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影子练习”效果的实证考察

2018-10-12 06:4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调录音平均值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影子练习”作为提高口译人员记忆力和听说同步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外语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最初,国外学者Lamber(1988)将影子练习描述成一种鹦鹉学舌式的单纯模仿练习。随着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相关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日本学者玉井健(1997)认为,影子练习不等同于机械性的重复练习,练习时需要练习者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近年来,一大批日本研究人员对影子练习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唐泽麻里(2010)发现,影子练习对纠正和调节发音及语速有着明显的正面效果。岩下真澄(2010)和中山诚一(2011)则从影子练习的方法和技巧的角度出发,实验证明影子练习对提高听力、改善语音语调、提高记忆力的实际效果。

影子练习对外语学习者的能力提高方面的实际效果已经被广泛认可。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此项练习的认知却大相径庭。有的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觉得练习时压力较大。有的则认为虽有一定难度,但确实是一种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享受影子练习。针对这一情况,从学习者的感受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影子练习,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影响学生跟读练习的情感因素,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取本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80人为调查对象,4个班级,每班20人。

二、影子练习的材料

练习文章均采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大学日本语·第二版中的文章。此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文章名 字数 时间1厕所 341 2分5秒2葬礼服饰 349 2分7秒3交换名片 279 1分17秒4日本酒 326 1分42秒

三、影子练习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阶段

第一周:教师向学生讲解影子练习的理论知识以及练习时的注意事项。然后用第一篇文章进行跟读练习并录音。教师听取学生录音并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录音情况。

第二周:向学生讲解录音中出现的问题,同学生沟通并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充分交流后,采用第二篇文章进行跟读练习并录音。教师听取学生录音并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录音情况。

第三周:让学生每天进行3-5次的跟读练习,每次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然后填写调查问卷。教师分析调查问卷。

第四周:教师根据前两次的录音情况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影响学生影子跟读效果的情感因素,找出解决办法。

第二阶段

第一周:向学生介绍影响其跟读练习的情感因素并分析原因。讲解解决方法之后,进行材料1的跟读练习并录音。教师听取学生录音,同前两次录音进行比较,分析是否有提高。

第二周:向学生讲解录音中出现的问题,同学生沟通并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第一阶段的解决方法是否切实可行。

第三周:让学生每天进行3-5次的跟读练习,每次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然后填写调查问卷。教师再次分析调查问卷,同第一次比较看是否有变化。

第四周:采用材料4进行影子练习的最终测试,检验学生的实际成果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调查问卷的设置

进行影子跟读时,我感到:

1跟不上录音材料的速度,中途有停顿。

2即使听不懂,也能努力跟读到最后。

3觉得自己的语音语调存在问题。

4跟读的同时,思考句子的含义。

5影子练习很疲惫。

6影子练习对提高听力有效。

7影子练习对提高会话能力有效。

8不擅长影子练习。

9影子练习比较简单。

10喜欢影子练习。

五、第一阶段数据分析及结论

1 选项比例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6 86 75 100 74 68 91 72 87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全部选择的项目有1和5,证明学生练习时存在很大的情感障碍因素。这可能导致影子练习的实际效果大大减弱。选择6和7的比例比较低,说明学生并没有充分了解影子跟读的实际作用,虽然这已经被大量研究证明过。今后还将通过实际效果向学生证明阐述此种练习的重要性。选择2的比例最低,说明学生对此种练习还比较陌生,没有掌握跟读的方法和技巧,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分析原因

针对调查问卷中的“影子练习很疲惫”这一项目,同学生进行交流后,分析整理出以下结果。

影响系数 具体内容0.412 一边思考听过文章的内容,一边进行影子跟读练习。文章内容0.642 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比较有难度。0.587 个别句子的不理解导致全篇文章的内容掌握。语音语调0.544 努力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0.451 自己的发音同录音有比较大的差异。0.496 让老师听自己的语音语调,有点难为情。完整跟读0.615 感觉自己只是在说单词。0.528 会放弃跟读没听懂的部分。0.701 语速太快,无法跟读。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影响学生跟读训练的三大因素分别为文章内容、语音语调和完整跟读。所列具体内容都是其影响系数较高的项目。说明学生在进行跟读练习时,这些具体内容会成为学生的障碍情感因素,应着重解决处理。

