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为民书记”郑培民戒酒想到的

2018-10-16 08:29☉赵
政工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戒酒永葆百姓

☉赵 强

1990年5月,郑培民告别家人,只身从湘潭前往湘西任州委书记,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工作,47岁的郑培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调到湘西后便把酒戒掉了。“由于当地土家族喝酒习惯比较盛行,一般到下面检查工作,总是要请你喝一杯酒,如果你不喝,百姓觉得你对他不尊重。总在基层检查工作,搞调查研究,天天都有喝酒的机会,如果天天都在喝酒,就不用做工作了,所以索性把酒戒掉,滴酒不沾,那么群众也会理解,也不会强让我把酒喝掉。”古有“大禹戒酒”的美谈,今有“为民书记戒酒”的佳话。

“为民书记”戒酒之举强的是党性。“大浪淘沙,警钟长鸣,不忘宗旨,永葆本色”是郑培民经常念叨的四句话。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郑培民的为官之道、做人原则。他是老百姓心中的知心朋友,苗寨人亲切地称他为“为民书记”。“为民书记”戒酒启示我们:共产党员要时刻践行宗旨,以德为官,做事体现党味,做人讲究品味,身后让人回味;做到为官一任,净化一方,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外不愧人;给后人留财富不留包袱,留经验不留遗憾,留风范不留骂名。

“为民书记”戒酒之举正的是品行。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郑培民硬是在47岁做到了滴酒不沾。改变的是个人生活习惯,尊重的是当地习俗;放下的是架子,赢得的是人心;时刻顾及群众感受,因为心中装着群众。虽处“庙堂之高”,也常思“江湖之远”,位高但不能高高在上,离苗寨远但感情不能疏远。党员干部只有“多下一层楼”,基层建设才能“更上一层楼”。“为民书记”戒酒启示我们:党员干部靠的就是良好形象的感召、过硬人品的感染,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砥砺操守品行,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知道,收下的是礼品,失去的却是人品;收下的是人情,失去的却是人心;收下的是钱财,失去的却是前程!

“为民书记”戒酒之举树的是廉风。“戒酒事小,百姓事大。”郑培民视百姓高于自己,爱百姓胜过自己,为百姓舍得自己;时时心系基层,事事围绕基层,处处帮助基层。不讲排场,不摆架子,不打招呼,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始终做到手不乱伸,权不乱用,事不乱办,钱不乱花;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洁之事不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身体力行纠“四风”,从刹住“吃喝风”、管住“车轮子”、取消“节日礼”入手,特别是对军中饮酒痼疾,习主席声色俱厉地发出“禁酒令”,推动了党风政风军风焕然一新。“为民书记”戒酒启示我们: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按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走在前列的要求,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不踩“红线”、守住底线。要知道,权力是柄“双刃剑”,“挥”之不慎可能会伤及自己;权力是一团烈火,“燃”之不当可能会引火烧身;权力是一股激流,“流”之不畅可能会招至灭顶之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名共产党员的终生课题。像郑培民那样,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当好为民造福、为民解难的贴心人,做到“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做到在风浪面前不迷失、考验面前不动摇、关键时刻靠得住,才能做到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才能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永远做党的忠诚卫士。

猜你喜欢
戒酒永葆百姓
不忘初心,永葆革命本色
——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不忘初心 永葆本色
意外戒酒
百姓看家“风”
脸蛋永葆年轻的秘密
青春永葆乐陶陶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