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会计事务所建设中的应用初窥

2018-10-11 06:14麻国华
时代经贸 2018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设管理

麻国华

【摘 要】当信息化技术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趋势下,会计事务所也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在全面分析和了解会计事务所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特征前提下,建构会计事务所信息化系统架构,全面推行会计事务所信息化风险管控和评价,推动会计事务所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会计事务所;建设;管理

在我国会计事务所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下,也显露出会计事务所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约束,会计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相对迟滞,难以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会计事务所的需求。为此,转变会计事务所的“信息孤岛”无序状态,结合行业背景、业务及管理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展会计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提升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效益。

一、会计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综述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支撑和依托,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较好地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辅助,在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咨询机构、软件公司、建设单位等,在其通力合作之下实现会计事务所信息化,较好地应用于会计教育、会计管理、会计工作等不同领域。实现会计信息的集成和无缝链接。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是复杂、多层次的,其建设流程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环境分析。要明确会计师事务发展指标、信息化状况、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借鉴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功经验,把握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和趋势。

(2)制定信息化战略。要考虑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特点,确定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长、短期目标,合理确定自身的信息化发展策略,使之成为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统领。

(3)设计信息化总体架构。要全面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应用、信息、组织、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等不同模块,形成相互链接、整体化的信息化体系。

(4)预算及实施。要考虑和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运行维护费、培训费、咨询费、开发费、软硬件购置费等,并选取适宜的供应商,确定阶段性的实施计划。

(5)風险评估和分析。要对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应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探索切实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和方法,提升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可靠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系统建构分析

(一)硬件平台

在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系统建构的过程中,要进行系统设计,借助于B/S层次分离的优势,建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硬件管理平台,实现对系统的登录操作和统一化传输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并采集、保管和发布信息。在硬件管理平台之中,主要涵括以下几大模块:

(1)客户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客户基础信息、项目信息、项目收费、报告报告过程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随时保持与客户的追踪和联系。

(2)协议与收费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项目的协议及收费情况进行持续、规范化的管理。

(3)项目管理。这一模块重点是集中管理项目的进度、档案、阶段等方面的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内容。

(4)档案管理。这是利用借阅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会计师事务所专属的档案进行签收、保存、在线借阅等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是对人员调动、离职、奖惩、培训、合同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是业务拓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6)日常办公(OA)管理。这一模块主要是指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固定资产、内部邮件、共享知识库、办公用品、车辆管理、公告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整合式的管理。

(二)软件平台

在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系统建构的过程中,可以建构四层软件平台,即:表示层、业务层、持久层、领域模型层,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功能明确,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扩充性,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提升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应用效率。

三、信息化技术在会计师事务所建设与管理应用探索

(一)实现客观准确的成本核算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建构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准确地反映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项目状况,较好地实现对项目业务的全程监控,确保会计信息的透明、客观和准确,避免虚假信息的出现和泛滥现象。

(二)实现资金的集中安全管理

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管理,采用内部银行、结算中心、预付等不同模式,可以使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更加集中、安全和高效。以企业投融资为例,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资金账户、资金来源的信息化管理,精准把握和控制资金的流量,使企业的投融资管理更为合理、高效。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系统,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更好地降低财务支出,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核心功能

会计师事务所是服务机构,主要是以审计及相关服务为其主营业务,要做好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采用如下策略实施其核心功能:

(1)进度管理策略。会计师事务所以审计、会计服务、税务等作为其主营业务收入,缺乏IT信息化管理人才,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划,从而较好地降低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风险。

(2)供应商的合理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选择具有相应开发经验的软件开发商,依循质量、成本、交付、服务并重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适宜的供应商。

(四)优化全面预算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体系,实现财务的事前预算、事中把控,实现全面的、系统化的预算管理,使企业的业务数据保持稳定。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部门和产品的差异,不断调整和优化预算,使之与实际情况相契合,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五)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风险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建构并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和体系,加强对风险的有效辨识、分析和评估,包括政策风险、战略调整风险、技术风险、人为失误风险、管理组织方面的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对此要开展对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风险的持续、动态、全方位的评估,明确风险责任,准确辨识风险概率的来源,并提出风险应对方案,避免风险扩大化而导致资源损失和浪费现象。同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操作中,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甄别操作人员的合法身份,并将其应用于数据的整个应用过程和环节,包括数据录入、修改、传输、存储、查阅、处理等,并要对意外突发情况进行强化保护处理,可以对重要的数据加装强制保护功能,避免重要数据的丢失和破坏,用户可以通过对机内数据及备份数据的自动比对,及时发现数据的变化状态,从而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

综上所述,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是发展趋势,然而也是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筹划,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特点和总体发展战略,采用创新的信息化技术和策略,建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架构和体系,借鉴先进的成果和经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平台,使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项目之中,较好地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应用效益,促进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河南 郑州 450008)

参考文献:

[1]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调研阶段工作综述[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8)

[2]陈中林.加强行业信息化建设 推进行业跨越式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

[3]柳絮.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整体方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2)

[4]龚雪.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信息化支持[J].商.2012(17)

[5]赵文明.M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建设管理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