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困难及对策分析

2018-10-09 11:29王权张时空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蒙古族考研

王权 张时空

【摘要】“考研热”成为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表现出来的一种重要现象,而蒙古族大学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群体,他们的考研情况既有和其他民族大学生一致的共性,同样也有因为民族因素而造成的差异,比如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等民族照顾政策的影响,蒙古族大学生能够相对来说有一定优势,但是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蒙古族大学生的考研过程中同样面临很多困难。本文是作者通过五年的考研行业工作经验,以访谈的形式收集整理了五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通过国家、学校、学生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更好的保证蒙古族大学生能够获得更高更好的培养,为自治区为国家的全面小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考研 蒙古族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一、引言

在本科教育越来越普及化的今天,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也日趋上升,本科教育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部分行业对学历的要求,同时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把考研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在这种主客观的作用下,“考研热”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教育话题。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对内蒙古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很多在区外读研的内蒙古籍研究生毕业后并不会回到家乡,而是会留到研究生学校所在城市或者去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这样自治区的高学历人才匮乏的情况还是不能得到改变。而蒙古族大学生在民族和地域情节的影响下,他们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或者回到区内的可能性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蒙古族大学生的考研情况,分析他们的考研原因,了解他们考研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政策和学校方面的问题,然后提供一些改善考研状况的建议就对蒙古族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乃至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学校在校生共两万多人,其中蒙古语授课本专科学生5000多人。①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自治区民族教育领域拥有重要地位,其超过25%的蒙古族在校人数也为研究蒙古族考研情况提供了人员基数,保证了研究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意义。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现状

(一)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率分析

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大学生的交流访谈中,我们询问了大学生所在班级的考研人数,根据统计,内蒙古师范大学每年考研率约为30%,而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率约为20%,从数据上看,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率要低于整体考研率,具体到学院,考研率差距也非常大,如法政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等学院考研率很高,个别专业达到50%以上,但是如旅游学院、餐饮管理学院等学院考研率较低,个别专业甚至低于10%。而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率同样符合这一特点,这主要受专业的就业预期及就业方向所影响,就业状况相对较好的专业考研率相对较低,就业方向对学历要求较高的专业考研率相对较高。此外,本专业的考研难度也对考研率有直接影响,难度越高考研率越低。

(二)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特殊政策分析

国家为了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提出了很多民族照顾政策,针对研究生考试较为重要的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这是一项由教育部、发改委、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报考就读该计划的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回原籍省份服务满规定年限。研究生就读期间由财政部提供全额奖学金及一定比例的生活补贴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②该政策的具体执行各省教育厅的具体政策略有不同,内蒙古自治区规定应届生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其民族成分必须是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之一。所以蒙古族可以通過此项民族照顾政策以相对较低的分数(历年少数民族照顾国家线总分线为245分,政治英语单科线为30分,不限定专业,这个分数线比正常国家线要低很多),进入比较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均有该项政策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名额。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蒙古族大学生可以按照教育厅每年10月份发布的公告先进行网上资格审核,通过后进行报考。③

因为区内没有具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计划招生资格的院校,所以报考区内高校的蒙古族大学生不能享受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但是区内高校也还有对少数民族考生(主要是上述五个少数民族)的不同照顾政策,如内蒙古大学在复试时对蒙古族大学生有一定的复试成绩加分,④内蒙古师范大学对蒙古族大学生划定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相同的国家线。⑤这些政策保证了报考区内学校的蒙古族大学生依然能够享有民族政策照顾。

