企多方协调合作的有力典范,能够有效调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方资源力量和积极性,实现校内建车间,课堂对接车间,递进式的能力培养,为企业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的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每年畢业大量的高职、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其中毕业的高职学生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0%左右。高职院校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为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呼喊缺少技能型人才的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在逐渐下降,我们就需要认真思考高职院校学生的出口,这也是解决高职院校人口问题的关键。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提高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盲目扩招,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投入不足,教育教学多为传统的理论教学和简单的实践教学,很难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良,学生技术技能掌握不到位,毕业时不知道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东西,学生就业竞争力自然就差。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必须要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关键。学生经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系统实训,提前进入职业环境,保证了“理论扎实、技能突出、素质全面”,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的有机结合,满足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单一局面,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技术技能岗位,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有利于把理论的学生和实践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缩短毕业生就业适应期,为实现零距离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2.2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经过多年建设和完善,已经具备一定软硬件教学条件,实训基地条件大为改善,但是仍存在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实验实训基地设备老旧、实验方法和技术过时等问题,这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应积极学习多方调研,建设真正能够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动态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时地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实验方法和技术,不断加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保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利用陈旧的设备和方法勉强开展相关实验实训,学生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把握不准,对行业的理解就不深刻甚至出现错误,这是高职院校不愿看到的。行业前沿的东西才是行业所需要的,陈旧被抛弃的职业院校也必须要抛弃,否则就很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大胆走出去,开放式办学,寻找校企合作的共同点,利用学校专业、人资等为企业发展服务,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接收并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因此,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现校企互利互惠、长期合作的纽带。

2.3实践教学生产化的需要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完成高职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生产化的重要平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就业技能的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市场,实行灵活的办学方针”,“实训基地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的实现教学任务,还应主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开展生产性服务”。实践教学生产化即可以寻求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模式,由高职学院提供场地、部分设备、师资,企业提供技术、部分设备、高级技师。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主动参与学生实验实训的指导,实现教学性的基本要求;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主动参与企业生产,提供人力支持,保障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又解决学生职业环境缺乏的问题。

2.4实训基地功能最大化的需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理实一体化的重要平台,是开展时间教学的重要载体,应具备如教学性、生产性、科学性、共享性、系统性、先进性等特点。完善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保障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训,学生可以按照真实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环境、方法中去,通过大量动手、动脑实践过程进行学习活动,以此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实训中接触真实的生产任务,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和实践反馈到理论的理实结合层次上来。同时生产性实现基地集实训教学、技术技能培训、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基地功能多样化和最大化,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结束语

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能够全方位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提升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和力能知识水平,对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并论述了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以此希望各高职院校能够从自身办学水平出发,审视自身实训教学办学条件,积极为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必要性高职院校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