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伴我走人生

2018-10-09 07:38
侨园 2018年7期
关键词:长长楹联对联

散发着浓郁中国风情的对联,始于公元963年五代后蜀国君孟昶,他写下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随后对联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佳联妙对,精彩纷呈。有日本汉学家这样评价:“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东西是属于对句。”这里的对句,就是对偶句,对联自然也在其中。

小小对联,短则几字,多则千言,读之字字珠玑,朗朗上口,悟之博大精深,哲理深刻,成双成对的中国汉字,重新奇妙地排列组合后,便在朗读的那一瞬间,为我们豁然打开了一个别样的窗口,而我历来喜欢收集那些妙联佳对。

我上小学时,正好赶上“文革”大字报漫天飞舞的时代,哪有什么可取的对联?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邻家大哥去参军,一行人敲锣打鼓把对联贴到灰色的门框两侧时,“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瞬间就吸引了我。虽然按写法不够工整,也过于直白,但它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毕竟让我第一次认识和粗略了解了对联这种艺术形式。那时,因为许多传统文化都被打上了“四旧”印迹,所以在公开场合是看不到古诗词的,倒是通过课本学习了毛主席的诗词,让我从中欣赏到对偶句的形式工整与韵律优美。如律诗《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等。

我长大后,新春佳节贴对联的传统重新拂綠了大江南北。随着各地名胜古迹的重新修整开放,我亲眼目睹了各种楹联,并有意识收集对联,去旅游时,总忘不了把一副副好联吟在口中,记在本上。游九江琵琶亭读到佳联:“灯影重重,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我仿佛看到秋月之下,琵琶女半遮红颜,江州白司马泪湿青衫;到杭州西湖岳飞墓,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令我为民族英雄的悲壮人生而感叹,为卑鄙小人出卖灵魂的丑恶行径而愤然;登岳阳楼,看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更让我仰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情怀……

也许是故园情结吧,在我心中,觉得百读不厌的对联,还是家乡山海关孟姜女庙那副绝对了:“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是一幅典型的谐音联,采用了假借的手法,构思巧妙,切合景色。据说这幅对联,有不下十种的解读方式和念法。面对波涛奔涌的大海,面对辽阔绚烂的白云蓝天,听潮起潮落,看浮云涨消,怎不让人为它的美妙传神而竖指赞叹呢?

从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一副副楹联里,我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千年历史的沧桑,从许许多多名人撰写对联的故事中,我深深地理解了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爱与憎,什么是鸿鹄之志,什么是高远情操。蒲松龄在几次参加科考落榜的情况下自强不息,曾写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以自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一个百折不挠、发愤图强,被郭沫若高度评价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蒲松龄,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令我感动,令我赞叹!民国时期,年轻的郭沫若在家乡看到国民党当局强收所谓的粪便税时,怒涌心头,脱口吟出“自古未闻屎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的讽刺对联,忧国忧民愤慨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拍案叫绝。青年周恩来求学时曾经撰联自勉:“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短短十四个字,却让我看到了周恩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生追求。2017年3月,习近平在河南南阳内乡县考察时,在内乡县衙三堂门前,给市、县委书记们诵读了康熙给内乡县知县高以永撰写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要高得多。借用一副对联,总书记表达了对官员的期望,对民众的关爱。

一副对联可以行云流水,下笔千言,也可以短小精悍,浓缩几字。据考证,中国目前最长的对联是清代钟云舫题写在江津临江楼的对联,一共有1612字。璀璨瑰丽,对仗工稳,平仄严谨,在中国楹联史上有着“一览众山小”的地位。而最短的对联则是出现在“九·一八事变”后,为哀悼死难同胞,鼓舞国人斗志,有人写了一副只有两个字的对联,上联:死,下联:生(“生”字是倒着写的)。表达了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民族气节,短短两个字,却有这样深刻的寓意,也算是对联中的奇绝了。

猜你喜欢
长长楹联对联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巧出对联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路上的风景真可怕
楹联雅味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
晒趣联
神奇探长道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