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8-10-16 10:44王龙翟恩婷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王龙 翟恩婷

摘 要: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互联网+”社会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国的高等人才,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是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应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学生品德塑造三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关键词: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价值是人类文化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核心和文化指向。它标示着文化的内在结构和模式,也指示着文化发展的选择和路向。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是文化的果实、文明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完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作为与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文化遗产相对应、对称的概念而提出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历史的沉淀,是民间传统的精髓,也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证那段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将民族传统传递下来,将民族精神发扬下去。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让民族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也让各族人民都团结起来,拥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径研究

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使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能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大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于文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开发在线平台,探索如何将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建设性意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及可持续发展。

(一)借鉴平台开发经验,探究“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1.“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相关理论综述。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相关平台,收集“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

2.深入分析世界各国“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历程,揭示其发展需求,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国际上“互联网+”非物質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法律基础、管理体制、规划设计、空间布局、经营管理等方面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分析与总结。

3.以结合资源经济学、地理科学、区域文化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旅游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归纳分析,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

(二)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运行机理研究

1.全面系统地分析开发“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的需求,建立 “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的功能模块,分析这些模块如何能将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现出来,探索“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运行机理。

2.重点分析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在互联网有效展示的情况,从而寻求“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协调发展的方法。

3.构建“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综合评估模型,对系统结构中的各组成模块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对策研究。

三、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校着力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将“非遗”走进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校园活动,深受学生喜爱。2016年,学校还深入推进和广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主题活动,继续推进此项活动的进程。

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机遇,在综合考虑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采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进行实证研究。

据调查资料显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中部分大学生对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感兴趣的,也是乐于学习的,只是缺少这样的环境和条件而已。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民间文化环境氛围中长大,与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其家族、村镇有非物质文化传统的,有可能耳闻目染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是非常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喜爱,只是迫于目前的学业压力或教育功利化的引导,未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平台的开发可以为这样的大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实现他们的梦想。

重点研究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身边能够利用互联网形式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和不能够在网上展示但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预约等功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促进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方法,全面构建“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协调发展的机制。

依据“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运行机理,运用综合分析模型,对“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制度保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预约、授课等功能,分析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互联网+”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各项功能。

四、“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与传承模式

(一)研究对象创新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平台开发的全面系统研究,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托互联网,开发在线平台,探索如何将学生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制定了“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开发方案,进行科学定位,设计出新式“互联网+”大学生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促进学生们和谐发展,既具有较大的科学理论意义,又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

在“互联网+”背景下,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借鉴传统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科学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数学模型,采取需求分析,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应用模式创新

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淡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濒临灭亡,鉴于当前全国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将直接应用于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当中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决策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件长久的事情,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利用新媒体技术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动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以一种文化形态一直延续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并不像书卷记载那样的记录历史,而是以一种更加鲜活的形式演绎出了那段文化,一直传承、延续下去。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倡导更加开放、民主、平等、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动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傳统文化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契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为必须要在交流中才能有效传承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支撑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相信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全体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最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2]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5,2:106-109.

[3]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0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6:59-66.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