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之间文化的巨大间距与译者传统角色的颠覆

2018-10-09 11:02于婧娴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翻译

摘 要:翻译是一项跨文化活动,它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但又不单单如此。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意味着翻译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达,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充当良好的文化“传播者”。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从价值观、思维方式、地域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中英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第二部分主要是讨论译者在这种文化差异的翻译环境中传统角色的改变。

关键词:翻译;中英文化;译者角色

作者简介:于婧娴(1993-),女,汉族,新疆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

1.中英文化之间的间距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人类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移植,其实质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中英文化之间,无论是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还是地域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间距。因此,翻译时要格外注意。

1.1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方面。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它是指社会或个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及解释系统。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中英是环境差异比较大的国家,所以在意识形态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中文的“又红又专”中的“红”字就不能译成red,它代表的是我国的红色政权,以及我国的意识形态,所以翻译时也要考虑到国家的社会制度层面的文化。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例如颜色词的文化也是习俗的一种。而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之间差别也比较大。例如“红色”这个颜色词,在中国常让人联想到兴旺、喜庆、热烈,像“红灯高挂”、“红包”、“生意红火”等;但在英语国家,red常使人联想到残忍、灾难、战争、死亡等。如“red battle”血腥的战斗,“red vengeance”暴力复仇,“red alert”红色警戒。由此可见,文化在翻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2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群体中间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民族文化传统、发展沿革、地域性特征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汉族在思维上重意会、重具象,在表达上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这就必然会反映在汉语的语言结构形式及总体风貌上。(刘宓庆,1999)而英语则是重形合,重抽象,多重前心。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汉语中表达“你不吃,我吃。”我们是都能听懂的。但是在翻译时,须译成“If you dont eat, so I will eat.”复译过来,即为“如果你不吃,那么我吃。”英语中一定要有逻辑词语“if,so”的存在,假若不然,句子将不会成立,不符合英语国家的逻辑思维。所以,中英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

1.3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和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不同民族在比喻、审美情趣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白靖宇,2010)例如,众所周知,“东风、西风”的翻译问题。在我国,“东风”是“春天”、“温暖”的象征。东风送暖,大地复苏。中国人喜欢东风,并在许多古诗中有所体现。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白居易《杏园中枣树》:东风不择木,吹熙长未已。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都是与东风有关的。然而,对英国人而言,“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刺骨寒风。所以英国人不喜欢东风,这与中国人对东风的看法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翻译时,要做适当的处理。例如英语诗歌中写“snow and east wind,”须根据英国的地域文化,译成“飞雪和西风。”

2.译者传统角色的颠覆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处在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上,一方面,他要作为读者去阅读、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作品,另一方面,又要作为阐释者,通过语言的转换,让作者创作的作品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言中获得新生,以译作的形式去面对新的读者,开创新的阅读与阐释空间。(许钧、何其莘,2009:106)那么,对于处于这个特殊位置的译者来说,古往今来,这个角色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2.1译者的传统角色

纵观中西方翻译史,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翻译这项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对翻译认识的局限性,译者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定义成一个无法摆脱的身份,“仆人”。杨绛女士在一篇谈翻译的文章中,有感于譯者的这种仆人地位所造成的令人尴尬的两难境地。她说“至少,这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作,二是译文的读者。”(杨绛,1996:93)由此可见,对于原作这个“主人”,译者需要尽可能顺从,“传达”原作者想要说的话;而对于读者,译者又需要让读者尽可能地理解原作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译者既要“忠实”地传达原文,又要服务好“读者”。

在译者的传统角色中,第二个身份便是“隐身人”。所谓隐身人,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译者在翻译时不能留有主观色彩,一切以原文为主,译出原著的形式、内含;另一种是在译文中尽可能看不出翻译的意味来,不生硬牵强,译出的没有翻译腔,看起来就像是读者在和原著作者直接对话。译者要隐形,取决于一下三个条件,这就是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经常强调的三点:一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掺杂自己的主观色彩;二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一切以原文为归依,惟作者是从。(许钧、何其莘,2009:112)在翻译中觉察不到译者的存在,译的“没有痕迹”,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

2.2译者的角色的转变

翻译时由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门语言,实际上是存在着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困难与挑战。随着翻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对译者的角色设定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在翻译中,译者是无法完全真正做到“绝对忠实”于原作,“绝对透明”的,那是一种理想境界。而实际上,译者本身根据自身的生活环境,思想意识等不同,译作中也必然带有自身特点,也就是所谓译者的主体性。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性还是占很大比例的。

翻译其实是原作的二度创作,而译者则是译文的创造者。因为两种语言的不同,尤其是文化因素上的差异,使译者在翻译时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把译文译成符合本国的思维方式的模式,或是“原汁原味”的原文感觉。使用的翻译策略如“归化”和“异化”法。归化翻译指的是一种以目的语为归宿的翻译,及采用目的语文化所认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规范,使译文流畅、通顺,以适合目的语读者。而异化翻译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即努力做到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味,使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得以存续,为了领略到“原汁原味”而不惜采用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朱安博,2009:5)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同,那么译文呈现的方式,所对应的读者群体也不同。所以说,译者是译文的创造者,对译文方向的把握有一定的决定权。

即便是有译者主体性的因素,翻译依旧是须忠实于原文,但这里的“忠实”与传统的忠实是有区别的。由于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时是很难“字对字”翻译过来的,也就是直译过来。只有两种语言高度融合,这时候采取直译才比较好。所以,翻译主要是忠实于意图,而并非形式。像“意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都是翻译发展的产物。由此可见,译者的角色是从对原作者所用词语的忠实转变为对原作者意义的忠实。

3.结语

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在人类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不仅仅有着交流、借鉴的作用,更有着创造的功能。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中文化语境尤为主要。文化语境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认知,是对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的总体认知。(刘润清,1999)而中英文化之间的巨大间距无疑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如此,对译者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译者需要颠覆他原有的角色以及认知,不但要译出语言的表层意思,更要译出文化深层的意义。这样,才算是好的译文,才能使读者更加渗透地理解原文,才能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许钧,何其莘.翻译理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桂乾元.翻译学导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金圣华、黄国彬.《因难见巧-名家翻譯经验谈》.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6.

猜你喜欢
翻译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设计探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从句子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