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

2018-10-10 09:18李小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教育启示实现途径

李小盏

摘 要:本文主要从幼儿习得道德行为的途径和道德行为实现的角度,谈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主张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对幼儿进行随时的道德启蒙教育;尊重幼儿学习道德规范的主体性。

关键词:幼儿道德行为 途径 实现 教育启示

一、导言

幼儿道德教育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很多家长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但有些家长不懂得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规律,把自身对人对事的态度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有些家长是对幼儿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不一致,没能以身作则,导致幼儿不能正常的习得正确的道德规范。有些家长觉得关键是幼儿的智力发展好。而很多幼儿园注重训练幼儿的技能技巧,道德行为的培养是相对较少的。本文主要站在家长,幼儿园角度,从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规律出发,探讨幼儿的道德行为应该如何培养的问题。

二、幼儿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一般是指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严格的说,它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启示下,与道德情感相默契的行为,是实现道德目标的手段。幼儿道德行为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幼儿的道德行为反映了幼儿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幼儿的道德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其与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相联系,和幼儿的道德认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紧密相关。

三、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卢乐珍教授于1991年对我国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进行了研究,卢教授认为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实现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性,终极性目标。它需要有一定主观条件,需要有一个将内在认识加以外化的过程。她长期的观察,调查和实验研究来看,我国3-6岁幼儿的道德行为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

三到四岁的幼儿,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规则意志和判断能力有所发展。但道德认识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表面性,具体性,道德评价只是成人要求的复述,带有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的特点。这阶段,幼儿处于较强的自我中心状态。他们着眼于自己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好动好奇,又缺乏社会经验和技能,过失行为也特别多,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幼儿强烈的情感冲动及模仿影响常使他们言行违反规则。

(二)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4-6岁幼儿的道德思维,开始从“只要我喜欢就可以”进人到“父母、老师说可以,才可以”或“得到集体允许才可以”的境界,并初步形成概括、稳定的规则意识,开始建立“打人不文明,会伤害别人”等的具体道德观念。他们已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初步理解别人会有不同的需要与意见,对道德规范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概括,“好”与“坏”的评价标准逐渐观念化、明确化、复杂化。但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有限,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在场的权威人物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四、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幼儿期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言行脱节。幼儿早期的道德行为动机往往受眼前的事物制约。幼儿期的幼儿道德意志都是比较薄弱的,自制力比较差,他们不是依靠自己内心的自觉性,而是依靠外部影响来坚持完成自己的道德行为。到了幼儿晚期幼儿才能开始自觉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离不开习道德行为的习得途径和道德行为的实现。

(一)幼儿习得道德行为的途径

1.服从约束和规则内化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提到,“从婴儿最小的年龄起,一切事物都要在规则性方面影响该婴儿,某些自然现象十分准确地从新出现。”婴儿从小就习惯并服从于某些惯例及社会环境对幼儿的约束及事物的压力。随后,由于环境的影响和语言的交流,幼儿已经被动地接受了许多渗透在各个不同方面的规则。这就使到幼儿无形当中服从于或习惯于某些约束。

规则内化,实质上是一种把行为要求或规则纳入主体的认知结构体系当中去,它使外部的信息经过同化和顺应,为主体占优势的价值观念所接纳和重新组合,从而使主体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扩展。而幼儿对规则的内化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1)幼儿顺应成人提出的要求

幼儿被动的接受成人的指令和要求。一方面是从尊敬和害怕成人的威严、权利、避免惩罚出发。如:老师说:“小明,不许打小朋友,再打的话,今天你就不许回家”。小明害怕老师不给他回家,就没有打小朋友了。另一方面,从依恋的需要和唯恐失去保护出发。如:妈妈说:“小红,你再把东西仍在地上,我就不要你了。”小红害怕妈妈真的不要他,就停止了扔东西。上诉两方面都是幼儿接受和服从成人所代表或要求的道德价值和规则。但是,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较弱,主体性较低。幼儿在行为上似乎接受了规则,但是对于内心的自我中心状态并不是具有绝对的约束力。

(2)逐步同化与顺应成人的行为要求

处于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的幼儿,容易受到当时当地的环境所影响,道德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如:小吴在家总是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因为妈妈说:“在家里,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但她到了舅舅家,看到表哥把垃圾随地扔,他也把垃圾扔在了地上。小吴受到了表哥的影响,可见小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没有把道德规则内化为道德品质。

(3)初步把成人的要求转为自觉的要求

幼儿从内心不同程度地开始体验到违反规则和执行规则的不同结果,开始主观上愿意采纳成人的规则要求,出现情感上的认同。这个阶段的幼儿处于服从性道德发展期,出现了道德情感上的初步认同。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从内心去赞同成人的要求。例如:老师说:“小朋友们要一起玩玩具,不能抢。”这个阶段的幼儿知道,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抢玩具是不对的。

2.模仿和观察学习

(1)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是指类似行为简单的再演,包括语言动作及表情。幼儿的行为大都是模仿而来的,成人的言行举止,对幼儿都有潜移默化的或直接的影响。

(2)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幼儿学习复杂的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们对于纷繁多样的社会行为,可以通过对楷模或榜样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的观察而获得。学习者从楷模的表现中获得示范行为的符号信息,并将其用表现形式或语义符号形式构成储存于记忆中。

