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忠烈文化及其传播方式创新探究

2018-10-09 07:39杨觅密唐少莲
关键词:南岳传播方式

杨觅密 唐少莲

摘 要:南岳忠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民族团结、勇于牺牲等丰富内涵。但长期以来,南岳忠烈文化的传播却存在传播方式陈旧、特色挖掘不够以及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弘扬南岳忠烈文化,可创新性采用体验式、互联网+、学术式、产品化和教育性传播等方式。

关键词:南岳;忠烈文化;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112;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8-0114-03

南岳忠烈祠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建766所忠烈祠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者[1](16)。南岳忠烈文化以南岳忠烈祠为主要载体,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为初衷,以救亡图存、团结御侮、勇赴国难等为精神内核,以不忘历史、缅怀先烈、民族团结、和平统一等为时代内涵。挖掘、传承和弘扬南岳忠烈文化,既为当今社会培育国民的国家民族认同感提供了优秀的范本,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一、南岳忠烈文化的历史、内涵及特质

南岳忠烈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忠烈文化既昭彰着英烈们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无畏品质,也代表着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既用无私无畏、团结一心的崇高精神感召时人,也用胸怀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怀泽被后世。传承和弘扬南岳忠烈文化,需要厘清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南岳忠烈文化的历史

忠烈祠始建于1938年武汉和广州相继失守后,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原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为抗日战阵亡将士而建的大型烈士陵园,其样式模仿的是南京中山陵园,主要由纪念碑、纪念堂、安亭战役纪念亭、享堂、墓园及众多抗日戰士碑文等组成。南岳忠烈文化以“忠烈祠”为核心,南岳忠烈祠由祠宇和墓葬区两大部分组成。祠宇为宫殿式建筑,共五进,第一进为牌坊——镌“南岳忠烈祠”五字,薛岳书;第二进为“七七”纪念碑——碑文要义为“全民奋起,勿忘国耻,武力御侮”;第三进为纪念堂——陈列有《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南岳与抗战》;纪念堂外为两道平行纵列石级,共276级,中间草坪用大理石片镶嵌“民族忠烈千古”六个大字;第四进为安亭战役纪念亭;第五进为亭上方享堂,正中堂额“忠烈祠”为蒋介石亲书。祠宇周围为公墓。

南岳忠烈祠为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中华民族阵亡将士的总神位也设立于此。1996年,南岳忠烈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中宣部设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湖南省民政厅对原国民革命军37军60师在湘北抗战中2128名阵亡将士的集体公墓进行全面修复。2013年,正值南岳忠烈祠落成70周年之际,仁安羌大捷的202位阵亡将士总灵位从缅甸迎回祖国,并安放于忠烈祠,忠烈英魂落叶归根。2016年12月,南岳忠烈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南岳忠烈文化以“忠烈祠”为核心,辐射式影响着南岳及其八方游客,潜移默化地传播爱国主义正能量。南岳忠烈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有利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大众化、生活化、具体化,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利于提升我国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自信心。

(二)南岳忠烈文化的基本内涵

南岳忠烈文化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抗日烽火,以南岳忠烈祠及其配套纪念建筑为载体,影响波及海内外。南岳忠烈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一是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至今仍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共御外敌,谱写了一段壮烈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救亡的历史。在今天看来,这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二是蕴藏着齐心协力、共御外辱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党派众多,但以国民党和共产党为最有代表性的政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放下成见,选择了党派合作的正确道路。在国共两党的努力下,全国各民族也精诚团结,凸显了同生死、共进退的民族精神。南岳忠烈祠中“七七”纪念碑的五颗炮弹代表着中国汉、满、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三是奋勇抗争,勇于牺牲。从某种意义上讲,南岳忠烈祠是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在那段特殊的烽火岁月,无数抗日英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民族的存亡,不惜牺牲一切,这是南岳忠烈文化的核心。抗战胜利60周年衡山忠烈祠公祭大典祭文就对南岳忠烈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意义进行了精准阐述:“惟我忠烈,民族精英。往事历历,可佩可钦。时逢艰辛,敌寇入侵。芦沟喋血,寰宇震惊。国共合作,万众一心。驰骋疆场,全民皆兵。浴血奋战,义愤填膺。舍生取义,保国安宁。狼烟尽扫,日月重明。一腔热血,化为辰星。巍巍衡岳,毓秀钟灵。卜葬名山,英烈长眠。忠魂永驻,万古长青。”[2](24)

