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阶层文化渗透力的一个缩影

2018-10-09 10:12罗燕
教师·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义庄文化功能士绅

罗燕

摘 要:士绅阶层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集团,他们具有人们所公认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特权以及各种权利,这种种特权使其凌驾于平民阶层、高踞于社会的上层。绅士们不仅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坚决贯彻者和推行者,在他们身上还代表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某些人际关系准则。他们通过自己对地方基层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将他们的思想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等贯彻到基层组织,文章作者将仅以19世纪中后期的一些碑刻史资料说明在义庄建立过程中士绅的文化影响力是如何转移并下放到基层的。

关键词:士绅;义庄;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5-13

士绅阶层,也即取得功名和官职的上述身份者,无疑地处于等级社会的上层,他们与封建社会中的贫民的差别好比天壤之别,因为他们大多以科举功名起家,他们所拥有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政治层面上。士绅阶层为官吏所倚重,在某地地方士绅一般可与地方官平起平坐。地方官倚赖士绅,士绅因而在政治上有了不少特权,他们可参加某些礼仪活动,如文庙官方典礼等,也可参加地方节庆、典礼等。另外还有一些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严格区别士庶之分,以正士绅之名。有了法律上的条文规定,士绅的特权更加具有合理性。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拥有绝对权利和支配地位,同时在经济上也受到优待和保护。

除此以外,士绅阶层在文化层面上也拥有他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礼仪传统的封建国家,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根深蒂固于不少文人儒生的心中。但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贫富差距如此悬殊的大国,士绅阶层作为等级社会这一金字塔上层,固然可以诗礼传家,成为簪缨世家,但无数下层劳苦大众无疑无法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以宗族为主的文化控制中,士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其在社会组织上的义庄中就起到了很强的宗族作用。

关于义庄的建立。义庄,取义,一为亲亲之义,一为济贫之义,渗透着儒家文化的内涵。“苏郡自宋范文正公建立义庄,六七百年,世家巨室踵其而行者指不胜屈。要皆赀力殷富,号称素封;或入朝登其显轶,归而出其俸余,以赡支族,势分崇厚,故为之易成也。”(见《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第257页,195号碑《济阳丁氏义庄碑记》)一般义庄的捐赠者或创建者都是士绅,而且都是有品级的官吏,从道员到翰林院编修不等。如一个叫陈其元的官员在江苏任职期满后,退休时用自己的750亩土地和300贯铜钱建立了3个义庄,使他族人得益,对于义庄所需经济来源,士绅们可谓不遗余力。如《盛氏为留园义庄奏咨立案碑》,盛氏义庄有“官则田二千二十五亩六分八毫,计得价银二万五百余两,又祠堂、家善堂、义庄、园林,统共基地二十八亩六分,房屋八十余楹,池榭树石,悉隶义庄,计得价银一万九千余两”。《吴县陈氏义庄记》也统计了该庄耗银达四万两。可知在义庄建立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财产很多都是由士绅本人或绅商捐赠的,说士绅是创建义庄中的主导经济力量,当不为过。

义庄的社会功能。士绅阶层花费巨额财富创建起了使自己族人受益的义庄,这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他们建立义庄的初衷是使族中孤苦无依者有所依侍,义庄“原为族之贫乏无依而设”,在《济阳义庄规条》中就规定有下列情况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抚恤。

(1)“凡是鳏寡孤独有残疾的人,可以供养,有贫老无依不能自养者,无论男女,自五十一岁为始,每日给米供养。”

(2)“三十一岁以内苦守志节者,给米供养。”

(3)“族中贫乏幼孤男女,族内供养。”

(4)“无力婚嫁者或病故无力成敛者,族内给予钱予以办理。”

(5)“间或势处极贫,因病失业,人尚安分,子女多而命运不济的可以给米供养 。”