3.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道德行为习得

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是带有强烈情感依恋的权威性,不能随意改变的纵向关系。所以,有时幼儿对成人的道德行为是没有质疑的直接习得,并引以为傲。

而在与同伴交往中,是一种平等,独立,自愿结合,互愿互助的横向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幼儿一方面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与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观察同伴的行动和听取同伴的声音。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认识别人和认识自己,初步形成自我评价,学会根据别人的反馈和规则要求,不断调整,控制自我的能力。与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道德认识,情感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幼儿道德行为实现的主客观条件

1.主观条件

幼儿处于正常的状态,身体处于健康水平。心理上没有过度的焦虑与紧张,兴奋,幼儿有余力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幼儿的气质,能力和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行为的实现。

2.客观条件

包括权威的成人要对道德行为有一贯一致的态度,经常一致的榜样示范作用,周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的对幼儿的道德行为要求,及给予幼儿选择行为实践的自主权。客观条件还包括充裕的物质条件,教室,家园和活动场所,整洁有序,活动自由,安全和谐的人文环境,舒适的空间环境等外部环境。这些良好的客观条件都有利于幼儿道德行为的最自然的实现。

五、教育启示

结合上述观点,谈其对幼儿道德行为的教育启示。主要是从幼儿道德行为的习得途径和幼儿道德行为实现的角度来谈。

(一)从幼儿道德行为的习得途径角度来看

1.家庭方面

著名的文学家老舍說:“从私塾到小学,到初中,我经过起码百位教师,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好的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道德品质的修养对幼儿有深远的影响。

(1)家长要提高品德修养,一位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必然会严格。相反,家长若是贪小便宜,品格不端正,那么其子女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很难的。

(2)家长要提高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幼儿道德行为发展的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

(3)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要“教以正,守以常”。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习得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因此父母作出正面的榜样。

2.从幼儿教师和幼儿园方面来说

(1)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建立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幼儿的道德行为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应该熟悉,以便更好地教导幼儿。例如:面对3-4岁的幼儿,就不能要求其道德行为的恒常性。因为幼儿的道德行为具有情景性,其道德行为会受当时当地的环境影响。

(2)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我们要把道德行为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孩子不小心碰到了,会说出礼貌用语,与人交往时,会用礼貌用语问好。教师要对表现出良好道德行为的幼儿随机表扬,而对于部分幼儿抢别人的东西,打架,骂人,故意破坏公物等现象要随机进行教育。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习惯。

(3)幼儿园要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取得一致,双方多交流,建立家园合作,如:微信,微博,校讯通,家长开放日,游园活动,座谈会,茶话会等。

(二)从幼儿道德行为的实现角度来说

1.提高幼儿道德知觉能力,增强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知深度

道德知觉能力是对他人的需要、利益、情感等言语或非言语信号的准确观察和理解,而产生一定道德判断的能力。对幼儿道德知觉能力的培养着重于引导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准确的觉察和理解他人的说话语调,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等语言和非语言的感情线索,从而作正确的道德判断,进而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以下提供一些参考的方法。

(1)向幼儿进行“感觉+需要”的发问,也就是要求幼儿去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并猜测这个人需要什么。如问:“木马旁边有个小男孩在哭,你认为他怎么啦?怎么才能使他高兴呢?”有意思的提问能够促使幼儿平日里觉察别人的感受,从而培养对他人需要的敏感性。

(2)引导幼儿解读他人的非语言信息。许多非言语信息往往会比言语信息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状况,所以读懂这些信息有助于儿童给予他人恰当的帮助。如可以做观望感情的游戏,在百货商店、公园等地方,和孩子一起观看别人的面部和肢体语言。在听不见他们说话的情况下,一起猜测这些人的感情状态:“看他的面部表情,你认为他现在有什么感觉?”“听听那个叔叔说话的声音。你认为他有什么感觉?”

2.尊重幼儿学习道德行为的主体性,引导幼儿将道德规则内化,促进幼儿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情感的外在表现。没有幼儿的自觉认同和内化,在认识和情感上没有达到同化和顺应,幼儿的真正的道德行为能力是不会有所提高的。而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只是受到了成人的命令和权威影响,没有实在的意义。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对初浅的道德问题,应让幼儿参与到讨论当中去,而教师的价值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提倡幼儿的自主建构和教师的价值引导相结合。教师在幼儿的道德学习中,不应是一个中立者,旁观者,也不应是裁决者,控制者,应该是幼儿道德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周围的环境。我们要给幼儿提供正面的,和谐的,民主的道德氛围。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修养,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卢乐珍,楼必生.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47.

[2]金晓梅.幼儿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1-20.

[3]易晓明.儿童道德知觉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6(6):25-26.

[4]刘霞.幼儿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0(6):10-12.

[5]吴新悦.参与式家园合作——幼儿德育方法再探[J].希望月报,2007.

[6]范敬梅,周晓兰,肖鸿雁.幼儿道德价值观建构管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1):46-47.

[7]刘晓东.“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30-32.

[8]邹晓燕,杨丽珠.养成教育与幼儿教育[J].幼儿教育,2005(02):42-43.

猜你喜欢
教育启示实现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数字媒介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启示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纽曼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