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齿婴儿吃牛肉饼,美国人加辅食胆子大

2018-10-10 06:35
妇女之友 2018年9期
关键词:奶量番薯美食家

无齿婴儿吃牛肉饼,美国人加辅食胆子大

啦啦妈妈下班回家后,用椰子油煎了几个小牛肉饼,调料一样也不放,也不给蘸酱,就放在啦啦吃饭桌上。啦啦右手是蒸熟的胡萝卜,左手捞起牛肉饼就塞嘴里。她刚刚6个月,凡是放她桌板上的东西,她都默认是食物。因为训练手抓食物吃“抓饭”,她对于吃真的很有兴趣,每天等待晚饭时与大人共桌。这是她第一次吃牛肉饼,我有点担心,但是与她爸妈一样,装作是件很平常的事……

最近接连发了几篇在美国出生的外孙女啦啦加辅食的图文,意外收到很多反馈,发现多了一些小盆友的家长关注我,美国婴儿吃什么辅食在他们是件新鲜事,怎么与国内那么不一样?

是啊,作为资深独生子女家长,我也奇怪得很,米糊不吃,炖蛋不吃,菜粥不吃,不许喂饭……啦啦牙齿还没长出来,就每天啃这啃那,百无禁忌。啦啦5个月起吃各种蔬菜水果,蔬菜切条蒸熟,水果切开成块状,东西不能太小,要让她小手容易抓住。前几天啦啦妈妈让我番茄炒蛋,又有一天白煮鸡腿,啦啦都处变不惊,一上桌就捞着往嘴里塞。牙齿还没有的小孩,纵然有千般热情,什么都啃,其实是吃不下去多少东西的。

按美国老师的话是训练对食物的兴趣,培养独立吃饭的能力。该喂的奶量不能减少。我们试下来,奶量确实不减反增,仿佛辅食促使她胃口大开。

在美国带孩子,原本想好不能太讲究,要与美国人同步,粗放一点,否则进托儿所幼儿园无法适应。那天蒸了番薯,我连皮一起蒸的,本想她妈妈会帮着把皮剥掉再给啦啦吃,没想到她就这样摆上桌,啦啦连皮一起塞嘴巴里。眼看着有一块连皮番薯卡在喉咙里,啦啦打恶心了。我刚要说什么,啦啦爸妈一起喝止我,说让她去,不要大惊小怪打扰她。后来啦啦恶心了一会儿就把番薯与皮一起吞下去了。据说这就是学习吞咽,啦啦做到了。

啦啦一手胡萝卜一手牛肉饼

這半个多月以来,啦啦的大便增加次数,变干,也变得更臭,却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加任何新食物都要注意不要一下子加很多量,循序渐进是必须的。

枕上参悟菜中乾坤

年少时就听说过一本叫作《菜根谭》的书,书没读懂,只记得“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那句名言。真正理解这部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先生所撰典籍的精妙之处,人生“轻舟已过万重山”。反观一生所见所得,愈加喜欢“咬得菜根”这句话,我写上海人吃早餐喜欢佐酱菜时,借来做了篇名。

在中国,美食家的称呼好像是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由作家陆文夫发明的。在他的著名小说《美食家》中,美食家的面目并不可爱,反而像是好吃懒做,猪一样贪吃的人,时时想着吃,有得吃要吃,没得吃寻天觅地钻营吃。不曾想,《,美食家》这篇小说激发出读者久违的对食物的公开爱慕,爱吃者不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想要过更好的生活成了正当理由。

馋佬胚的好日子开始了,好吃的餐馆遍地开花,食材越来越丰富,去餐厅吃圆台面,回家大鱼大肉都不在话下。直到人吃出“三高”,吃出那么多贪官,人们才醒悟过来,得科学地吃,过有节制的生活才算上档次。

我写了十多年美食专栏,吃过的餐馆不少,也品过很多地方特色佳肴,但是回过头来,最爱还是朴素的家常菜,这些年的美食生涯就像是觉悟的过程。我在“小菜场忆旧”一文中说:“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吃到食物,记起与食物有关的事,都是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上海,是与家人围绕餐桌的回忆。虽然那些年代物资供应匮乏,食物不容易得到,可那些买买买、吃吃吃的细节,还是很清晰地浮现眼前。”写回忆性美食随笔时,我发现自己特别快乐,“咬得酱菜香”不是臆想的矫情,而是因回不去倍觉珍贵。

上海老味道与上海洋味道组成这座城市中西并融、海纳百川、杂糅的风格,上海变得越来越文明、宜居。普通百姓喜欢脚踏实地过好小日子,年轻时吃点苦不算什么,一家人相守相望,不奢求,不放弃,每天听听屋里的锅碗瓢盆交响乐是最治愈人心的。

《菜根谭》有言:“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枕上参悟,菜中乾坤,顺便提醒一下,早悟早得道。

感谢责编黄慧呜老师厚爱。

编辑/周六

猜你喜欢
奶量番薯美食家
A taste of Jiangnan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番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美食家忽必烈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看不见的美食家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烤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