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发展主客观辩证统一思想

2018-10-09 10:49孙留平
现代交际 2018年15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

孙留平

摘要: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性问题。立足于实践,马克思从主、客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动力。他指出,历史发展既遵循客观规律,又由人积极推动,既有其客观条件,又有人的自觉参与,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代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厘清马克思历史发展主客观辩证统一思想,以期深度挖掘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历史发展 矛盾运动 自觉活动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5-0208-02

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是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他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以第二国际理论家为代表的一派强调马克思著作中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因素,片面地把经济发展看作决定一切的东西,忽视思想、政治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能动反作用,提出“经济决定论”。以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为代表的另一派重视马克思著作中主观性因素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客观的经济发展只是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可能性和客观条件,而这种改造归根结底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事业。其实,这两种观点只抓住了马克思特定语境中的个别论断,是对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思想作出的片面解读。事实上,马克思在考察历史发展的动力时,既强调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約作用,又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们继承旧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创造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并且这种继承与创造有着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

马克思指出,每一代人都不能选择自己活动的条件。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是人类生产满足吃、喝、住、穿等需要的生活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物质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生产:人向自然界获取资源构成自然关系的生产,表现为生产力。“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1]p147与自然关系的生产相联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无论是自然关系的生产还是社会关系的生产,开始生产的时候,“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2]p172这些要素构成人们活动的前提和手段,决定着人们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水平、范围和方式。

马克思认为,人们继承前一代人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条件。人们从前人那里获得生产力,但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世世代代的人们决不会放弃创造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状况。同时,人们也会从前人那里继承生产关系,但他们并不会永远坚持旧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就成为一种必然性。生产关系的变革一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会引起政治、观念、上层建筑等其他社会状况的变化。

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事实的机械堆积,它有着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反过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具体到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4]p184大机器、多数人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所有制必须是公有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却是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它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必然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归根结底,不消灭私有制,不建立由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的所有制关系,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历史发展停滞不前。和过去所有的运动不同,共产主义革命要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使之由一种对人来说是异己的力量,变为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支配的力量。

二、历史发展是人自觉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历史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历史进步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并不是完全自然的,它由人的努力积极推动,表现为历史的客观前提条件是由人自己创造的。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人的实践活动推动历史发展。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首先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动物也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那么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在哪里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到:“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5]p147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立足于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积极参与历史。

马克思指出,历史发展是人自觉活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历史的客观前提条件是由人自己创造的。历史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会遇到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一方面,人们会在客观条件下继续前人所进行的生产、生活活动。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被动地适应,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能够进行新的创造,从而改变旧的物质生活条件。这种改变了的、新的物质生活条件又构成后代生产、生活的前提。因此,历史的客观前提条件是人自己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即人的实践活动的物化或对象化。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创造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造,从而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是人自觉活动的结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就表现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系列过程。

总而言之,历史的发展既不是纯客观、不依赖人的活动的,也不是纯主观、不受客观因素制约的,而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过程。二者辩证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当中。一方面,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忽视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而且正是在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中,历史表现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作用。因此,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人的实践活动,人是受动的人。另一方面,历史发展、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客观规律,但是并不排斥人的自觉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恰恰就表现在:人不仅能够认识、利用客观条件及其规律,而且能够改变规律发展作用的性质和方向,改造旧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人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客观因素的自发性,人又是能动的人。所以,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客观规律,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p172-173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改造客观因素的过程,也就是客观因素作用于人的过程,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历史发展。

三、馬克思历史发展主客观辩证统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社会历史既是基于社会客观规律的演化过程,又是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觉创造过程。马克思历史发展主客观辩证统一思想既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不忽视客观因素的制约作用,要求我们既要强化人的历史主体性,又要重视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因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们的实践活动以不同方式、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状况。正是人们对过去历史的不断追溯与反省,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改造与设计,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不断规划与选择,构成了历史演进的过程,引导着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地以历史主体的方式认识、改造世界,从而推进历史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人创造历史,然而并不能随心所欲。人们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他们的自觉活动离不开社会现有物质条件,一定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必然性规律。所以,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必须以尊重历史的客观要素为前提。当然,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客观规律性,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人在历史上的主体作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找不到任何懒惰和碌碌无为的人的痕迹。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而且只能由人自己创造。当客观条件、客观规律为人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提供某种客观可能性时,这种可能性还必须由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所以,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分析客观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又要在恰当时机积极推进历史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人的自由、平等的实现提供了现实途径,大大强化了人的主体意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从根本上突破一切束缚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先进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发挥能动性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人们的自觉活动依然会受客观物质条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个人自由的实现依然不可能超越这些条件和规律。马克思历史发展主客观辩证统一思想要求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在承认人的自由、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同时,牢记这种能动性的发挥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所以,只有超越当前的物质条件,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自觉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熟练地、自觉地加以运用,使之服务于自己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才会早日建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2][3][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
蒙古族传统正骨术发展历史概述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我国性别平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考察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浅谈宋代宫廷乐与民间音乐的联系
乡土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论人民政协制度的历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