3 解决策略

了解影响跟读效果的三大情感因素后,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录音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项目 具体内容 N 平均值 偏差值侧重文章内容考虑每个单词的意思。80 4.331 1.024听不懂时会中途停顿。80 3.521 1.453思考文章的整体意思。80 1.685 0.521与发音相比,更注重所听内容。80 3.415 0.752侧重语音语调即使没听清,也尽量模仿发音。80 1.850 0.625与文章内容相比,更注重语音语调。80 1.963 0.995全力模仿每一个单词的发音。80 1.689 0.850会有意识地预测下一部分的发音。80 1.936 0.652侧重完整跟读虽然能听懂,但不能顺利跟读。80 1.698 0.237努力从开始跟读到最后。80 2.581 0.129听不懂的会跳过,然后继续跟读。80 2.224 0.293如果有几处跟不上,不会放弃继续跟读。80 1.001 0.341

以上数据由SPSS20计算得出。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在“侧重文章内容”的策略因子中,“考虑每个单词的意思”的平均值最高,说明这是练习者最不喜欢采用的练习策略。这个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因为此种策略对于大学本科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思考文章的整体意思”的平均值最低,说明学生练习时,更倾向于采用这种练习方法。

在“侧重语音语调”的策略因子中,“全力模仿每一个单词的发音”的平均值最低,说明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更关注模仿发音。“即使没听清,也尽量模仿发音”的平均值是第二低,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练习者遇到跟读困难时,为了能够流畅顺利地跟读下去,会退而求其次,选择相似的读音进行模仿。

在“侧重完整跟读”的策略因子中,所有项目的平均值都不是很高,说明练习者对此种策略持比较赞同的态度。认为跟读练习的核心是坚持跟读到最后。

六、第二阶段实验结果分析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努力后,学生在认识和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经过练习和录音分析后,得出以下数据。

编号 难点 平均值 偏差值1 必须保持高度注意力 1.978 1.004 2 掌握文章整体意思 1.887 0.559 3 跟上录音的语速 2.601 0.889 4 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1.452 0.978 5 比较顺畅地跟读全文 2.851 1.935 6 听取每个单词的发音 1.168 0.499

以上数据由SPSS20计算得出。

在难点方面,“听取每个单词的发音”的平均值最小,说明学生感觉这是练习中最困难的地方。也反应出学生在练习时比较在意发音。“比较顺畅地跟读全文”的平均值最大,说明学生在经过第一阶段的锻炼后,已经不惧怕跟读练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练习的方法和技巧。

对第二阶段的调查问卷分析后,得出以下数据。

编号 情感因素 平均值 偏差值1 能够愉快地进行影子练习 2.784 1.036 2 练习时觉得很疲惫 2.668 1.085 3 喜欢影子练习 2.518 1.235 4 不擅长影子练习 3.659 0.986 5 觉得影子练习比较简单 3.851 1.167 6 练习时感到比较慌张 1.597 0.894

以上数据由SPSS20计算得出。

在感受方面,“练习时感到比较慌张”的平均值最小,说明学生在练习时还是不能从容对待,在意识上还需加强。“觉得影子练习比较简单”的平均值最大,说明学生基本认为次种练习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偏差值不是很大,说明学生认为跟读练习还是有效果的,经过练习可以提高。

七、最终检测结果及结论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第四周,分别采用没有练习过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在200字的文章中标明50个关键中心词汇,每个2分,总计100分。两次测试结果如下:

正确率%人数(总数80人) 人数占比%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0-30 4 0 5 0 31-60 19 9 23.75 11.25 61-70 15 10 18.75 12.5 71-80 24 19 30 23.75 81-90 10 24 12.5 30 91-100 8 18 10 22.5

从中可以看出,影子跟读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有实际效果的。本次调查主要研究影响学生跟读练习时的内在情感因素,总结出适合的跟读策略,从而发挥影子跟读最大的功效。实验数据证明跟读策略会影响学生练习时的内在意识,而内在意识又会跟练习效果产生正向联系。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猜你喜欢
语调录音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Listen and Color
谈谈诗歌的语调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现代哈萨克语命令语气单句语调对比实验研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