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启示

2018-10-09 07:39郭晶

郭晶

摘 要:德国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从德国自己的民族实际出发研究经济学,强调经济研究的国度特殊性。同样,中国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也应强调国度特殊性,即研究主体的国度性和研究对象的国度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是中国民族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分,其国度特殊性体现在研究对象人的特殊性上。人的特殊性包括如民族所處地理环境、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属文化氛围等方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体特殊性,即民族性。在方法上,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借鉴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研究的方法,既要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又要采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自始至终,我们应坚持民族性这个特殊性来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学,任何脱离民族主体去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观点都是要受到质疑的。

关键词:历史学派;国度性;民族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8-0085-03

19世纪40年代,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产生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学派——历史学派。德国历史学派从国度特殊性的角度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认为国家与国家间没有共同的历史,也不存在共同的规律。历史必然会对现实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其发展结果都有其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要从历史发生过的事实去归纳、比较、综合、推理,在此过程中要采取多种研究方法,而其核心就是以国度特殊性的视角去研究问题,而国度特殊性是历史的反映,也必然影响历史的发展。

一、“历史的方法”强调国度特殊性

德国历史学派强调国别和历史,否认一般经济规律,突出德国的特殊历史条件,采用针对特殊国度经济状况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历史学派的“历史的方法”。我们之所以要突出历史学派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就在于我们是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中来研究具体经济问题的,而这种统一又是长期历史演化的结果。李斯特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学派的先驱,就在于他对历史的重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其特殊历史条件造就的,所以他称自己的体系为“国家经济学”。

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罗雪尔运用和扩展了“历史的方法”,他认为哲学和数学方法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辅助方法,不能解决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主体问题,而观察和类比是“历史的方法”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在《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中,他认为经济发展是独特的,不可能有脱离主体而普遍适用的规律,仅存在共同的经济形式。

新历史学派的“历史的方法”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延续,在方法上,承继了历史学派的“历史主义方法”,即强调了不同国家的特殊性。新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的主要代表就是施穆勒的“历史归纳法”。他认为,所谓归纳就是从个别的论断里找出根本的法则,而个别的论断主要是靠观察和经验得出,他不承认一般的经济规律,而强调对历史的归纳。他认为,历史的过程是现实过程的前提,要对现实经济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得出合理的认识,就必须对历史的过程进行研究,从研究历史的已知现象得出的结论推断现实。无论是旧历史学派,还是新历史学派,都一致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和“历史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特殊性就是国度的特殊性。

二、国度特殊性与中国民族经济研究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历史的某一阶段,在某一特定国家,对国度性研究将是必然选择。通过对若干国家在特定社会形态、历史阶段的国度特殊性、经济矛盾的研究,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一般性经济规律。

中国民族经济研究具有国度性,其国度特殊性体现在主体的特殊性、地域的特殊性、文化的特殊性、经济差异性等方面。在研究各国民族经济学时,李斯特将他自己的体系称为“国家经济学”,施正一也曾写过《中华民族经济学》一书。在中国国度特殊性前提下,主体的特殊性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主体的特殊性体现在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民族演变历史的复杂性中。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运用人类考古学的方法对此做了详细论述。

如果说国度特殊性体现在主体的特殊性、地域的特殊性、文化的特殊性、经济特殊性等方面,那么其根本就在于主体的特殊性上。从国家间关系层面看,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如德意志民族、大和民族、中华民族等,德国历史学派代表着德意志民族的利益,研究德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国家内部关系层面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是中国民族经济研究的一部分,其特殊性也体现在主体的特殊性上。

主体的特殊性就是人的特殊性。人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人的因素应该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点研究。而且对于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来说,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对待,而是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探讨,也包括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对于民族经济研究来说,人的因素同其他经济因素相比地位尤为突出,而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来说,人的因素及其矛盾更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

三、国度特殊性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启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对象的主体特殊性

在中国民族经济研究中,国度特殊性既体现在研究主体的国度性方面,又体现在研究对象的国度性方面。中国民族经济学的主体,从国度性上说,是中国存在的各个民族的人,统称为中华民族。民族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主体的劳动者,并且是具有自主意识的劳动者。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是中国民族经济研究的一部分,它的国度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上。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这一官方界定是否合理不需要争论,因为它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否定它或重新界定它都会造成不必要混乱。从研究对象主体来说,55个少数民族分属于不同语系,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的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与自己语言相一致的成熟而独立的文字,这种语言文字上的复杂性要求研究者通晓各民族语言。民族构成的复杂性导致中国特有国度历史的民族主体演化发展进程的特殊性。

从主体的地域性来说,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气候条件、自然条件、民族特性都是不同的,这导致其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随着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同一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同一区域生活着不同的民族,对于有关民族的数据统计越来越难。所以对于民族经济的研究,一种是与区域经济重合的,一种是与民族学、人类学重合的;所采用的方法,一种是偏向数理统计的实证分析,一种是偏向田野调查的实证分析。这种地理与自然分布的复杂性体现了中国特有国情下的数据统计标准的特殊性。

此外,中国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就使得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需要我们区别对待。所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特殊性体现在各民族的特殊性上,从民族视角去研究经济问题是解决现阶段民族聚居地区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路线。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我们必须考虑民族因素,并把它作为主要因素,但要上升到学科理论角度上,我们必须运用系统抽象法,剥离出少数民族经济的共性及其特殊性,建立范畴体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论证。

四、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启示

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是站在本民族角度研究问题。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过程中,由于强调主体特殊性的研究,所以一定要界定清楚“我者”和“他者”的界限。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应站在民族主体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问题,而不是“他者”的主观臆断,这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尤为重要。同时在方法上,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强调“我者”的主体性,制定政策措施都应以“我者”为着眼点、为对象,而不是“他者”的主观意见,或者是运用一般性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民族的特殊问题。

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强调根据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问题,历史的过程是现实过程的前提。要对现实经济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得出合理的认识,就必须对历史的过程进行研究,用研究历史的已知现象得出的结论来推断现实。中国少数民族处在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之中,对其经济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个历史阶段,而要研究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所以强调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归纳、推理。

历史学派“历史的方法”是对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所采用方法的继承与发展。旧历史学派采用的“历史分析法”和“历史生理法”更注重对现象的描述,而新历史学派采用的“历史归纳法”和“历史统计方法”是在掌握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强调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过程中,既要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也要注重对现象的描述,同时采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法等。因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在方法上不仅要采用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要借鉴交叉學科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史大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4〕张红梅.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兼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民族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

〔5〕李小平.国家民族经济政策的波尾效应对边疆多民族地区发展影响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6〕马占彪.抓住西部开发机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

〔7〕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

〔8〕马兴胜,陈之敏.西部民族经济的发展与“本土文化”的关联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8,(0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