(三)南岳忠烈文化的特质

一是南岳忠烈文化具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双重特质。南岳忠烈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忠烈祠等物质形式的景观,但忠烈祠的背后却记载着那段“永不忘却的记忆”,具有激励国人树立抵御侵略、勇于牺牲大无畏精神的特质。尤其是南岳忠烈祠的第二进为广场正中稍后“七七”纪念碑,五颗石质巨型炮弹直指蓝天,碑座正前方和东西侧分别用汉白玉嵌有“七七”二字,寓勿忘国耻,全民奋起“武力御侮”之意。忠烈文化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变得更加醇厚,也加固了南岳忠烈文化的根基。二是历史文化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南岳忠烈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从本质上讲,是团结奋进、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三是“忠”文化与“烈”文化的交相辉映。国民政府颁布的《开展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坊碑办法大纲》中,对得以入祀忠烈祠的条件做了明文限定:“一、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者。二、杀敌致果建立殊勋者。三、守土尽力忠勇特著者。四、临难不屈或临阵负伤不治者。五、其他抗敌行为足资矜式者。”[3](90)“忠”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忠诚, “烈”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勇于牺牲。南岳忠烈文化“忠”的是国家,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二、南岳忠烈文化传播现状及问题

南岳地方政府很重视对包括南岳忠烈文化在内的南岳本土文化的弘扬,但不可否认,南岳忠烈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依然存在着传播途径单一、特色挖掘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一)传播方式陈旧、单一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这种新媒体丰富着传播内容与形式。但是南岳忠烈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仍旧依赖游客的口口相传,在学校的宣传力度也不大。在网络媒体上的传播方式多为纪录片或者新闻短片等,形式不够新颖,缺少创意,趣味性也不足。

(二)传播内容缺乏特色,缺乏品牌意识

南岳本土文化资源多种多样,诸如宗教文化、寿文化、和文化、民俗文化、书院文化、雕刻艺术、建筑文化等。南岳忠烈文化的传播却鲜见特色,品牌意识不强,一直都是以一种单一的方式传播——游客参观、讲解员讲解。当地政府对南岳忠烈文化的独特内涵认识不够,对忠烈文化的独到价值挖掘不够,对忠烈文化的独有特色重视不够。

(三)传播效果不突出,资源利用率不高

网上问卷调查显示,省内外到南岳旅游的游客未去过南岳忠烈祠的占比竟然高达58.02%,对南岳忠烈文化不了解的也高达39.51%。显而易见,游客对忠烈祠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偏低,近四成的人对南岳忠烈文化不甚了解。这些信息说明南岳忠烈文化的传播效果不彰,忠烈文化的相关资源利用率不高。

三、南岳忠烈文化传播方式的拓展与创新

文化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作用亦各有不同。根据南岳忠烈文化的传播现状,结合南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是旅游业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对南岳忠烈文化的传播可以采取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并重的方式。

(一)体验式传播

“体验”强调的是自身的感受,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使人感受深刻。随着新媒体发展,体验式传播不再局限于现场参观游览,可以采用更新颖的体验方式,比如利用现代声光电和VR技術,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南岳忠烈文化,以激发游客内心的渴望,使游览者切身体会忠烈文化的精神实质。

(二)“互联网+”传播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新媒体也在不断地发展。南岳忠烈文化要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方式进行传播。比如无线互联网、物联网等媒介及“微传播”的平台,借助数字图书馆等链接发布相关信息,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的文字、语音、视频功能等,使受众了解南岳忠烈文化,使他们通过视、听、触等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南岳忠烈文化。

(三)学术传播

从调研结果来看,南岳忠烈祠的旺季集中在清明节前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界人士热爱且通晓南岳忠烈文化,这是一个特殊优势。地方政府可与有关高校进行合作,利用专家的学术优势,开展有区域影响力的学术推广活动,如举行公益讲座,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性传播是专业性较高的方式,表面上是“少数人”的事情,但会产生“明星效应”。有品牌力的学术活动更是文化大餐,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创新文化产品

从南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文化产品的开发推动了南岳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但具有高价值的创新文化产品不足,特别是可以反映忠烈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占比甚少,这不利于打造“南岳忠烈文化”品牌。文化产品创新虽然不是易事,但一旦推出,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文化产品创新需要创新生产管理、经营机制,需要人才市场的支持,需要深入研究和发掘忠烈文化的精髓,需要借助绘画、舞蹈、戏剧、雕塑、电视、电影等艺术形式。

(五)教育传播

首先,当地政府要大力宣传南岳忠烈文化,把它纳入当地行为规范之中,成为约束、教育人民群众的好素材。第二,要拍摄主题影视宣传片,以提高忠烈文化的普及率和吸引力,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专题历史片作为一种影视剧,不应当只注重娱乐性,更应发挥反映生活、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功能。第三,相关研究人士要利用其专业知识根据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编写南岳忠烈文化读本,使学生从小就接受忠烈文化熏陶。

参考文献:

〔1〕王余辉.南岳忠烈祠史实考[J].文史博览,2016,(12).

〔2〕谭辉程.山:青山有忠骨 本刊记者探访南岳衡山忠烈祠[J].国际展望,2007,(13).

〔3〕姜良芹,朱继光.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忠烈祠功能之嬗变[J].抗日战争研究,2011,(01).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南岳传播方式
传承南岳游干班红色基因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南岳篇章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南岳寿文化的现代养生价值研究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南岳禅茶文化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河山纪行·衡山篇
现代木刻与中国艺术传播方式的革新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