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18-10-09 10:13彭伟锋
关键词:认知水平情境创设传统文化

彭伟锋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做到: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重视对古诗文的诵读和学习;确立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立足于学生的美德生成;有思维张力,有可供探究的空间;寓文化于情境创设之中、活动之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认知水平;美德生成;思维张力;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0045-03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这就说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内在要素。那么,在教学实践中究竟如何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笔者认为,授课教师除了针对教材修订作出必要的授课内容调整外,在课堂外中也应致力于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文化修养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

学生的现有认知层次是其探求、接受、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智能基础,它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的学习状态,是最基本的学情。中华传统文化以古文、诗、词、曲、赋、书法、国画、对联、歇后语、射覆、酒令、灯谜、古典小说、民族戏剧、民族音乐和民俗经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国学体系庞杂,内容繁多,思想深奥,因而学生不易全面了解。尤其是当今环境缺失 “文言文”语言环境,更是增加了学生对其理解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多选取一些适合任课学龄阶段的,符合所在班级认知水平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能够读得懂、听得懂、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娴熟。渗透、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晦涩、抽象,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在讲授“青春有格”这一课题时,先给学生出示写字用的“田字格”,引导学生比较把字写在“田字格”内和“田字格”外哪一种效果好?在此基础之上请学生讨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诗的含义,并分析 “格”字的多重意义。然后接着探究“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的含义,由此得出“格”字在古代有一个基本含义即:法式、标准、规格、规矩。这样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深入,就很容易得出结论:“青春有格”的意思就是“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也应该懂规矩,守规矩。”

二、特别加强对古诗文的诵读和学习

古诗文主要是指以古文形式呈现的诗、词、文、赋。它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也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古诗文的艺术性、思想性都很高,而且语言优美、凝练,很多还讲究对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首选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古诗文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渗透传统文化,应该充分重视对古诗文的学习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取相应的古诗文来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朗读古诗文,然后进行释义,讨论、交流阅读感悟,在充分领会、理解古诗文涵义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切入到所要教授的知识点上。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教师对素材的灵活选取有别于语文教材的硬性规定——览其要旨、不求甚解,显得水到渠成,流畅、自然。譬如在学习“生命是暂短的”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齐声朗读由孔子名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再讨论探究其涵义,最后谈启示,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生命是短暂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朗诵相关的古诗文来渲染气氛,升华主题,譬如在教授“成长的渴望”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从而感受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豪迈;还譬如在讲授“青春有格”这一课时,就可以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为本课的收尾,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强化守则意识。

三、有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

初中学段的《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在内容上有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加强了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与法律常识教育,这个改进更加凸显了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课程毕竟不同于语文课程,它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是进行德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才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融入传统文化也要明确、具体地服务于德育目标,要充分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功能,要让传统文化服务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需要,促进学生的美德生成。对于那些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无关、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无关的传统文化资源則不宜选用,不宜展开讨论。要防止把道德与法治课演变成国学课或语文课。譬如在讲授“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这一知识点时,既可以引用《荀子》中的名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来印证“礼”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杨时“程门立雪”的典故来生动地说明古人对“礼”重视。学生的探究研学也要紧扣“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这一主题来进行,只要能够明白这些名言、典故的基本涵义,由此认识、体会到“礼”的重要性就可以了,至于荀子、杨时和程颐的生平、著作和哲学思想等则不宜展开讨论,否则就会干扰课堂结构,影响本课的德育目标的实现。

四、融入传统文化要有思维张力,有可供探究的空间

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要避免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拿来主义”——只管一味地生搬硬套,不加分析,不作思考;设计的教学问题没有思维张力,没有可供学生探究的空间;所谓的文化渗透变成了简单的文本诵读。这样的课堂不是厚重的课堂,所谓的情感体验只能是浅层次的;悟出的“理”也只能是浅层次的——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目标,与初中学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发展需求也不相适应,实际上是一种课堂低幼化的表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融入传统文化要有思维张力,要为学生留有可供讨论、探究的余地,要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和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观点。譬如在讲授“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来分享一些有关诚信的典故,学生可能就会谈到“一诺千金”“曾子杀猪”“郭汲守信”“立木为信”“烽火戏诸侯”“尾生抱柱”等典故,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这些故事哪些是可取的、值得效法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应该杜绝的——尤其要深入讨论“尾生抱柱”这个案例,尾生这样做值不值得?“尾生抱柱”究竟是诚信还是愚昧?通过交流分析,学生对诚信就会有一个深刻、辩证的理解:既认识到诚信的可贵和失信的代价,又明白了坚守信念也需要杜绝盲目。从而就会深化学生对诚信的内在把握,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寓文化于情境创设之中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确实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融入传统文化也必须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通过高效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多通过情境创设等活动来呈现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举行有关传统文化的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朗诵会、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做有关传统文化的主题探究,撰写有关传统文化的小论文。如在讲授“自觉遵守规则”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情景剧,通过参与情境体验,学生就会对“自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譬如在讲授“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就“传统孝道是否过时”这一话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撰写政治小论文。通过这样的深入探究,学生就会对传统的孝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炎黄子孙应该代代相传;但是也要杜绝愚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于促使学生从善如流,因此盲从师长实则只是小孝,修身齐家还要依赖个人智慧。

猜你喜欢
认知水平情境创设传统文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新时期提高中职生德育认知水平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