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兰肯斯坦》看玛丽·雪莱的同情观

2018-10-16 10:43景先平马艳
文学教育 2018年10期

景先平 马艳

内容摘要:在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同情是诗人和小说家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视角和英雄人物为中心,围绕“同情”这一主题,揭示作家独特的同情观。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视角同情 倾听式同情

玛丽·雪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小说家,其小说《弗兰肯斯坦》作为“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科幻小说”自1818年出版后,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并改编为多个版本的戏剧和电影。《弗兰肯斯坦》广泛涉及到19世纪英国社会伦理道德、哲学、科学、文学和教育等重要领域。自问世以来,《弗兰肯斯坦》一直备受国外研究学者的关注,而国内自1982年有了中文译本后,学者们逐渐开始了对它的研究。从创作背景到创作意图、文本到体裁归属、文学理论等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玛丽·雪莱的同情观鲜有论证。本文以《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视角和英雄人物为中心,围绕“同情”这一主题,揭示作家独特的同情观

一.视角同情

英文中的sympathy一词源自希腊文,其拉丁文为sumpathes,意为同情或相互同情。所谓“视角同情”,就是通过某个主要人物的视角进行的叙事,使得阅读者对持有这个视角的人物产生的道德同情……一般而言,视角同情现象在第一人称叙事中十分鲜明。”[1](51)

《弗兰肯斯坦》采用了套盒式的叙事结构,第一人称叙事的三个男性叙述者,航海家沃尔顿、弗兰肯斯坦及他制造出的无名的怪物。小说的叙述者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自己、家人、朋友及社会的同情。

小说开端,读者通过沃尔顿写给萨维尔夫人的信件,了解到他立志献身航海探险事业的决心,当读到“我孤身一人连个朋友也没有,当我因成功的激情而容光焕发时,无人来分享我的喜悦,倘若失望向我袭来,也不会有人在沮丧中给我支持,替我解忧...我希望有个可以得到共鸣的知己,他的目光可以回应我。”【2】(5)读者心中顿生同情感。也正是通过沃尔顿的叙事,读者和沃尔顿几乎同时认识并逐步了解弗兰肯斯坦。“他的四肢几乎已经冻僵了,身子因备受劳累和苦难的折磨已经极端地衰弱了。我从未见过有谁的境遇有如此凄惨。”弗兰肯斯坦的英明博学和高雅教养让读者和沃尔顿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怜悯。“看到一个心地如此高尚的人被苦难毁灭,多么令人难受啊。[2](15)然而,沃尔顿的同情被拒之门外,“对你的同情,我深表感激,但这已无济于事。”[2](19)小说结尾处,沃尔顿与怪物的交谈中,怪物的自责和悔恨加深了读者对他的同情。

怪物的叙事是故事的核心。当读者走进怪物的内心世界后,对他产生了更多的怜悯和同情。他内心渴求同情和爱。他自诩“生来情深心慈”[2](195),造物主无情的抛弃、村民们厌恶殴打等等痛苦的经历并没有泯灭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学会了人类的语言文字,了解了人类地理、历史、文化、法律等。任何有灵性的人都想变成高尚的人。怪物在成长过程中倾心爱戴和想要结交的也是一个没落的受到冤屈的贵族之家。当他目睹德拉赛一家“相敬相爱,彼此呵护同情”,他发自内心对他们的不幸表示同情。但他的出现并没赢得德拉赛一家的同情,“他们见到我时那种惊恐万状的表情,有谁能加以描绘?阿加莎立即晕倒了,莎菲也顾不上照看女友,自己转身冲出了屋子。只有費利克斯...暴跳如雷,猛然把我推到在地,并且用手杖狠命地抽打我。” [2](109)“我发觉周围没有谁会对我表示同情,心里真是恨不得把林子里的树木统统连根拔起,把周围的一切全都摧毁踏平,然后再坐下来欣赏这一片废墟。”[2](110-111)在极度绝望时刻,怪物在急流中救起一位少女,然而人类对他以怨报德。渴望获得人类爱和同情的怪物要求弗兰肯斯坦为他创造一个同他一样的伴侣,“只要我和一个同类两情相悦地一起生活,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身上的美德”[2](122)。怪物与他的交易并未成功,因为弗兰肯斯坦表明为了人类的利益“不能同情他”[2](122)在弗兰肯斯坦死后,怪物彻悟“我决不会博得同情...而我却是孤苦伶仃”[2](196-197)。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被创造者抛弃、被社会唾弃,故事情节戏剧性地展示了社会同情的失败,然而,从浪漫主义时期到今天的读者都对怪物产生了同情和怜悯。在小说中,沃尔顿的北极探险失败了,弗兰肯斯坦的医学冒险失败了,他创造的怪物的人间体验也失败了,就好比在现实创作中,拜伦和雪莱都放弃了,失败了,而唯有玛丽·雪莱将鬼怪故事写出来,成为后世所推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中沃尔顿、弗兰肯斯坦及怪物所面临的困境是女性在父权社会无声的反抗,他们所渴求的同情和关爱,也正是玛丽·雪莱对亲情、友情和幸福生活的憧憬。母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者,而其父亲威廉·葛德文则是著名的政治学家与作家。母亲离世,父亲另娶。自己与已婚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私奔,父亲为此断绝了往来,她不得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复仇的幻想,以及离开父亲的家与另一个女人的丈夫私奔的罪恶感使她自认为是一个怪物。”[4](54)私奔之后,玛丽·雪莱犹如其笔下的得不到人类承认的科学怪物一样,居无定所、四处漂泊,饱受各种来自英国主流社会的非议。多萝西·胡布勒与托马斯·胡布勒在《怪物: 玛丽·雪莱与弗兰肯斯坦的诅咒》中指出,《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物实际上就是玛丽·雪莱本人的写照。“在这部小说的写作中,她遇到了许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她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时候……但是去诟病这两个高大的形象(父亲和丈夫),这两个名义上几乎是她生命中的上帝的人,她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一个怪物。”[5](220-221)