(三)蒙古族大学生考研报考学校现状

根据访谈结果,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族大学生报考区内高校尤其是报考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比例远高于其他高校,主要原因是部分蒙古族大学生考虑到将报考风险降到最低,报考本校既有在复习过程中的本校优势,如在专业课复习上可以更容易获得老师和研究生师哥师姐的指导,可以更容易获得专业课复习资料,又有民族政策照顾优势,所以报考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蒙古族大学生最终录取率也远高于其他高校。除内蒙古师范大学外,部分大学生还选择内蒙古大学为目标,一方面内蒙古大学同样有民族照顾政策另一方面内蒙古大学是自治区唯一一所211学校,对报考学校稍有要求的大学生会首选内蒙古大学;报考区外学校的蒙古族大学生选择因素较为复杂,首先由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有着鲜明的师范院校特色,所以蒙古族大学生在考研时选择报考师范类院校的比例也高于其他性质的高校,尤其是报考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的比例较高。其次,部分大学生为了能够去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学习,会选择报考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高校作为目标,这一点蒙古族大学生和所有考研的大学生有共性。再次,出于民族因素,部分大学生还会选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学校,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等。从报考学校的层次看,蒙古族大学生报考名校的比例远低于汉族大学生,这也是蒙古族大学生从心理上更希望报考风险小一点的结果,总之虽然蒙古族大学生选择报考学校的因素因人而异,但是整体来讲受到师范类院校、民族政策照顾、报考难度等因素的影响,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蒙古族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民族照顾政策方面有待完善

1.政策的弊端较为显著。首先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具体政策每年发布的时间比较晚,一般内蒙古发布时间为每年的10月10日左右,但是每年9月下旬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就已经开始进行预报名,10月上旬也已经开始正式报名,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大学生不得不等到当年政策公布后才能进行报名,从表面看只是报名早晚的问题看似影响不大,但是由于近年考研人数激增,每个报考点考位有限,报名晚的大学生会出现不能在当地就近报名考试的情况,会给后期造成一系列麻烦,2017考研过程中呼和浩特市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由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公布时才会具体公布当年各学校的名额分配,如果学生在报考时恰好遇到一直准备报考的学校不招生或者招生人数减少,临时需要更换学校,这对她整体的复习会有很大影响;另一个较大的限制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规定考生若未能考取一志愿学校而需要调剂的话只能调剂同样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政策的学校(区内高校虽然能够有民族照顾政策,但是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不同,所以也不能调剂),且该校人数民族骨干计划名额需没有招满,这样由于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学校本身相对较少,再加上专业的限制,造成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极难调剂成功,这样一定程度上切断了这类考生的“后路”,许多蒙古族大学生为此不得不放弃报考这一计划。

2.政策的宣传有待提高。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比例的蒙古族大学生只知道有民族照顾政策,但是具体政策是什么,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区内的民族照顾政策有什么区别,报考时如何填报才能享受到这一政策,诸如此类的有关事项极少有大学生能够说清楚,而政策的不了解会直接造成蒙古族大学生报考的盲目性,究其原因,既有国家层面的宣传不到位也有学校层面的政策不清晰,研究生考试和高考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研究生考试有更大的自主性,这样学校在研究生考试中的行为更少,而学生获取这方面的信息途径又匮乏,这样政策就很难精准的被蒙古族大学生所了解。

3.政策的具体执行方案有待明确。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自2006年首届招生,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在政策的实施上已经越来越规范,但是由于其政策的特殊性,再加上研招单位有相当的自主权,所以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上仍然有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学校并未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按照什么办法进入复试,如果有加权公式又是怎么样的,只是每年直接公布复试名单,这样很多蒙古族大学生不能对考试的难度做出清晰判断,进而影响院校的报考。而区内高校虽然有民族照顾政策,但是也没有明确的政策文件出台,考生只能通过往年的录取名单,对成绩进行分析,然后猜测。这样的政策情况下,每年的具体录取情况都有变化,尤其是2017考研的一个最新特点是调剂压力特别大,而内蒙古由于每年是接受调剂生的大省,区内高校在认为调剂生的生源质量有时候更好这样的诱因下,对蒙古族大学生的政策照顾也越来越不明确。这些问题都增加了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的不确定性。

