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谣,别以为“随便说说”就没事

2018-10-12 02:57杜豆
妇女生活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传谣老罗辟谣

杜豆

编者按:近几年,因造谣、传谣而被追究法律责任者似乎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传谣,更是成了不少网民绕不过去的“坑”——仅仅因为动动手指转发了一个帖子,就可能成了传谣者。而在有些案例中,一些当事人甚至直到被公安机关传唤,才知道自己成了违法嫌疑人,不禁大呼冤枉:“我不过是在手机上随手转发了一下朋友圈,咋就违法了呢?”可事实上,这些违法嫌疑人还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动作成了谣言传播者。那么,在人人都是信息传播媒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才能避免成为“无辜”的传谣者呢?

一不小心成了网络传谣者

30岁的黄小辉在现实生活中是个普通小职员,不苟言笑,朋友不多,生活面很窄,但在网络上,他却是很多朋友圈的活跃分子。早晨一睁开眼,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平时只要有空闲,他就拿着手机不停地刷,遇到新奇的或者感兴趣的信息就随手一转。新旧同事圈、各阶段同学圈、各类客户圈,甚至几个相亲圈等十几个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他转发的各类信息,圈里网友都戏称他为“包打听”。

一开始,网友们还觉得他挺热心,对他转发的东西点个赞,或者再转发。但他转发的信息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好多信息未经证实,实为谣言,这让一些明事理的网友很反感,渐渐地不再回应他。小黄有些失落,为了引起注意,他开始专挑一些离奇的、刺激的信息转发。

今年5月,小黄看到网上有个“某大学校花贩毒被执行安乐死”的视频,觉得很吸引眼球,连忙转发到了几个群里。很快就有一位网友委婉地提醒他:“这个官方早已辟谣,你可以上网搜搜。未经核实的信息最好不要随意转发,以免惹麻烦。”

小黄上网一搜,那个视频果然是假的。辟谣者说,仅凭法律规定“执行死刑不准游街示众”这一条,就应该能判断视频是假的。小黄顿时羞红了脸,尤其是接下来他搜到网络传谣同样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时,更是吓出一身冷汗,从此再也不敢随意转发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

像小黄这样出于猎奇心理或为了刷存在感而热衷于“随手转发”的网民不在少数。好在这些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大都能幡然醒悟,而另一个热衷“随手转发”的群体,其中大多数人却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

78岁的肖婆婆就是这样一位“老顽固”。肖婆婆算是一位新潮老人,喜欢玩微信,并像许多善良、热情的老人一样爱转发“鸡汤文”及各类保健养生、安全提醒类的信息。

最先公开对肖婆婆表示反感的是她同事群里的老同事。肖婆婆退休前是一家机关的会计,单位组织退休老人过重阳节时有人把她拉进了同事群,她便经常往群里转发她自认为“能让人受益”的信息。今年刚入夏时,肖婆婆看到一则信息,说西瓜不能跟桃子一起吃,否则产生剧毒,还配了一张图片,说有人中毒死亡了。她顿时大惊失色:这还了得?这两样东西可是夏天常见水果啊,要是同时吃了可不得出人命吗?得赶紧提醒周围的人!于是,肖婆婆迅速往好几个群里转发了这条信息。当时正是上午上班时间,肖婆婆转发信息后本以为会有人点赞或表示感谢,谁知同事群里却有人很不客气地指责她:“这是工作群,请不要发与工作无关的信息,更不要散布谣言!”好心提醒却受到指责,肖婆婆顿时气得心口疼,在群里骂开了:“这位是谁啊?会不会说人话啊?谁散布谣言了?”

跟对方一番争吵之后,肖婆婆气咻咻地又在家人群里吐槽。她远在英国的孙子给她发来信息:“我的奶奶呀!”并配了一个很萌的微信表情。肖婆婆以为孙子会帮她讨个公道,可没想到孙子却告诉她:“您发的信息的确是假的!”她没好气地回复:“你怎么知道是假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万一是真的呢?我好心提醒一下总没错吧?退一步說,如果真是假的,接下来自然会有辟谣的,到时候我再把辟谣的信息发一遍,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啊!”

