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实战规范化训练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8-10-16 10:44张志学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张志学

摘 要:警务人员肩负着稳定国家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开展有效的实战训练十分有必要,这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训练对象、方式和效果等,但是极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干扰。为增强训练效果,进行规范化训练,需要及时将各种影响因素找出来,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警务实战;规范化训练;影响因素

我国警务训练实战训练活动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规范化的体系已经逐渐形成,由此可以为训练活動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然而,经调查研究发现 ,某些地区警务实战训练过程中随意性很大,导致很难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进一步限制了民警的实战能力,不利于个人的长远

发展。

一、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民警自身实战能力。开展警务实战训练的重要对象主要是基层民警,也是整个训练的核心环节,为此需要根据他们的实战能力来制定训练内容,其能力的高低将决定着工作的开展。调查发现,当下我国民警的实战能力不高,尽管相应的制度已经建立、训练内容有所完善,但是实战训练工作开展中存在各种问题。

民警接受程度。为促进民警实战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顺利开展的基础在于他们的主观倾向性。然而,多数公安民警因不能充分的认识警务实战训练,导致训练效果严重被削弱,他们主观上不认同、不参与,尽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训练制度,但是仍然不利于实战训练的开展,不利于实战能力的提高。

(二)外部因素

教官因素。在开展警务实战训练中,教官需要将组织和实施工作做好,因此提高教官的综合素质对于保证训练效果至关重要。每年公安部都会定期组织教官进行警务技能技术的培训,致力于优秀教官的培养。但是,当下教官关于自身综合素质的认识有一定的出入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为保证能够顺利的开展实战训练工作 ,需要将选拔和培养工作做好。

领导因素。领导的认知程度会对训练开展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与领导的重视、支持有很大关系。但是,当前训练单位并不全面,领导的认识过于简单,致使训练设施与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教材因素。训练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训练内容和方法的载体,是开展训练的基础与采用强制手段的标准。然而,当下仍然采用旧的版本教材,尽管民警可以全面的掌握,但是在形式发展上差距比较大。

二、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措施

(一)明确定位警务实战训练

正确定位研究内容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旨在通过对研究范围的限定与工作地位的确定,预防研究的盲目性,在有效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从而才能够顺利的开展训练工作。

(二)长效训练机制的建立

该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民警对自身实战能力进行定期更新与完善,防止“运动性”活动 ,提高实战能力的连贯性与层次性,增加经费投入的稳定性,确保组织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同时,避免民警消极怠工。

(三)警务实战训练层次体系的完善

只有在明确知道不同警种民警所执行任务的条件下,才能够在满足训练需求和规定范围内,保证实战训练的层次性。按照相关条令规定和实际情况,在组织民警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分层次和分警种的进行 ,以此有助于极大的提高不同民警的实战能力,不同需求都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从而可以起到提高训练规划化程度的效果。

(四)完善培训教材

影响警务实战训练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内部与外部。为保证能够更加规范化的进行警务实战训练,需要对极具操作性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换言之即保证训练的规范化。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实际训练中通过完善教材和调整训练内容,从而有助于更加规范的开展实战训练。

(五)教官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官作为保障训练效果的重要基础,在实际训练中负责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组织和协调,为此需要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如:可以直接到公安院校,接受教育和培训,更新专业知识与训练方法,将院校在教育训练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提供充足的支持以供更新教官团队的素质与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可以充分保证实战训练质量。

三、结束语

开展警务实战训练的目的在于帮助民警促进自身实战能力的提高,更好的适应公共机关部门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警务实战训练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内部与外部,为此需要强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可行性强的标准化体系,且该体系会受到执法规范与反馈的影响,为此需要在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通过做好方面的工作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提高教官素质、完善教材、明确定位与建立长效训练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鸿敏,王向阳.警务技能战术实战训练实战性教学的思考[J].大观周刊,2011(25).

[2]刘扬.面向实战的“警务技能战术培训班”训练模式探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01).

[3]田文学,唐瑞民,张良力等.基于“拉长板”木桶理论构建警务实战训练内容体系过程的理论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理论与实践),2013(05).

[4]郭建成.对创新警务实战训练体制机制的探索和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01).

[5]张修辉.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的规范化研究[J].科技风,2014(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