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好课堂读写的桥梁

2018-10-09 11:30丁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统习俗教者重点

丁磊

一、读写教学行为的诊断

“读”与“写”的结合首先离不开课堂教学主阵地而独立存在。如何将读写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而非仅仅专门的读写训练,成为笔者关注的重点。笔者近期听了一节公开课《北京的春节》,这是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初步感知,读通课文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作者节选了哪几个时间点?又分别提到哪些习俗?

2.研读体会,读懂文本

(1)本文的行文顺序是什么?

(2)结合文本,选择一两个习俗,说说它的寓意。

(3)习俗如此之多,寓意如此美好,作者笔下的春节有何特点?

(4)这些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改变。请举例说明。

(5)作者主要通过何种手法表现传统习俗的改变?有何作用?

3.情感探寻,读透文本

(1)作者为何以“北京的春节”为切入点,展现这种变化?

(2)作者以“北京的春节”为切入点,还有哪些作用?

4.拓展延伸,深度思考

(选文为梁实秋的《过年》)

(1)作者对于春节传统习俗是持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分析。

(2)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运用二元关系型作文分析法谈谈你的看法。(200字)

从以上设计来看,教者对读与写的结合教学很用心。但是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教师的读写教学行为恰当吗?

1.读写目标设定不准确

《北京的春节》课后有这样的设计:

资料链接:

写文章必得抓牢每篇的重点,没有重点,就不能成为文章。……

——老舍《怎样写文章》

品读与探讨

《北京的春節》的记叙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它选取、组织材料的?作者又是怎样将叙事与风俗的介绍穿插在文中的?

积累与应用

(1)老舍说写文章必须抓牢重点,这是把事情叙述清楚的基本要求。结合阅读和写作的体会,与同学讨论、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做到抓牢重点、叙事清楚。

(2)写作实践

在你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它们也许非常平凡、琐细,但却让你难以忘怀。请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叙事散文;或者,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曾向你讲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那就以“听来的故事”为题把它叙述出来。

《北京的春节》作为选修课本中一篇自读课文,本课读写教学的重点应落实到这样两点上:通过这篇详略得当、情感真挚的“样本”文章,让学生揣摩和发现散文选材、剪裁以及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并学会写回忆性散文。而教者在本该重点赏析写作手法上,却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比较浅显的文本内容梳理上,使写作手法赏析成了某种“点缀”,更没有能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回忆性散文写作经验。

2.拓展选文运用不合理

为了加深学生对《北京的春节》的理解,教者补充了梁实秋的《过年》,试图借助于拓展延伸,让学生对此类文章形成更深的印象,这诚然没错。但是,在《过年》中,梁实秋流露的是对这个重大节日缺乏兴趣,甚至百无聊赖的感觉,反映出作者对这种习俗的乏味和不适。两篇文章的立意角度明显不同,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迥异,却被教者用来设计成“让学生写出自己对传统习俗的看法。”进而讨论“赞同传统习俗”与“反对传统习俗”这种 “二元对立”关系型作文如何写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有明显的偏差。

二、读写教学行为的原则

基于以上读写教学案例,笔者认为在实施读写教学行为时首先要厘清一些概念,处理好一些关系。

1.重新定义读与写的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技能是可以相互迁移的,阅读和写作其实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国外中学“读写结合”研究,都强调通过读与写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学会读与写本身都不是目的。在他们看来,读的形态是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解释、评价、创造等,这明显呈现出读这个认知过程的能力层级,是通过阅读进行学习。写的形态主要指用来研究阅读文本的写,诸如摘要、札记、评论文、综述、研究论文等。因此,国外的写作,是写作介入阅读,是为读这个学习任务而写,即是“通过写作学习”。也就是说,写作本身不是目的,写作与阅读均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结合这种理解,我们在读写教学中应把阅读与写作联为一体,既重视阅读对写作的引导作用,也重视写作对阅读的促进作用,二者不是手段与结果的关系,而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关系,这样才能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同时调动起来,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2.确立课堂在读写中的地位

传统语文教育的读写结合,比较重读写的长期结合而轻短期结合,即重隐形结合而轻显性结合。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别强调效率意识,研究在真实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读写”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课堂的真实情境更便于教师的读写引导。读与写的联系需要一个触发点,而这个触发点往往是在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次,课堂中所采用的篇幅较短或不太长的文本更便于教师进行“读写”的操作。相比较而言,短篇的结构方式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结构方式。

3.改变对“写”的片面理解

提到“写”,人们常常将其定位于“一篇比较长的完整文章”,甚而是“一篇创作的文学作品”。所以,写作一篇完整文章,往往成了一些教师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从教学角度来看,由于写作能力的层次性和异质性特征,学生的写作实践还有着更为多样而丰富的形式。显然,如果将写作定义为写“文章”,就窄化了写作的功能。此外,可能基于中国写作中理论讲得多,国外写作更重实践的差异,导致当前写作教学中一提到写作手法讲解就避之不及。其实“读写结合”教学中凡读未必要写。因此,对《北京的春节》我们可以将其定位成写作手法鉴赏课。

4.准确把握读写的结合点

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四个部分,其中,“读”是信息的输入手段,侧重培养的是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写”是信息的输出手段,侧重培养的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只有通过读与写相互关联的错综交互的部分,即“结合点”,读写才能发生转换。所以,如何才能把握住这个“结合点”至关重要。

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没有终点,它是一个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突破、超越自我的过程。希望通过对本教学案例中“读写”行为诊断研究,能够寻找到读写结合教学行为的规律和自我诊断的方法,进而形成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行为。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教科研规划课题“基于读写共生的教学行为诊断案例研究”(课题编号:tzsgh2015042)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兴化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习俗教者重点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存在感
龙舟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