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点亮点作文教学模式”

2018-10-09 11:30李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品析文体情感

李海

“微点生活·亮点作文”是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新思路和实践策略,其课堂教学模式依次经历“选点、析点、点亮、作文、评改和反思”等6个环节,简称为“微点·亮点作文教学模式”。在此,笔者就其中的“析点”“点亮”和“评改”等3个环节加以评述。

一、析点:用生活微点勾勒学生的“眼中之竹”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也是学生作文的“眼中之竹”。

生活素材广泛多样,值得抓住的“眼中之竹”有很多,但能触发学生心灵和情感,契合学生情感和价值表达的则往往很少。为避免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情感苍白之病,选材应该力求以小见大,善于抓住“生活微点”,即现实生活的小感悟、小人物、小事件和小现象等选材立意,以此折射人生、生活和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對这些现象的情感、看法和思考。作文教学中,要把“生活微点”变成学生作文的“眼中之竹”,使之产生审美快感,进而调动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就必要经历一个“析点”(微点品析)的过程。

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品析“生活微点”的过程就是为作文立意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按照品析大众、审视自我的步骤来帮学生析点。这里以生活微点“路队”为例加以细述:

第一步,品析大众看法,寻找最现实的观点。“路队”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普遍的看法可能是诸如:是学校的规定,必须遵守;是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是学生安全的保障等。其实,这样的观点缺乏新意和美感,没有什么写作的价值,也难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

第二步,审视自我思想,探索有价值的观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去粗取精,深入挖掘和提炼所选“微点”的时代价值和亮点新意。这时候,学生就会有新发现,如这是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美,是校园别具特色的风景线,是现代中学生的行为美等。这样的品析逐步深入到了生活素材美的层面,让素材带上了情感色彩,有了审美价值。这些“眼中之竹”就被初步勾勒为学生的“胸中之竹”了。

这样的析点过程,触发学生与人生、自然、生活和社会对话,写作时就能与现实生活相交融,情感、思想就会统一到对素材的表达上,并逐渐形成一种思考人生、观察生活、洞察社会、提炼素材的语文能力。

二、点亮:用写作技巧点染学生的“胸中之竹”

“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写出高水平的作文,不仅要在内容上选择、提炼亮点,还要在表达方式、叙事技巧、抒情意脉、论证过程和章法结构等方面体现亮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该模式设置了“点亮”环节,让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为文章增色,实现点染、美化学生“胸中之竹”的目的。

一是选择表达方式,解决文体问题。当前,由于淡化文体,学生作文泛泛抒情、空洞无物的弊病十分突出。作为习作教学,应该有严格规范的文体训练,才能在“文体不限”的考场上让学生做到游刃有余,写出有才情个性,文体特征突出的好文章。所以,确定文体,写出文体特征突出的作文是点亮作文的起点。

二是根据文体需要,确定写作技巧。文体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文章的章法结构、写作技巧等自然也会不同。初中生作文教学主要以说明文、记叙文(叙事散文、记人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散文)和议论文等类型为主,该教学模式区别这三类文体,让学生恰当选择章法和技巧。如写说明文恰当选择说明顺序,用好说明方法,使说明有序、准确、形象,做到“以知授人”等。写记叙文恰切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做到“以情感人”;用照应、伏笔、悬念、过渡等写作技巧,牵动读者的心,调动读者的情;用独特的叙事技巧、抒情方法、议论方式等,让文章尺水兴波,情、事、理交融等。写作议论文做到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有机结合,恰当使用论证方式和方法,使说理有序、有层、有法,做到“以理服人”等。

三、评改:用反复打磨美化学生的“手中之竹”

“评改”是学生完成“手中之竹”后反复修改、打磨、美化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笔者也将此环节分成导改、自改和互改三个步骤,并让这个过程变成学生与老师、自我和同学围绕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

“导改”重在让学生共享资源、获取方法。教师选取有评改价值的文章,师生围绕文本展开群体对话,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范例。如变换表达方法,让学生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增加文字情感的饱满度;变换叙述技巧、设置章法结构,让学生体会文章尺水兴波的艺术魅力等。

“自改”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提高的过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老师的修改只是范例和方法,不能替代学生的修改,离开了自我修改的实践,也不可能真正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互改”是让学生作为读者来提修改意见,互相学习,互助提高的过程,有利于减少时间浪费,增加合理用功,提高作文效率。

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反复修改,多角度修改,才能达到精美、精巧、精深的地步。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科学规划课题“论微点·亮点作文教学模式”(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4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品析文体情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另类文体巧谋篇
情感
台上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