二.倾听式同情

细读《弗兰肯斯坦》,不难发现英语一词“sympathy”频频出现在小说中。玛丽·雪莱让男性叙事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不试图去推断对方的意图,和读者一道以真诚的态度去聆听、体会他们的真实感受。“倾听”就是一种同情,一种人性的美德。

小说中的怪物无法得到人类的同情和关爱,那是因为眼睛被致命的偏见蒙住了。弗兰肯斯坦因怪物丑陋面目而抛弃了他。“他蜡黄的皮肤那样的紧张,几乎包不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缺乏弹性下垂的头发乌黑油亮,牙齿则像珍珠一样煞白,可是黑发、白齿还有眼睛、嘴巴凑到一起的样子更加让人可憎:眼睛水汪汪,可是眼窝也是一样水汪汪的颜色,黄得发白,脸色就像已经枯萎的黄色树叶,两片嘴唇像一条笔直的黑线。”[2](28)当他迈入人类社会之初,他渴望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亲密的交流,然而得到的是蛮横的歧视、抛弃和摧残,不得不在荒野中漂泊。

当怪物观察德拉赛一家的生活时,他“发现老人双目失明了,可是两个青年对他的尊敬,世界上再也难以找到。他们对老人非常体贴,非常孝顺,而老人对他们则总是在慈祥地微笑。”[2](83)德拉赛一家相敬相爱,彼此呵护同情的生活给了他勇气和希望。他希望通过老人的努力,也会被年轻人包容。当怪物向这位失明老人倾述时,他得到了老人的同情和理解。“虽然我眼睛瞎了,不能对您的面容作出评判,但听您的出言談吐,我在心里相信您是真心诚意的。”[2](108)而当德拉赛家人见到他时的表情再次向他证明他仍然是不被接纳的“怪物”。

弗兰肯斯坦与怪物在蒙坦弗特山相见时,玛丽·雪莱足足用了两页来表达怪物对他的乞求,即倾听他的故事。“那就让我减轻你的痛苦吧...我可以让你不看到你所讨厌的东西,你还能听我说话,对我抱有同情。”[2](73)弗兰肯斯坦的倾听让他萌发了怜悯之心,甚至打动了他。”他的话对我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影响。我同情他,有时甚至想宽慰他几句,但是我的眼光一接触到他,看到那堆不堪入目、能张口说话的行尸走肉,就直恶心,怜悯之情马上变成嫌恶和憎恨。”[2](121)当他用心倾听时,心生同情;但当他用双眼望着他时,心生恐惧。

玛丽·雪莱在描写小威廉遇见怪物时也用到了“捂住眼睛的手”。“他一看见我的容貌,马上用双手捂住眼睛”,而怪物认为孩子未染上任何社会偏见,想把他培养成为朋友,本能地拉开了他的双手,乞求:“听我的话,我不会伤害你。”[2](116)而小威廉没法抛弃社会的偏见,强烈的憎恶感让他成为第一个牺牲品。

当沃尔顿发现怪物在弗兰肯斯坦尸体旁悲嚎时,他“不由得闭上眼睛”[2](194),“不敢再正视他。他那副丑陋的面容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恐怖。”[2](195)怪物的自省让沃尔顿几乎忘记了朋友的临终嘱托,而沃尔顿的倾听让怪物完成了自焚前痛苦的表白。

在《弗兰肯斯坦》结尾,沃尔顿北极探险失败,弗兰肯斯坦复仇路上猝死以及怪物自焚。读者既为他们的命运表示同情,又由衷感叹玛丽·雪莱对社会伦理的探讨。

三.结论

在文本解读时,解读者和读者只能怀着与文本作者进行同情性的沟通的思想,尽可能抛却自身的偏见,以宽容、兴趣、关注的态度沉浸在文本中,体会作家所要表达的意思。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通过同情视角和英雄人物悲剧的设置打破了浪漫主义时期的英雄中心主义,唤起了人们对他者的认同和接受。当我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框架对他人进行判断和评价时,其实早已在自我与他者之间筑建了厚厚的壁垒,将彼此永远阻隔在自己的心门之外,而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更谈不上对彼此的信任、互助。航海家沃尔顿最终放弃了继续冒险,一意孤行的弗兰肯斯坦在疲惫的复仇路上死去,罪孽深重的怪物自焚,他们从唯我、孤独的世界中带出,走向与他者共在的生活世界中。玛丽·雪莱的同情观是建立在与他者共在的世界,通过与他者心灵、情感、意义的交往、交流,表达同情和认同,达到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王阳.“主观性叙事、视角同情和文本意义”[J].开封大学学报.2011(3).

[2]玛丽·雪莱著,丁超译.《弗兰肯斯坦》[M].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