(二)学校层面的指导缺失

由于教育部在2015年发布的《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招生单位不得举办或参与考研招生辅导活动,许多高校为避免出现问题,即使原有学校内部有考研相关指导课程的也纷纷取消了,同样的也很少为学生举办公益性的考研讲座。这样一来蒙古族大学生无法从学校获取准确的政策和报考咨询,学生只能转而向社会培训机构求助,而培训机构一方面收费较高,另一方面也参差不齐,无法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另外一个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所有考研大学生较为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为新建校区,很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尤其缺少自习室。考研复习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有安靜的氛围,为此很多高校专门为考研学子设置了考研自习室甚至通宵自习室,但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楼及图书馆均在10点半左右关闭,宿舍也在11点断电,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最适合学习的图书馆由于二楼设置了报告厅,几乎每星期都有各学生组织举办各种晚会活动,尤其在每年11月份几乎每天都有大型晚会,这样,学校学习的场所被严重影响,学生们复习的客观环境无法得到保证。

(三)蒙古族大学生个人方面的不足

1.外语公共课基础较差。研究生考试中进入复试的分数线即国家线,分为单科和总分线,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尽管专业课的比重最大,但是无论是前期准备还是最终考上与否,外语都是在是否能够考上的因素中占的比重相当大的科目,这主要是由于相当比例的考生外语的基础太差,尤其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来说,英语水平整体偏低,尽管有一部分比例的蒙古族大学生选择相对简单的日语考试,但是由于日语学习者大都从大学开始学习,学校的日语公共课与考研日语侧重点不同,加上本校缺少正规系统的日语培训机构,所以外语成为蒙古族大学生考研的首只拦路虎。

2.思想政治公共课理解偏差。政治课复习对于考研学子而言整体较为简单,但是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来说,由于存在语言方面的差异,所以对某些理论来说理解较为困难。虽然政策规定少数民族有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答卷的权利,但实际中报考区外的蒙古族考生多只能使用汉语答卷,这样在语言上首先存在一定问题,即使是考取内蒙古区内的考生,又由于辅导书籍均为汉语教材,考生自身无法将专业术语翻译为蒙古语,语言优势亦无法彻底发挥出来。

3.专业课复习困难多。研究生考试中分值比重最大的就是专业课,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少则两三本,多则10本左右,这还不包括需要考生阅读的相关书籍尤其是学科前沿书籍及导师相关论文。而这些书籍除少部分与蒙古族相关专业书籍为蒙古语版外,绝大部分均为汉语版本,这样蒙古族大学生在专业课复习上首先存在理解和记忆困难。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提供考研历年真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已多年不提供,内蒙古大学也于去年不再提供),这样专业课复习最重要的参考资料缺失,更有部分名校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而由学生自己复习,这样专业课的复习压力突增。

4.复习时间短,复习缺少计划性。蒙古族大学生普遍复习时间较短,部分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复习,更有相当比例考生从大三暑假时才开始复习,这样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复习时间相对要少很多,复习程度自然也有差距。另一方面,蒙古族大学生不像汉族大学生那样善于收集考研信息,也很少听考研相关讲座(这和其复习开始时间晚也有关系),所以很多大学生复习中有盲目性,缺乏系统的复习计划,复习效率不高。

四、蒙古族大学生考研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的问题,梳理访谈过程中大学生们的切身需求,结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实际并参考相关高校的做法,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蒙古族大学生的考研复习提供帮助。

(一)国家层面

1.进一步规范完善民族照顾政策。首先针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调剂原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项政策执行了这么多年,考研的形势早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既然原来多读一年的限制已经取消,那么调剂原则是不是也应该适时做出调整,比如允许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调剂到区内有民族照顾政策的学校,给予蒙古族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其次,适当提前公布每年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同时指导各省市也在研究生考试正式报名前公布本省的细则;此外,还要组织更多的专家学者将各学科的经典教材和著作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

2.加大对研究生考试民族照顾政策的宣传力度。高考的民族照顾政策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研究生考试中的民族照顾政策却鲜有人说的清楚,这不得不说在宣传上我们还做的很不到位,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蒙古族大学生享受到政策照顾考取更好的学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加强民族团结的政策全覆盖。对此,教育部门可以指导高校在学校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加大对民族照顾政策的讲解和宣传,另外多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到。

3.加强对高校执行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监督指导。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研招单位有更大的自主权,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但是对于像民族照顾政策这样的政治行为由于有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研招单位的生源质量,所以他們在具体执行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折扣”,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要求研招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招生计划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进行招生,切实保证少数民族考生能够享受到民族照顾政策。

