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与实践
——以任教班级的岗位制班级制度文化为例

2018-10-09 02:32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值日班级制度

□文/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张 卫

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能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学习等多种习惯,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自主发展,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不可或缺。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能蕴育出优良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

一、指导思想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自此,“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如何把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落实到到具体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仍需要班主任及德育工作者广泛深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并加以灵活运用。

(一)以中国学生发展综合素养为本

中国学生发展综合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和具体实践。中国学生发展综合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二)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出了明确而细致的指引,特别具体明确提出中小学德育内容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三)以先进教育案例为范

研究并辩证借鉴中外优秀教育理念从中汲取精华。如:卢梭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郭思乐倡导的“生本教育”、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魏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等。还有近些年口碑好且实用的教育类书籍《卡尔威特的教育》《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第56个教室的奇迹》《正面管教》等。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俞国良先生指出:在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 。既然是管理,就需要确立基本理念,并建立相应的班级管理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自主管理、无为而治

本着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信任学生的宗旨,提出了“自主管理、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充分让他们展现才华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每名孩子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每个孩子都是集体的主人,既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也张扬了个性,增强了他们的上进心、集体荣誉感等。有条不紊的程序自然形成一个体系,每个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协调有序,积极高效。每学期进行一次轮岗和竞岗,确保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公平公正。大象无形,无为而为也是管理过程中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

制度文化最早源于企业的管理实践,在参考企业组织结构和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班的组织结构(见图1)。

(三)岗位职责

图1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之班级组织结构图

孩子们只有清晰了解各自的岗位职责(见表1),并经过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后才能上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长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只有人人把事做好,一个班级才能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四)核心制度

表1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之岗位职责表

职务 职责 人数 备注学习组长1、负责组织课中学习小组的交流、分工、汇报。学习助理1、协助学习组长作好学习小组的分工、交流汇报。1、每个学习小组为4—6人。2、推选1名学习组长,1—2名学习助理,1—2名生活助理。生活助理1、负责督促和检查学习小组组员的桌椅摆放、文具收纳、个人考核分数登记、家作登记等。值日组长1、负责当天下午放学后的教室清洁工作。1、每天的值日小组一般为4—5人;1名值日组长;3—4名值日助理。值日助理2、按照岗位分工做好当天下午放学后教室的清洁工作。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人数不限。每人负责一种作业。1、以语文学科为例,按照作业类别设置课代表人数,如抄写本、听写本、作文本、阳光学业、单张纸张等。

制度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反映班级主体活动的规则 。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既然是一个集体,那就需要制定一种规则来维持集体的和谐与发展。通过师生集思广益,我们班制定了每周“个人综合表现评价制度(表)”(见表2),针对学生的品行、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情况的综合表现进行记录评价。每周考核的基础分为零,既有加分项,也有违规扣分项,每周(5天)累计的总分就是该生当周的个人表现分数,该分数要登记在《学生成长记录本》上作为家校沟通的一项依据。个人考核的分数可以按照相应的标准兑换成至善币和星星卡,每周一中午可以凭借至善币和星星卡到学校大队部换取礼品。每周一的班会课上由正班长总结上周的个人综合表现情况,并为个人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奖,如孩子们制作的小礼品或老师精心挑选的礼物。连续三周个人考核为负分的同学需要进行个人反思或者进入三方(家长、老师、孩子)会谈室会谈。

表2 个人综合表现评价表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班级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刚性的硬制度,旨在约束、限制、规范、引领孩子们的各种习惯。当班级制度文化变为一种常态时,孩子们外在的行为才能内化为一种修养和品性,达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润物无声的效果。由此可见,建设合理、弹性、人性的班级制度文化必能蕴育出深层的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 ◇

猜你喜欢
值日班级制度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值日歌
小熊值日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小河马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