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调查

2018-10-09 07:41刘燕燕杨琛琛
科技视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

刘燕燕 杨琛琛

【摘 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途径,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对开展此类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立学院大学生;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9-0139-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9.061

A Research o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Lish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U Yan-yan YANG Chen-che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Lishan college, Qingzhou Shandong,262500, China)

【Abstract】Intensifing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 cultur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ocialist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s meaningful to know the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 culture.

【Key word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tudents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Cognition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对中国梦的实现意义重大。

1 研究背景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自2013年秋季学期起,成立国学研究院,将国学设为全校必修课,大力引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同时开展了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但根据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效果均不够理想。本课题以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大学生为研究个案,主要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认知状况,包括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认知及态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机、大学生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等。对独立学院层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参考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2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献资料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较多,本文借鉴李申申[2]等在《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中的定义。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经过了实践检验、时间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并能传之久远的文化。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统计分析法,主要考察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认知情况、个人偏好、大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本次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7月, 共对大一学生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63份,问卷回收率为92.6%,其中理科生237人、文科生226人,理科生:文科生的比例为1.05:1。

4 结果与分析

4.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

4.1.1 综合认知程度较高

调查问卷设置的问题为“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综合认知程度如何?”选项设置为“非常高、比较高、一般高、比较低、很低”。调查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會上的综合认知程度较高,其中29.60%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高,40.36%的大学生认为比较高,20.89%的大学生认为一般高,5.76%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低,只有3.39%的学生认为很低。

4.1.2 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较高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35.70%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非常高,42.51%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比较高,只有6.39%的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很低。

4.1.3 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很高

结果显示,61.09%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9.18%的认为比较有必要,1.10%的大学生认为可能有必要,只有0.64%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4.1.4 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结果显示,72.7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27.21%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将会转变或衰微。

4.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4.2.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体的了解程度较高

结果显示,46.6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较高,12.3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较低,41.00%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

4.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参照于丹等[3]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设置,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一下选项

A儒家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仁爱”思想

B道家文化中“淡泊名利、自然和谐”等思想

C禅宗文化中“因果报应、行善”等思想

D古典文学

E古典艺术(音乐、绘画、戏曲、书法等)

F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等)

G传统节日和民俗(春节、端午节等)

H传统礼仪文化(婚丧嫁娶等)

I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传统生活方式(酒、茶、风水、花鸟等)

调查显示,除去“传统礼仪文化”、“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传统生活方式”两项不到五成学生选择外,其他各项都有五成以上选择,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其中儒家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仁爱”思想一项有82.96%的学生选择;道家文化中“淡泊名利、自然和谐”等思想有71.71%的学生选择,古典艺术和古典文学有六成以上的学生选择。

4.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机统一

结果显示,84.89%的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某些方面有机统一。

4.3 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照于丹等[3]对传统文化内容选项的设置,具体设置为:

A哲学类书籍(《论语》《老子》等)

B文学作品(唐诗、宋词、神话、小说、散文等)

C中医类书籍(《皇帝内经》等)

D古代教育类书籍(《三字经》《弟子规》等)

E历史类书籍(《史记》《左传》等)

F生活类书籍(《风水》《算卦》等)

G中国书法

H传统音乐及民乐(古筝、二胡、琵琶等)

I传统美术作品(国画、剪纸等)

J传统戏曲(京剧、昆曲、川剧等)

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集中在文学作品上,其次是历史类书籍。其他方面分布比较均匀,对生活类书籍和传统戏曲兴趣较低。

4.4 传统文化对个体生活的作用

参照于丹[3]等对传统文化对个体作用的选项设置,具体设置选项如下:

A与长辈的关系B个人修养C子女教育D与朋友同事的人际交往E事业及学业F婚姻关系G养生保健等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其次是与长辈的关系、与朋友同事的人际交往和子女教育方面。

4.5 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参照于丹[3]等对传统文化接触途径的选项设置,具体设置选项如下

A广播电视B书籍C学校教育D报纸杂志E文化馆、博物馆等F网络G亲朋熟人告知

结果显示,学生获取有求传统文化的途径非常多元化,书籍和学校教育是主要途径,广播电视和文化馆、博物館也是重要途径。

5 结论

从整体情况看,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体认同较高,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比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学习的必要性很高,与全球化并行不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较高,认为儒道文化是主要内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某些方面有机统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功能认知主要集中在“修身”方面即提高个人修养。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比较多元主要是书籍和学校教育,而亲朋熟人告知占比较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

[2]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92页.

[3]于丹等:《我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调查》,现代传播,2012(9):5-13.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