(二)学校层面

1.规范和落实民族照顾政策。政策的执行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而学校正是民族照顾政策执行的主体,所以学校作为关键一环必须认真执行这项政策。首先,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名单中的高校要明确公布对政策的具体执行方案,包括进入复试的方案,并且要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招生,不得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名额挪作他用,也不能将分配给这个省份的名额转移到另一个省份。第二,自治区内的高校也要明确公布本校具体的民族照顾政策,做到公正透明。第三,高校要加大对考研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学生真正了解民族照顾政策。第四,少数民族考生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题的权利,各研招单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允许少数民族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报考任何一所学校。

2.改革和完善学校的课程内容。对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而言,由于学校拥有着庞大的蒙古族大学生基数,为了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学校除了正常的课程外,可以适当开设部分符合研究生考试的选修课程。比如学校可以在思想政治公共课的基础上结合当年最新的时政热点问题,开设蒙古语政治课,帮助蒙古族大学生提高用母语表达政治语言话术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蒙古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学校在英语和日语的公共课教学上适当增加部分符合四六级及考研考试的内容,在提高蒙古族大学生外语基础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

3.加大对考研学生的指导帮助工作。考研率对学校的就业率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当前就业形势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考研率和录取率十分迫切。根据学生们在访谈过程中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研究生院定期举办考研辅导系列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考研政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第二,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可以多邀请区内外高校研究生招生部门来校做招生说明会,让学生对各个学校更加了解,使其报考不再盲目扎堆;第三,协调学校各部门划定更多的考研自习室,条件成熟时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设置通宵自习室,为考研学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

(三)个人层面

学习的关键因素永远在于学生自己,国家和学校的努力只能更好的提供外部环境,如果想真正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考研录取率,蒙古族大学生还需自己努力。

1.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蒙古族大学生基础不太好,这就需要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比如对于外语学英语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一直接触的外语就是英语,所以大家需要加大在英语上学习的力度,既打好日常的基础,也要提前了解考研英语的情况,从考研英语的角度提前准备。尤其是由于现在学校和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均有所下降,所以考研的大学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准备用日语考研的大学生,虽然一般认为日语比英语考研要简单,而且蒙古族大学生学习日语有先天优势,但是由于大部分学习日语的蒙古族大学生都是从大学才开始接触日语学习时间太短,所以必须要勤学多练,更快更好的提高日语的应用和考试能力。

2.提前准备,加大对考研信息的收集,制定合理计划。蒙古族大学生普遍准备时间较短,这从根本上还是不够重视的原因,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报考区外高校时并没有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这样大家是共同平等竞争的,而汉族大学生普遍备考较早,所以蒙古族大学生也应该提高认识,提前准备。要善于和老师、师哥师姐沟通学习,收集更多的考研信息,经过充分思考后确定自己的目标学校和专业,然后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认真备考,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

五、结语

蒙古族大学生的考研现状研究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有助于让他们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备考方面的不足,提高复习的科学性,增加录取机率,让自己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于学校而言,能够为其制定提高学生考研率、就业率的政策提供一定参考。对于自治区的全面小康建设而言,能够更有助于提高人才留在区内的可能性,为自治区的扶贫攻坚战提供人才储备。所以各方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帮助蒙古族大学生增强应对研究生考试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蒙古族整体的文化素质,更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注释

①内蒙古师范大学官网,http://www.imnu.edu.cn/imnu/intro/ 201407/3.htm.

②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kyzx/zcdh/ 201610/20161008/1558458543.html

③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网,http://www.nmgov.edu.cn/gzdt/ wjtz/201610/t20161008_42350.html.

④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gs.imu.edu.cn/zsgz/ssszs.htm.

⑤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yjsc.imnu.edu.cn/c5p3.jsp.

参考文献

[1]刘光连,李劼,陈立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和改革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6-7-20.

[2]罗敏.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政策:现状、特征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9-30.

[3]杨玉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实践与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5.

作者简介:王权(1989-),男,河北保定人,在读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张时空(1976-),男,内蒙呼和浩特人,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猜你喜欢
蒙古族考研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