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展望

2018-10-09 11:00顾晶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临终关怀展望现状

顾晶

【关键词】:癌症晚期;临终关怀;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进入21世纪,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的发展,选择住院的临终病人也日益增多[2]。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可以让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有尊严,安详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现对我国临终关怀的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1 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1.1 临终关怀概念

临终关怀是指为那些得了不愈之症的病人提供一种积极的综合照护,以提高其生命质量,主要是疼痛控制,减缓身体不适,同时处理病人及家属在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问题。

1.2 我国临终关怀形式

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形式主要有:临终关怀专门机构、综合医院内设置临终关怀病房、居家护理以及综合医院散在的专用病床。

2 临终关怀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主要的临终护理问题,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第一危害因素[3]。1986年WHO确定了癌症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方法[4],即根据患者的轻、中、重度疼痛分级选择第一、第二及第三阶梯止痛药物。

2.2 舒适护理

2.2.1 生活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身体虚弱,应保持病室内温湿度应适宜,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适当摆放花卉盆景,增添生机,气温变化时注意防寒保暖[5]。

2.2.2 皮肤护理

癌症晚期病人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应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防止褥疮发生。

2.3 心理护理

2.3.1 病人的心理疏导

癌症晚期病人心理反应十分复杂,情绪变化极大。护理人员可以按照每个患者表现的心理变化、情绪症状,躯体障碍给予临终护理[6]。

2.3.2 灵性层面的照顾

临终病人需要心理社会支持、解答心理困惑、慰藉精神和灵性关怀;家属也需要哀伤辅导。我国的临终关怀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物质方面的关怀比较注意,病人的精神追求方面还有待加强。

2.3.3 适当的死亡教育

通过对病人实施死亡教育,才可以让他们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自然阶段,缓解心理障碍,从心理上战胜自我,不仅缓解自身的痛苦,也有助于帮助亲人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让彼此都珍惜每一刻时光。

2.3.4 家属的心理支持

家属的言行举止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久病陪伴的家属通常会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感受。护士要对家属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并让家属共同参与护理与治疗计划,安慰开导患者[7],让他们陪患者一起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3 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困境

3.1 传统文化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长期以来,传统的生死观、孝道观与医德观影响着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在传统文化、心理背景影响下,人们普遍用逃避、非科学的态度面对生命的凋零[8]。

3.2 从业人员数量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工作人员相当有限,且经过相应培训的人数较少[9]。大多数从业人员临终关怀知识缺乏,往往偏重治疗和抢救,不能有效地达到临终关怀的根本目的[10]。

3.3 专业服务资源相对不足

自1988年以来,全国共创办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已有100余家,但相对于我国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仍然是杯水车薪[11]。另一方面,资金来源不足。缺乏政府的专项投入,且绝大部分没有纳入医疗保障体系,资金的严重匮乏,阻碍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10]。

4 临终关怀发展展望

4.1 开展死亡教育,重塑“孝道”观

引导人们科学理性地了解死亡,接纳死亡。加强宣传,让大家明白临终关怀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善终”原始意义相符合,只有运用科学专业的方式方法,减轻临终者生理心理的痛苦,在充满人性的温暖氛围中平静、有尊严地逝去才是最好的“善终”[8]。

4.2 加强专业临终关怀队伍培养

优秀的临终关怀队伍是开展好临终关怀事业的基础。为此,医学院校应当把临终关怀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开展教学。对于在职医务人員通过组织讲座、外出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培训、学习临终关怀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临终关怀从业人员加强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另外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壮大临终关怀队伍[11]。

4.3 将临终关怀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加强政府支持。

一方面,明确其责任主体应是各级政府,由立法机关针对临终关怀专门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人人享有临终关怀的权利。各级财政部门应设置专项经费,同时通过政府给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投资,鼓励社会捐助,并因地制宜的增设临终关怀机构。另一方面,将临终关怀纳入医保范围,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

4.4 通过医院、社区、家庭等为载体的多种服务方式,多途径实现临终关怀。

第一可以在医院里开设临终关怀病房,开展临终关怀工作。其次通过医院与社区医院合作、社区医院与社区福利院、敬老院合作的方式开展临终关怀工作。第三可以建立家庭病床,在社区医院医师的指导下、农村家庭可以在乡村全科医师的指导下照料、陪伴临终老人。

5 小结

随着癌症患者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文明要求的提高,临终关怀也越来越受关注。当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仍旧是在遭受着巨大痛苦和折磨中离开人世的,而对于患者的家属他们所承受的丧亲之痛及巨额的医疗费用甚至是债务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强疼痛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及时有效的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终前的生活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使患者能坦然面对疾病,为人生最后的阶段画上完美的句号。但我国临终关怀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服务资源相对不足,使临终关怀事业面临很大的困境,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朱瑞杰,金昌德,蒋丽.癌症病人希望水平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2):298-300.

柴玉萍,贾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8):111-112.

李瑾.癌症晚期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96-97.

姜永亲.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78-480.

韩振权.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J].中外医疗,2011,30(34):154-155.

钱国安,王维利,陈艳,等.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0-282.

陈小平.癌症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47-48.

谢莹,朱海林.临终关怀本土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医学伦理学[J],2014,27(3),367-368.

封莉莉.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2):90-91.

孙晓峰,孙金海,郭强.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84-85.

宋强玲.老龄化社会的临终关怀[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0):2695-2697.

猜你喜欢
临终关怀展望现状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
从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发展看地区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