肖婆婆哪里知道,即使有人辟谣,也改变不了她传谣的事实!同事的阻止、孙子的劝导,都没有改变她的初衷,她仍然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转发各类信息:“园林通知,近期飞机要撒药治白蛾……”“速转!某某牌紫菜撕不烂,是由塑料做成的。”“公安局通告,百人犯罪团伙割取小孩肾脏!”“女子狂犬病发作当街咬人!”“全国严查棋牌室,60岁以下一律逮捕!”……

正因为有很多像肖婆婆这样的“热心人”,近年来可谓网络谣言满天飞。尽管相关部门隔段时间就会对近期谣言进行盘点发布,权威媒体进行求证辟谣,公安部门也会严厉打击,但网络传谣现象仍屡禁不止,并有“老谣新传”“以讹传讹”之势。

无心之过危害不浅

不可否认,排除为了某种利益而造谣传谣的别有用心者,绝大多数“随手转发”“随便说说”的网民在转发信息时原本没有恶意,只是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想给其他网民提个醒或者与别人分享一下。殊不知,由于缺乏辨别谣言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以及自身的单纯、幼稚,这些人无意识的随手转发,很可能“好心(无心)办坏事”,给自己、他人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危害。

某大型化妆品公司销售人员小汪,工作勤勉,业绩不俗,几乎每年都是公司的销售冠军。但工作5年来,她还是一个三级经理,而比她入职晚的小姑娘都被提拔做了二级、一级甚至高级经理,她百思不解。

后来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小汪找到了答案。那是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小汪照例捧回了销售冠军奖,但她并不高兴,因为老总在大会上不点名批评的人好像就有她。老总说:“有些人热衷于在朋友圈发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不仅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还会误导人,产生不良影响,有损我公司形象……”小汪顿时脸红了,因为她就喜欢发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要发帖、转帖。

会后,小汪赶忙就发朋友圈的事主动跟顶头上司交流,果然从上司那里得知,上司不止一次想提拔她,但都在老总那里遇阻,原因是她爱在朋友圈转发不靠谱的东西,老总认为她这个人不靠谱。小汪后悔不迭:自己的一个习惯竟然成了升职的绊脚石!

年逾六旬的老孙也喜欢随手转发朋友圈,不承想他随手转发的一条消息不但让一位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上当受骗,也断送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今年1月,老孙在一个朋友圈看到一个帖子,标题是《不看会悔断肠子》。点开一看,内容是关于老年朋友如何保持“性福”生活的。他觉得对老年朋友有帮助,就转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大约三个月后,老邻居老罗气呼呼地找上门来质问:“你发的什么鬼东西,我可被你害苦了!”老孙莫名其妙。老罗气得脸通红,但又吞吞吐吐似有难言之隐,最终从衣兜里摸出一個药盒摔在了桌子上。原来,老孙转发的那个帖子后面有个链接,点开链接是一款所谓壮阳保健品的广告。老罗就是信了老朋友转发的帖子,购买那种保健品后连续服用了两个多月,钱花了不少,可一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加重了糖尿病,不得已只好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他被骗了,那款所谓的壮阳保健品,其实是压片糖果,没有任何壮阳及保健功效。

老孙听罢老罗的“壮阳”故事,忍不住哈哈大笑。老罗更加气愤:“你还笑得出来!你这人真不地道,我算看错你了!”任老孙怎么解释,老罗都不肯原谅他。

更让老孙想不到的是,随后老罗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帖子,名为《知人知面不知心》,说有的人以发鸡汤文为名,帮商家做虚假广告,坑害朋友。老罗虽然未指名道姓,但老孙一看就知道是在指责他。老孙也生气了,因为他只是出于好意把信息分享给好友,根本没注意到那个广告链接,更不用说帮商家做广告故意坑害朋友了。他觉得实在冤枉,便在网上猛烈回击老罗。一对老友彻底反目。

像这样在朋友圈里随便发、随手转,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轻者影响自身声誉,浪费朋友时间、流量,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重者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或危及他人健康,更有甚者,会成为造谣者的帮凶,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诚信,给自己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

近年来,随着网络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不少网络传谣者被绳之以法。而那些因无意或善意传谣而惹祸上身者,甚至直到被公安机关传唤才如梦方醒!

以一则传播有关“SK5病毒”的虚假信息为例。早在2016年,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就开始流传一则内容相似的消息:“某医院某天凌晨,三名患者因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一台电视新闻已播岀,暂时别吃鱼、凉皮、冷面、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目前大连有3167(或31670)人已经感染。” 此消息迅速在网上传播,引发广大网友担心,甚至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恐慌。随后多方辟谣,说SK5病毒根本不存在。只要在网络上输入关键词“SK5病毒”,可以看到各种“SK5病毒”的虚假信息,且不难发现该谣言还拥有固定模板: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开头的医院名称不同。但就是这样一则早已被相关权威机构辟谣的虚假信息,直到一年以后仍有人陆续转发,甚至有多人因此受到行政处罚。如2017年2月湖北省英山县的徐女士,因在英山论坛传播有关SK5病毒虚假信息被警察找上门。据了解,徐女士是从朋友处得知该消息,出于好心发布在了英山论坛上,想提醒网友注意饮食安全,结果触犯法律,后悔莫及。5月,湖南嘉禾一男子重蹈覆辙,因在网上传播有关SK5病毒的谣言而被行政拘留。据称这名男子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这则谣言后觉得好玩,就随手转发到了某微信群,导致谣言迅速在当地扩散。