这实际上涉及了生老病死各个方面,族中贫乏无依者都能受到义庄不同程度的供养和抚恤,使“老有所终,幼有所养”。通过对贫乏无依、孤苦贫寒的人的赡养,可以减轻封建政府的沉重的社会压力,也使因贫寒困苦而流向社会的人群大大减少,虽然义庄的保障和抚恤是最基本的,也不很全面,但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不会成为社会的包袱,甚至走向偷、盗、拐、骗之路了。士绅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社会矛盾对立有所缓和。特别是清朝中后期,基层组织对民众的控制力日益减弱,官吏日益腐败,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力无法贯彻到基层。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很多人“流离迁徙,家业荡然”,特别是苏州地区屡经战火洗礼,使苏州府自阊门至枫桥20里商市尽为瓦砾。这时有了士绅建立的义庄的帮助,有助于将分散民众整合起来,稳定社会,减少社会不安定感。而且义庄建立还替代了某些政府的职能。如《吴县陈氏义庄记》中记载:“族有争讼,不得越义庄而径诉官司。”这体现出义庄对下层民众所起的执法功能也日益加强。士绅通过义庄这一基层形式,将政治上的控制力渗透到了基层,有力地加强了对下层劳苦大众的控制。

义庄的文化功能。义庄建立能解决不少民众的生活温饱问题,使贫乏无依者得到照料和抚恤。不仅如此,义庄建立者在义庄建立时就制定了一系列封建道德伦理规范,即义庄规条。他们抚恤那些持有他们赞同的社会伦理的人群,不抚恤那些具有他们所不齿的伦理道德的人群,实际上将他们的一整套伦理价值观由他们头脑中移植到了下层民众的头脑中,特别是在他们那个宗族中贫乏无依者的心中。下文我也以《济阳丁氏义庄碑记》为例,(这个碑是在道光二十一年正月所立,在碑文中交代了丁氏义庄的由来:城中丁氏,系出梁丁宽之后。前明隆庆间,参议公始以进士显。世以通经察行为名儒。晚年稍有余积,每念同族生齿日多,多贫乏不自存,恐祖贤遗泽,乃置负郭田三百亩,慨然思建义庄,以重久远。)可知济阳丁氏义庄的建立者抱着不将祖贤遗泽的观念,在同族中力争使每一人能稍记祖贤,安居乐业。他们在义庄规条中有以下规定:“族中子弟,如有不孝不弟,流入匪类,或犯娼优隶卒,身为奴仆,卖女作妾,玷辱祖先者,义当出族,连妻子均不准支领赠米。”(见《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第258页,196号碑《济阳义庄规条》)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讲究“忠、孝、节、义”,并以此作为日常生活的准则,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要求人们本分做人,不可卖女作妾,玷辱祖先。

对于士绅来讲,他们会采取奖励方式鼓励贫寒子弟勤奋向学,并对有志于学的人给予诸多优惠和支持。“族中无力读书者,每年给束侑七十制钱三两,听便从师。至十六岁以上有志功名、从师毕业者,每年给膏火七十制钱六两。如应县府试,各给考费七十制钱一两,院试二两。入围,奖给十两。岁科试,各给二两,乡试十两。中式,奖给二十两。会试,五十两,中式,奖给三十两,如支钱而不从师,不赴考者,将应支月米作价扣还。奖给钱,不论贫富,均给。”(见《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第276页,204号碑《延陵義庄规条》)可知义庄的建立一是解饥寒,再则行教化,“仓廪实而知礼节”,通过以物欲刺激的向学方式,实际上弘扬了一种从古贯彻至今的以科举为仕途的文化理念。“学而优则仕”,鼓励贫寒子弟积极向学,学成后再以他们的文化理念延续到乡里,以致使乡梓受益。

总之,士绅阶层通过义庄这一看似简单的基层公益组织将他们一直推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一点点地渗透到了民众的心中,使广大民众在心理上有了与士绅一样的认知,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辐射力。士绅阶层之于义庄,就如族长之于族民,将他们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渗透到义庄中,义庄又整合了宗族等基层组织,最后将这一价值观渗透到基层。士绅以这小小义庄也掌握了受义庄赡养的不少民众的社会心理,不能不说是文化的一种强大的控制力的助益。

参考文献:

[1]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王国平,唐力行.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义庄文化功能士绅
My First Lesson to Remember
晚清士绅的拍照秀——近代名人日记翻检拾得
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的慈善信托机制
兼济天下:苏南义庄经营中的儒家义利经济
服装广告
湖南守旧士绅的翼教与维新运动的转向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
近代中国士绅地位变化初探
民国以来士绅权力探析(1913-1954)——以苏州救火联合会为个案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