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管理

2018-10-12 10:39胡兆辉
中国市场 2018年29期

胡兆辉

[摘 要]文章就企业预算管理中关键风险控制点,包括预算职责风险控制点、预算编制内容风险控制点、预算编制方法风险控制点以及预算调整风险控制点等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分析,以便有效控制预算风险,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效果。

[关键词]企业预算;关键风险;控制点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9.099

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预算管理属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范畴,企业的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都属于企业的管理方法,都是企业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将企业的关键风险问题融于一体,而有效的关键风险控制点管理又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预算管理,同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管理发展中,预算管理的关键风险控制点主要包括:预算风险编制流程与权限控制、预算风险编制内容控制、预算风险分析与考核控制、预算风险编制方法控制、预算风险调整控制、预算管理职责风险控制、监督检查控制以及预算风险管理文化控制等,以下将对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

1 预算职责风险控制点的分析

预算管理的关键风险控制的基本岗位分别为: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四种,预算管理的这四个岗位相互独立、共同影响、缺一不可。其中预算编制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负责企业预算编制和管理的相关工作,而且企业各子公司的预算编制工作部分由本公司财务部门负责。预算审批部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必须由企业董事会审定,预算审批在企业中起到调整企业以及控股子公司的预算的作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总部和各部门以及各个子公司在预算执行中属于主体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职责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很多弊端,比如说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各部门之间不合作、不沟通等弊端,都会导致预算管理职责中存在很大的风险,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所以,预算职责风险控制的主要(核心)問题在于,要保证本就相互独立的岗位相互分离,另外,预算职责岗位上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人都承担相应的预算责任,这样即使预算工作中出现相应的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责任人,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及时解决问题。

2 预算编制方法控制点的分析

企业在不断的预算管理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企业发展管理的预算管理方法体系,其中主要包括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概率预算以及动态预算部分等。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发展过程中,每一种预算编制方案只能适用于部分预算内容,并不是每一种预算内容都适用于所有的预算方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其预算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和改进。当然,同一个预算方法并不能适应并且优化所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定位和发展,它们的预算方案都应该严格根据市场机会和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拟订,应该根据自身的预算内容和管理发展的要求以及发展阶段和企业自身要求合理地制定一个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完善的预算编制方法体系。

3 预算编制内容控制点的分析

企业每个年度的预算应该编制到预算大纲或者预算手册中,这样有利于企业下一步的预算编制工作。而且企业应该严格根据本企业的企业投资计划、经营目标、发展战略和筹资计划以及其他的重要决策来拟订相应的投资预算计划。其中,预算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专项预算、业务预算以及财务预算。其中业务预算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产品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的预算。而财务预算是主要(根据业务预算和专项预算等预算安排)进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编制利润表的统计和整理,资金的运营、筹资、分配和投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等企业运行费用和各项成本的核算都属于财务预算考核表中应该考核填写的内容。而专项预算主要包括企业的项目研发、资产购置、工程项目以及业务外包等。业务预算中的主要风险包括:由于企业因采购过程中有很多不合理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库存货物严重积压或短缺,或者产品质量不高但是成本却很高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的损失。另外,企业存货的管理工作不严谨、不合格,在库房管理中疏于细节问题,从而导致库存的产品价值降低。而且也有可能因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方案不够创新、不够科学,无法顺应市场发展,满足大众的消费心理,从而销售额降低,库存积压,或者由于企业客户的管理工作不完善、不妥当导致坏账、烂账的现象频频发生。而专项财务预算中也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高层筹资不当,导致企业资金链条断开,出现债务危机。或者企业的高层决策失误,导致投资失败,或者投资成本过高,从而损失大量资金。合同签订不当或者执行不力而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也有因为财务报表编制的不合理、不完善从而导致企业形成错误的决策,经营方向不受控制。而专项预算中也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比如说因为企业工程项目决策中的失误,导致项目失败,因为项目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项目建设成本太高。或者因为企业项目研发论证的不合适导致企业资源浪费甚至严重时导致企业项目的失败。当然也会因为企业业务外包管理工作的不科学、不合理,从而导致企业浪费大量的资金得到伪劣产品或者因为担保不当而造成的债务危机。预算编制内容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纳入预算编制内容的规范和完整,并且科学合理地严格控制预算实施的策略,从而在多个方面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整个预算工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4 监督检查控制点的具体分析

为了能够在企业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找到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企业相关监察审计部门应该对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监督,以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证预算执行的正常进行。同时监督审计部门应该向主管部门报告预算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情况和有关部门的整改情况。其中监督审计部门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预算调整情况、岗位分工和授权批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编制情况以及预算分析和考核情况等内容。如果没有监督审计部门严格的监督检查工作,很多情况下预算的执行工作最后会沦于形式,很难真正严格执行下去,也很难达到企业预算的预期目标。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预算执行工作进行审查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也有助于预算的调整、分析和考核工作。

5 预算分析与考核控制点的具体分析

根据企业互相独立的职责要相互分离的原则,预算管理的考核部门应该与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部门相互分离,独立设置。并且企业要定期掌握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调整措施,从而促进企业预算方案的有效执行。

6 预算调整控制点的分析

预算方案一经过相关的部门审批通过,各个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工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更改。如果在预算方案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或者内部控制管理的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导致企业当初预算方案形成时的基础条件不成立等情况的发生,企业在经过充分的专业调查后,可以向相关部门请示要求对预算方案不合适的部分加以改进和纠正,从而申请调整预算。其中,重大预算方案的调整的流程和权限必须与企业本年度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的相关要求相一致。预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在企业经营的绝大多数过程中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企业的所有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预算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预算规定的刚性和执行力下降。

参考文献:

[1]刘英豪.浅议企业预算管理与风险防范[J].知音励志,2016(1).

[2]于磊.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5(22).

[3]王宁.浅谈企业金融风险管理[J].商业故事,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