还有许多不明真相者无意中当了别有用心者的帮凶,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资源浪费。曾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视的“塑料紫菜”网络造谣传谣敲诈案中,就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参与传谣。这些网民哪里知道,这则谣言对我国紫菜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整个紫菜产业链受到损害。而为了澄清事实打击犯罪,公安、食药监等部门以及媒体更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让网络谣言止于智者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广泛传播的捏造、变造、夸大事实的虚假信息,包括未经证实,有可能导致不良社会后果或给他人带来名誉及人格损害的各种言论。

为什么网络谣言,特别是一些“震惊体”和“权威体”的谣言一看内容就经不起推敲,却那么容易让人接受并心甘情愿地转发呢?究其原因,除了这种信息迎合了一些网民的从众心理和宣泄需求,更主要的是其自身具有两个特性。一是隐蔽性。网络谣言一般隐藏在健康养生类、食品安全类和人身安全类信息里,很容易利用人们的善心和好奇心,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传播扩散。殊不知,很多网络不实信息背后都有网络推手,他们编造、传播谣言往往出于自身目的。二是煽动性。人们在转发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自觉地肆意补充传播内容,并加上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不看后悔一辈子!”等哗众取宠的主观点评,使得网络谣言更加具有煽动性。

网络传谣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治理网络传谣已上升到法律层面。在网上“随便说”“随意转”,很可能触犯法律!近年来,我国针对网络传谣已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其中,2015年11月起执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朋友圈传谣,最高可判7年!

遵纪守法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操守。作为网民,要树立法律意识,谨记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信谣,不传谣。

同时还要静心思量,谨慎而为,用智慧辨别真伪,用担当制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首先是认识网络谣言的基本形式及套路。海量的网络谣言千奇百怪,无所不包,其手法花样繁多,无奇不有,大都是借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传播形态来编造、歪曲事实,或通过剪辑拼接手段将真实视频内容移花接木,杜撰文字加以传播,或借所谓“专家”发声,混淆视听。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一是社会安全类,如下雨之后的“自来水污染”“储气站爆炸致死多少人”等,主要是通过捏造、篡改灾害、疫情信息,并将后果扩大化来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二是爱心慈善类谣言,例如“抢孩子”之类,主要是虚构恐怖信息,利用网民的同情心进行扩散。三是生活常识类谣言,例如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瞄准的是网民生活中的“痛点”。四是恶意营销类谣言,如食盐的炒作等,主要是商家借事件热度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提高品牌知名度。

其次是理性应对网络谣言。作为网上信息的获取者,网民应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特别是对未经核实的信息、缺乏科学依据的信息、断章取义的信息,要有能力辨别,并做到不轻易相信,不随意转发,不擅发评论,更不要推波助澜故意扩散,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

就如何辨别一条网络信息是不是谣言,相关专家给广大网民支着儿,概括为“四字法”,即看、想、问、搜。“看”,就是看行文是否规范、所发账号是否经过官方认证。凡是带有“都转一下”“转死他”“是中国人就转”“又死人了”等煽动性词句的信息,以及密集发布不良信息的账号发出的惊悚信息,是谣言的可能性极高。“想”,即想一想是否符合常识。如“割取小孩器官”“偷肾脏”等谣言中描述的情形就不符合常理。因为器官移植需要严格的体检、配对和无菌手术环境等条件。“问”,即问一问专业人士或权威部门,是否有相关案件或涉事人员。“搜”,就是搜一搜网上是否有类似信息,以及当地官媒是否发布了相关信息或辟谣。此外,笔者认为还应加一个“制”:一旦确认是网络谣言,要及时举报,并尽力做些解释、劝导、制止工作,告诉网友信息是假的,劝大家不信、不传。

谣言止于智,亦止于“治”。只要广大网民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分辨谣言真伪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只要相关管理部门提高信息透明程度,并及时剖析揭露各类谣言,并让故意造谣、传谣者受到法律惩处,就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谣言的产生与泛滥。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传谣老罗辟谣
突发事件及网络谣言实证分析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只卖三口锅
真相查清之前别急着辟谣
老罗只卖三口锅
老罗只卖三口锅
老罗只卖三口锅
辟谣联盟:一切谣言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