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8-10-10 09:22孙丕禄
甘肃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培养

孙丕禄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6—0104—01

生成问题,指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在教师创设情境、搭设问题型支架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要研究討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解决问题,指学生对原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组织,找出解决矛盾、疑难的办法和对策的过程。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以及重组知识解决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学生课堂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预设是问题生成的基本保障

1. 整体把握教材。这首先包括对所教内容与以前学习的内容和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实质性联系,从而体会出其在整个单元、小学数学课程甚至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对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考虑内容背后蕴涵的“大”想法,以及对于人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知识探索、形成或应用过程中的思维价值,学习过程中对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组织成为有条理的思想,才能“保持思想的连续性”。

例如,在准备六年级总复习课——“数”之前,着重研究了小学阶段所有“数”的学习,又结合数学史了解了数的发展史。有了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教师再来设计教学环节时,就有了多角度的预设。

2. 潜心研究学生。研究学生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思想状态、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

3. 反思以往设计。作为教师,和学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艺术也会不断提高。教师要反思以往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深挖原因,不断超越,形成更加精彩的预设。比如,笔者上过一节课——“倒数”。七年前,笔者在中心校展示课上上过这节课,用对联导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引出“倒数”概念。然后让学生模仿举例,并找特点。告诉学生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至于为什么要学习倒数、为什么这样规定,学生并不理解。今年三月份,笔者又有机会展示这节课,并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创造“倒数”这一概念?仅仅是“分数除法运算”的需要吗?

(2)为什么不研究“和、差、商”?

(3)既然是运算需要,为什么不研究乘积是■ 、■等的?

(4)能不能增加反比例图象?能增加,怎样增加?

二、课堂精彩生成的必要条件

1. 开放的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没有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2. 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也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才能激发课堂动态生成。宽松的学习氛围体现在民主、平等、合作、协商等方面,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活动,都敢于有个性化理解、敢于质疑,并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精心的平日培养。学生的生成往往源于生活,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涵着教育。任何课上的精彩都离不开教师平日对学生的培养,只有点滴的累加,才有不断生成的可能。所以,平日培养是精彩生成的必要条件。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培养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